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创契丹军的战略家李元昊—历史悲剧与辉煌业绩

 人之意 2020-02-16

李元昊(公元1003年一公元1048年〉,一名赵元昊,小字嵬埋。李元昊是西夏开国皇帝,公元1038年- 1048年在位。李元昊性雄毅,多大略,励精图治,勇于革新,终生致力推进西夏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项改革,创建大夏国(史称西夏)。

一、重创契丹军的战略家

在宋、夏战争期间,李元昊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同北邻契丹一直比较友好,短期内还形成了联合对宋的同盟关系。李元吴特意利用自己作为契丹驸马的身份,从契丹取得经济、军事及道义上的许多援助。而契丹(公元916年立国号契丹,公元947年改称辽,公元983年-1066年期间重称契丹,以后又称辽)作为中国土地上的一个北方大国,很早以来,就与宋朝经常处于剑拔弩张的对立局势。

宋、夏战争爆发以后,契丹统治者总想乘宋朝连战败北之际,借口李元吴与契丹是“甥舅之亲”,时常向宋朝敲诈勒索,还提出索取十个县的要求。软弱的宋朝,被追向契丹岁增绢十万匹、银十万两。这样,契丹利用宋、夏矛盾,从宋朝捞得了许多好处。同时,契丹也不愿意看到西夏的过分强大,所以又时常给李元吴施加压力,敦促李元昊停止攻宋。李元昊几次请契丹出兵,遭到拒绝。因而,李元昊对契丹的怨恨越积越多,两国矛盾日趋尖锐。

后来,契丹在两国交界处屯兵筑城,渐渐地形成了两国剑拔弩张的局势。庆历二年,契丹夹山部落呆儿(即鞑靼)族八百户归附西夏;契丹境内的党项部落,受李元昊引诱也纷纷投附西夏;还有契丹境内的“山西族”,也投附西夏。契丹兴宗责令西夏将上述部众归还,李元吴不子理采。契丹出兵攻打附夏的党项部落,而李元昊支持他们打败了契丹军。这样便导致了契丹、西夏战争。

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五月,契丹征集军队,准备讨伐西夏。李元昊及时获得了这方面的情报,为适应变化的新形势,他降低与宋朝谈和的苛刻条件,很快与宋朝订立和约,以便抽出手来集中力量对付契丹。同年九月,契丹兴宗发兵十六万七千,分路大举进攻西夏。李元昊面对强大敌军的凌厉攻势,釆取避敌锋芒、保存实力、待机破敌的作战方略,使契丹军长驱直入夏境四百里,不见夏军。李元昊在贺兰山之北指挥左厢夏军与契丹军交战,失利。

从此,他察觉到契丹军兵众势强,难于战胜,于是改变斗争策略,派使者向契丹兴宗“谢罪”请和,答应在契丹军退师后,立即收拾诸叛族奉还契丹。不久,李元昊果真率领叛族三部首领前往阵前请降,还向契丹兴宗奉献土特产。《西夏纪》加载最后:

“折箭为誓”,“伏罪”自新。

在此同时,李元吴抓緊了大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等待时机成熟,即刻出击。契丹大将肖惠向兴宗建议:乘夏军乞和之机予以歼灭,不然后悔莫及。李元昊闻讯,下令退兵。契丹军进逼,夏军再退,每退一程,都把沿途野草烧光。退三次计一百余里,使得跟踪而至的契丹军,人马疲惫,无草无食。这时,契丹兴宗被迫答应再次谈和。但李元昊却故意拖延时,促使契丹军人马益加饥疲。当侦知契丹军已经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时,李元昊遂下令向契丹军发动猛攻。时值大风忽起,飞砂眯目,李元昊乘契丹军乱,指挥擒生军奋勇冲杀。契丹军大败,,死者不可胜计,驸马肖胡和近臣等数十人被俘。契丹兴宗及随从数骑,突围奔逃,几被所擒。李元昊为留媾和之余地,令夏军停止迫击。

战斗结束后,李元昊又主动遣使至契丹,归还所有俘虏。此战,李元昊在敌强己弱的情况下,始终注意保存有生力量,退兵、试战、谈和、疲敌、猛攻、纵归等举措适宜把不可一世的契丹军打得丢盔卸甲、一败涂地,充分表现了李元昊非凡的战略家之才能。在军事、政治形势对西夏极为有利的情况下,两国媾和。

