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两宋词学的技艺嬗变:以秦贺、周邦彦、姜吴三阶段的外拓与内进

 寥斋 2020-02-17

诗家们远眺周之《三百篇》,近祖唐之律体,中又经魏晋五七古、汉乐府,篇幅宏微各异,诸体众备。然抵诗体横陈杂流间,论诗人的成就,其实仍有一“不成文”的标准,即乐府、歌行等为上,近体七律又次之,四言、绝句又次之,换而言之,凡字数较多、篇幅愈大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成就最得评家看重。诗体如此,词体也是如此,诗词按体例相比,后者体裁远不如前者丰茂,大类仅有令词小曲与长调慢词之分--------亦如诗家重五七古、近律一般,词家的成就体现在长调慢词之中。

论两宋词学的技艺嬗变:以秦贺、周邦彦、姜吴三阶段的外拓与内进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当然,并非是说词家之小令、诗家五七绝体现不出作手的技术水平,而是小令、五七绝体裁过于狭隘,极其容易藏过短处,不容易窥见笔力之全貌。长调、慢词则不同,如此体裁动辄百余字,或字面、或章法、腾挪之间,最为考究全面的艺术成就。故此,论词家的技艺的嬗变,必要以长调慢词为衡考对象。又,历代论词以两宋为极则,两宋又以雅词体系为主流,本文之主旨,便是以秦观、周邦彦、姜吴三个阶段,略论宋代长调慢词在技艺上的开拓、集成与深入。


继结秦、贺之周邦彦:集雅词之门户,开技法之轨范

两宋长调虽然不以柳永为开山,但决然要以柳永为传播之枢纽。宋初词坛文人自矜,又接续南唐君臣的审美标准,士大夫之间多作令词,尤鄙民间所流行的长调慢词,故长调慢词在文人阶级的发展尤其迟缓。但随着柳永吸收民间俚俗语言作长调而至“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时,文人才肯低下头接受这一自民间传播甚广的词家体裁。陈师道《后山诗话》云:“三变游东都南北二巷,作新乐府,骫骳从俗,天下咏之。”又《能改斋漫录》云“耆卿失意无俚,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言,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习。一时动听,散播四方。其后东坡、少游、山谷等相继有作,慢词遂盛。

论两宋词学的技艺嬗变:以秦贺、周邦彦、姜吴三阶段的外拓与内进

但柳永所为之的长调,在艺术表现与题材内容上是比较狭隘的,《艺苑雌黄》称其是“大概非羁旅穷愁之词,则闺门淫媟之语”又称“(柳永词)所以传名者,直以言多近俗,俗子易悦故也”;夏敬观评其则云:“耆卿多平铺直叙”,这么说其实不错的,柳永词多近俗而又多赋笔,变化尤少,按其《戚氏》(最长的词牌之一)来看,全篇三叠二百十二字,全在就景赋情之中,往眼前、回忆、眼前的线索直陈而下。故而,长调在柳永时最大的毛病便是措辞不雅与笔法单一。

论两宋词学的技艺嬗变:以秦贺、周邦彦、姜吴三阶段的外拓与内进

这两种问题在秦观、贺铸的词集中得到了不小的改善,尤其是在文字的“驯雅”方面最为精进。虽然其词集中仍是有很大一部分出之游戏的“俚俗词”,但绝大部分的词作已经有意识的去吸收化用唐人诗句的动作,尤其是贺铸更甚,叶梦得《建康集·贺铸传》有记载贺铸自云之“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当奔命不暇”,又龙瑜生称其词是“掇拾人所遗弃,少加隐括,皆为新奇”。然功虽与有,却未全足,秦观词有“情景交炼处,深婉不迫之趣”,但正如李清照所言一般是:“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贺铸词善于熔炼,但略尤嫌过而惜少面目。王国维词论中的不多,但对贺铸“非不华赡,惜少真味”的一句评价到不失真。

论两宋词学的技艺嬗变:以秦贺、周邦彦、姜吴三阶段的外拓与内进

长调发展到周邦彦时,便能称得上“大成”:一则继承了秦观、贺铸对于前人诗句的熔炼,使得字面雅化;二则是完成了对柳永笔法的改进,将平铺直叙的赋笔变作“一叹三回”的婉迂,夏敬观云“清真特变其法,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故慢词始盛于耆卿,大成于清真”又陈振孙云:“清真词多用唐人诗语,檃括入律,浑然天成;长调尤善铺叙,富艳精工,词人之甲乙也”又陈廷焯云:“词至美成,乃有大宗。前收苏、秦之终,后开姜、史之始,自有词人以来,不得不推为巨擘”,凡此种种,无一作名,足可见周邦彦词学技艺之深邃。笔者另有一文,专论周邦彦的艺术成就(号称“词中老杜”‘宋词之冠’的周邦彦到底填词有多厉害?),此文便不再赘述了。


