分享

一个小技巧,让你的定投变得更“聪明”

 追梦文库 2020-02-16

无论你对基金投资是否了解,机构们铺天盖地的宣传应该早已使你对定投这个词非常熟悉。

对于机构来说,培养客户定投的习惯有利于他们维持、扩大管理资产的规模,是业绩驱动的,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我们为什么要定投呢?

一、定投的意义

许多机构在宣传的时候,喜欢画一条“微笑曲线”,仿佛所有资产走的都是先下跌再上涨的路径,所以你在下跌过程中一步步投入,最终上涨卖出。

一个小技巧,让你的定投变得更“聪明”

这是不对的,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资产未来一段时间价格会怎么走,如果先涨后跌怎么办?

还有许多人认为,定投赚的是波动的钱,所以要选择波动大的品种,这也是一种谬误,如果选择长期不涨的品种,你可能只是在给机构贡献管理费。

其实定投并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也不适合所有资产,我的观点是,定投的意义在于及时将定期获得的现金流变成资产,以获得未来更大的收益,而选择资产一定是长期能带来良好收益的资产,而非波动率大的资产。

如果你手上有一大笔钱,在资产价格合适的时候你完全可以将长期不用的部分一次性买成资产;而如果你用于投资的钱是未来源源不断的工资、租金,那就只能选择定投呀。

二、怎样定投更“聪明”

普通的定投是固定时间、固定金额,使我们可以买到资产价格的均值。

但作为投资者,我们当然希望能买得更便宜,应该怎么做呢?大家都能想到,就是下跌多投,上涨少投

那么,如何判断下跌多少的时候应该投多少呢?

我这里推荐一个方法,不需要概率、波动率的测算,不需要进行吃力不讨好的择时,只要在买入时做一个简单的计算即可——目标市值法定投

目标市值法是一种价值平均策略,定投目标是市值定期增长;普通定投则是以本金(定投金额)定期增长为目标的定投。

具体执行的方法是先确定一个目标市值增长金额,例如每月增长1000元,这包含了你计划单月投入和对资产增长的预期,之后你就可以很容易地将定投日的目标市值和当前市值相减算出定投金额。下表仅为示例:

一个小技巧,让你的定投变得更“聪明”

如果投资的基金上涨,因为市值增长,目标市值法会被动地减少本金投入;反之如果基金下跌,因为市值减少,目标市值法会增加本金投入。

我们只要根据账户上显示的市值就能轻易地达到下跌多投,上涨少投的目的,很简单是不是?

并且这种简单的方法在实践中确实能带来超额收益(下图为近三年定投收益比较):

一个小技巧,让你的定投变得更“聪明”

三、目标市值法的原理

为什么这种简单的方法能有效增强收益呢?

这要结合我们过去介绍过的“股债平衡”策略来解释,股债平衡是持有一定比例的股票、债券,然后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再平衡的一种策略,可以有效降低资产波动,带来一点超额收益。

例如,初始持有50%股票(沪深300)、50%现金(银行理财),在较初始比例变动20%时再平衡,近十年的资产曲线如下:

一个小技巧,让你的定投变得更“聪明”

如果仅仅是持有50%股票、50%现金,不做再平衡,那么收益会稍差一点:

一个小技巧,让你的定投变得更“聪明”

我们可以把目标市值法看作是在定投时做了一次再平衡,如果在前一个定投间隔期股票下跌了,那么这次定投就会把下跌的部分补足;反之,上涨了就可以节约一点现金等下次下跌的时候多投。

学会了目标市值法,你就有了可量化的定期不定额策略,在下跌的时候买到更多资产,有助于提高未来的收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