从此,西夏便由原来依附于宋朝和契丹的屈辱地位,变成了西夏、宋朝、契丹鼎足而立的局面,李元昊早年抱持的“王霸”之志,已经实现了。

二、历史悲剧与辉煌业绩

李元昊随着战争的胜利和个人权势的增长,逐渐陷入骄奢淫逸的泥坑。他的正式配偶有七个,当他看到太子宁令哥的妻子没移氏长得美艳时,竟然夺爱自娶,称“新皇后”。他下令大兴土木,为自己建造雄伟壮丽的官苑。在他生日的五月初五,要全国举行庆祝。还规定每年四季的第一天为“圣节”,命令宫民礼拜佛像,为他祈诪幸福。

1、李元昊的历史悲剧

他日益听不得不同意见,只要发现有人对他稍许不满,就会遭到罢官或杀身之祸。其中以大将野利兄弟惨遭杀害较为典型。

兄野利旺荣和弟野利遇乞,都是西夏战功卓著的名臣,本是李元吴的亲信。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宋大将种世衡派遺王富到西夏施离间计,诬陷野利兄弟通宋叛夏。李元昊中计,妄杀两员大将。此后,野利皇后向元昊诉说野利兄弟无罪,李元昊也知道自己上当,却居然下令废野利皇后。此时,皇室内部斗争激化。新任国相没藏讹庞,是一个阴谋家,挑唆元昊的儿子宁令哥与野利氏族人浪烈等人在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正月初一,乘李元昊醉酒,入宫刺杀李元昊。李元昊受重伤,次日去世。时年四十六岁。谥曰武烈皇帝,庙号景宗。

李元昊死后,讹庞又杀宁令哥及其母野利氏,拥立自已的外甥、周岁的幼儿谅祚为夏帝,自己的妹妹没藏氏为太后,夏国政权一时落入没藏后及国相讹庞一族人的手中。

李元昊,作为西夏的一颗明星过早地陨落,是历史的一出悲剧。

他同历史上许许多多有作为的帝王一样,终于没有越出奋发向上—大有作为--骄奢败落的历史轨道。这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司空见惯的历史现象。但是,综观李元昊的一生,虽然是短暂的四十六年,从封王起也只有十六年时间,他所创造的辉煌业绩,光彩夺目。他在战争中表现出的雄才大略,不仅为同代人所叹服,而且为后世所钦佩。他那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为中华民族凝聚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所从事的各项改革措施和战争活动,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融合与发展,在客观上都起了推动作用。

2、李元昊的辉煌业绩

李元昊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的一位领袖人物,在封建正统观念占统治地位的古代,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更是难能可贵的。尽管近千年来,一些史学家带着阶级和民族的偏见,对李元昊捶楚挞伐,责难有加,竭力贬斥,谓之“叛宋“、”僭号”、“僭逆”等等罪名。正史中,也无人为李元吴单独写纪列传。所以,后人只能从记述宋朝、契丹等国的史书中,间接地了解李元昊其人。

然而,也有不少正直的史学家,给予李元吴以较高而公正的评价。元人脱脱等编纂的《宋史》,就曾赞美说:

“元吴结发用兵,凡二十年,无能折其强者。”

《宋史》的编纂者,还比较客观地记述了李元昊在改制、立国、建军、繁荣西夏文化和指挥作战等方面的卓越成就。明末“海滨询士”,是一位匿名的、有远见卓识的史学家,他越出旧习,独自以李元昊为中心人物写了《宋西事案》一书,比较客观地评述了李元吴在战争中的杰出才华和卓越成就。当代史学家已注意为李元昊写传,客观地评价他的得失。

“千秋功罪,自有评说”

李元昊作为一位杰出的战略家和军队统帅,与同时代人相比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是不同凡响的:

(1)他善于从战略高度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西夏是一个小国,处于大国强邻包围之中。南邻赵宋王朝,北邻霸主契丹,西有宋朝支持的吐蕃、回鹘等。李元吴面临复杂的形势,巧妙地利用了邻国之间的矛盾,成功地周旋于各国之间,牢牢掌握了战略上的主动权,始终避免了两线同时作战。他采取和亲、结盟、媾和、断援及软硬兼施等诸种手段,联合一方,孤立一方,集中力量打击一方。