接武清真之姜、吴:分流同源,体技益深

世论周邦彦皆是“两宋之集大成”者,但词学在周邦彦之后便没有发展了吗?非也。自周词身后,词家便从“开括”转入了“深化”。周邦彦之于词家,确实如王国维所言之“等于老杜”(而词中老杜,非先生不可《清真先生遗事》)-----------老杜开律诗之“千门万户”,清真亦开词家之“千门万户”,虽“后有作者,莫能出其范围矣”(周济说),但仍不乏有青出于蓝、学转愈进者,如姜夔、吴文英便如是。

论两宋词学的技艺嬗变:以秦贺、周邦彦、姜吴三阶段的外拓与内进

周邦彦之于词家技艺的发展,是为“开门人”的角色,那么姜、吴二家便是自“门”后走的最深的两家。《褒碧斋词话》有段对于姜夔、吴文英非常精当的评价,其云:“白石拟稼轩之豪快,而结体于虚。梦窗变美成之面目,而炼响于实”。姜夔在历代词家的评论中大多都万变不离其中,南宋论姜夔者,张炎语其“清空骚雅”(白石词如疎影、暗香、扬州慢、一萼红、琵琶仙、探春、八归、淡黄柳等曲,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入神观飞越。《词源》),沈义父语之:“姜白石清劲知音”(《乐府指迷》);清代论姜夔者,浙西派语姜夔云:“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炼,归于醇雅”(《词综·序》),而后陈廷焯之‘仙品’论、刘熙载之‘幽韵冷香’论云云不外如是。

论两宋词学的技艺嬗变:以秦贺、周邦彦、姜吴三阶段的外拓与内进

那么综上所言,姜夔的“清空骚雅”,便是在周邦彦词的基础上,通过对江西诗法之融合、对辛弃疾词风之脱胎而完成的。周邦彦有词云:“人正在、空江烟浪里”(《花犯》),姜夔词云“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暗香》),虽然这两句取意不同,然以点对面的章法却尤其相近,只不过姜夔在周邦彦的基础上,突出了“不俗”的“冷峭”,且这种冷峭是自“用字高,炼句密”(词洁辑评)翻出------再追本溯源的谈,姜夔是强调了意象在上的“冷色调”通感。蒋兆兰之“南渡以后,尧章崛起,清劲浦峭,于美成外别树一帜”论,全在此出。

论两宋词学的技艺嬗变:以秦贺、周邦彦、姜吴三阶段的外拓与内进

如果说姜夔是将通感的“冷色调”走到了极致,那么吴文英则是将通感“色调”的丰富度走到了极致。但我们注意到,两宋至清常州之前,对于吴文英的评价并不算高,很多时候都是认为吴文英词缺乏很明显的叙述逻辑-------但恰恰相反的是,张炎所谓的“七宝楼台不成片段”的评论是吴文英词的精粹所在。 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云:“运意深远,用笔幽邃,炼字炼句,迥不犹人。貌观之雕缋满眼,而实有灵气行乎其间。”又孙麟趾《词迳》云:“石以皱为贵,能皱必无滑易之病,梦窗最善此”。朱祖谋《梦窗词跋》云:君特以隽上之才,举博丽之典,审音拈韵,习谙古谐,故其为词也,沉邃缜密,脉络井井,缒幽挟潜,开径自行,学者非造次所能陈其意趣。

论两宋词学的技艺嬗变:以秦贺、周邦彦、姜吴三阶段的外拓与内进

笔者在词艺录丨谈吴文英地位嬗变及《梦窗词》笔法特点一文中已经强调过吴文英的笔法问题了,吴词的发展,第一,在周邦彦举博丽之典、沉邃缜密的基础上,舍去了虚字在叙述层面上的逻辑线,而完成了“缒幽挟潜,开径自行”的章法结构,第二,则是对意象的琢炼越发深密,且这种深密与姜夔恰恰相反的---------姜夔是越发远离五感的体会,吴文英则是越发发觉五感的体会。况周颐云:“「心事称吴妆晕红。」七字兼情意、妆束、容色。”又《浣溪沙》句云“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其中“无声”是听感,“有影”是视感,“月含羞”、“ 春堕泪”既是拟态,又是想象,十四字中包含如此多的感官体会,不可谓不“密丽”。


结言

总而言之,两宋间词学技术的进步,便是由柳永完成了以“铺陈”为主的笔法基调,再由秦观、贺铸完成了字面“驯雅”,最后在周邦彦时建立了完善的审美体系,至此词家传习的门径已全部托出;南宋以后,雅词开无所开,只姜夔、吴文英于通感的摄取上分飙二路,转学日深,完成了从外拓到内精的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