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与食疗

 寒江读舟 2020-02-17

      食疗,是以饮食治疗为内容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是医药相结合,防治相兼顾的一个医学分支。

      “食疗”,又称“食养”“食治”,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经验。近代,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又推出“药膳”这一新颖的食疗新葩。自上世界80年代以来,已经风行到海外,散馥人寰。

      食疗,不仅仅是对疾病的饮食治疗,而且包括预防。如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预防所占比重更大一些。因为食疗是中医伟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中医学中,有着强烈的“预防为主”的思潮,这也是我国健康卫生事业的四大方针之一。并提出“上工治未病”这个纲领。“上工”,指高明的医学家;“治未病”,指在疾病尚未发生、发展以前就要加以治好,实际上显然含有预防的真谛。

      食疗作为一门学科来看,主要与以下几方面有关,形成多学科相关的边缘科学:临床科学(包括内、外、妇、儿.....各科,古代就有“十三科”之称)、预防医学、养生学、中药学、营养学和烹饪学。养生学,是研究各种能够促进延年益寿、抗老防衰的“养生术”的科学,涉及面很广。“民以食为天”、“病从口入”,古人对食物于人类健康的重要性早有共识。饮食对人的生、老、病、死自然有极大的关系。中药学,古代文献称之为“本草”,本草中就包含了一大批药食同源材料,也称为“食疗本草”,比如葛根和石斛等。最脍炙人口的首要食疗专著,即以唐代孟冼所著《食疗本草》为名。营养学,是现代的学科,我国古代没有“营养”这个专门名词。但是,营养学的概念,在古代中医、中药文献中有颇多记载。并且,用到了“营”和“养”这两个字,只是还未联合组词而已。中医药文献中的营、养、气和精微这五个字,都或多或少含有现代营养的意义,而各种食物和药物,也都含有明显的营养成分。食疗,当然必须饮食卫生,进一步讲,还需讲究色、香、味,这又涉及到烹饪学的问题。

                                                    药食同源食材——葛

                                                 仿野生种植的铁皮石斛

      “以膳为补”。古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饮食不仅可以补充营养物质,保证人体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而且还可以补养虚损,调节阴阳平衡,防止疾病的发生,保证健康长寿。根据这些原理,孟冼主张“以膳为补”,注重用饮食滋补强身,尤其对于体质虚弱者,辩证选用肉食类。例如,气虚乏力者,可用鲂鱼或绿头鸭以调脾胃;阳虚怕冷者,可选用狗肉补血脉,壮阳气;体虚瘦弱者,可选用鹿肉补五脏,壮身体等。此外,他根据取象比类的理论,善于用“以脏补脏”的方法,调养身体。例如,丹雄鸡肝,补肝气;羊髓配酒补血;羊奶补肺肾之气,猪舌和五味,煮取汁饮,健脾益气。狗血益阳事,增强性功能等等。
       “药食同源”。中医学认为“药食同源”,即药物和食物并无截然界限。孟冼提倡以饮食防病治病。饮食得当,确实可起到防治疾病益寿防老的目的。他指出:生姜,去痰下气,多食止逆,散烦闷。绿豆,补益,和五脏,安精神,行十二经脉,藕,补中焦(即补脾胃)。养神气,益气力,除百疾,久服延年。马齿苋,治湿癣,治痢,敷仗疮,延年益寿。桃仁杀虫,止心痛。鲤鱼,煮食之,疗水肿,脚气,下气血,主小儿丹毒。羊奶,治卒心痛。大蒜,治蛇咬疱,除风杀虫,但久服则损眼伤肝,等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