他在同宋朝交战之前,先灭掉弱邻回鹘,切断吐蕃与宋朝的联系,而后转过头来攻打宋朝。而这一切行动,又都是以与契丹结盟为前提。所以《宋史》记载宋朝大臣富弼在其向朝廷的奏疏中特别提到:

“元昊援契丹为亲,缓则指为声势,急则假其师徒至,有犄角为奇,首尾相应,彼若多作牵制”。

赞叹这是一种高明的战略。

(2)他勇于在军事上进行大胆创新。

李元昊听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善于把发扬本民族的传统习惯与未来作战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他保留和发展了若干适宜于战斗的原始征战惯例,《宋史》记载:

“以兵法勒诸部”

每逄出兵,必先占卜,预测凶吉,借以鼓舞士气;各部落首领刺血盟誓,射猎共议兵事,以利集思广益,团结对敌。同时,他又不以此为满足,在重视发挥党项人精于骑射特长的前提下,特别重视吸取汉族的先进技术,改善武器装备。他创造性的把国防军编成擒生军(即主力军)、地方军和侍卫军三位一体的武装力量体制,既利于防卫,又利于进攻,既利于镇压国内反叛力量,又利于机动作战。

(3)他善于使用杰出人才。

野利仁荣是一位才华出众、崇尚改革的政治家。李元昊把他作为自已事业的重要支持者。《西夏纪》记载野利仁荣提出:

“商鞅峻法而国霸,赵武胡服而兵强”,

主张发扬党项羌族的传统,“以忠实为先,战斗为务”改革一切衰败腐朽的制度,都被李元昊采纳并付诸实现了。李元昊还委任野利仁荣制成蕃(夏)字十二卷,主持建立蕃学,为西夏的繁荣富强作出了巨大贡献。当野利仁荣病逝时,李元昊沉痛地说:

“我失去了膀臂。”

宋华州(今陕西华县)文士张元、吴昊二人,有“纵橫才”,因怨恨宋王朝,往投西夏。李元昊便“日尊宠用军事”,并“依为谋主”,有关攻战方略,都向二人请教。

另外,李元昊还通过刺血盟誓团结了蕃部首领,在自己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文臣武将,其中有“主谋议”的嵬台守全、张陟等,有“典文书”的杨守素、钟鼎臣等,有“主兵马”的成逋、克成赏等,李元吴称帝、立国、征战、搞建设,除了他自已卓越的智慧和才能之外,主要是依靠一大批杰出人才的忠心辅佐。

(4)善于先谋后战,以计取雅。

西夏的作战对象,是兵多将广的大国,或者大国支持的势力。李元昊用兵之高明,在于不打鲁莽仗,不打消耗仗,而是先察敌情真伪,深谋远虑,料故用计,战而胜之。攻灭甘州回鹘,是吸取李德明四次进攻失利的教训后,发动突然袭击而获胜。攻取猫牛城,是以“约和”之名开城门。金明察之战,俘执宋将李士彬父子,是通过里应外令而达成。三川口之战,生擒宋大将刘平、石元孙等,是通过诱敌进入伏击圈,尔后四面合击而取得。好水川之战,斩杀宋大将任福以下一万余人,是通过纵敌骄傲长驱直入,尔后乘敌笄不及防予以打击雨实现的。定川寨之战,宋大将葛怀敏等数万人的覆没,是通过诱而围之,尔后网开一面予以全歼的。

最后,与契丹兴宗之战,更是谋深计远。在大敌当前,他先是退避三含,把强敌拖疲、拖瘦、拖垮,尔后乘敌之危,用精锐之师发动猛攻取得战略性的重大胜利。所以史学家盛赞说:

“夏人之善用兵也,不独长于制胜,亦且巧于处败、”

这种评论,是十分客观而得体的。

总结:李元昊统兵作战二十年,屡次打败宋军,重创契丹军,终于同宋朝、契丹鼎足而立。他是西夏历史上的一位奋发有为的、杰出的军事统帅和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地方政权中比较出类拔萃的帝王之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