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居家防疫,烹饪要做3个调整

 知无涯兮生有涯 2020-02-17


减少菜量、增多水产、推荐凉拌

在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殊时期,我们减少出门、维护好个人的身体健康就是对防控疫情莫大的贡献。宅在家里,每天早晨一睁眼除了打开手机看疫情动态,其次便要考虑一天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吃得科学是保障健康的重要方面,在烹饪环节做出一些调整,可以提升免疫力。

控制菜肴总数,提高荤菜比例

此时做菜不易过多,数量上一定要控制。一般热菜数量比用餐人数多两个左右即可。提倡菜肴现备,由此可减少菜肴因长时间存放带来的微生物污染和亚硝酸盐含量的上升。平时素菜和荤菜的比例在2:1~3:1为宜,而考虑到防疫需要通过摄入足量的蛋白质来提升免疫力,所以这一标准可适当放宽,荤素菜肴可以1:1。

推荐白灼虾、清蒸鲈鱼等蒸煮水产菜肴

香肠、咸肉、腊鱼等腌渍肉类亚硝酸盐含量明显高于新鲜食材,不作推荐。而新鲜鱼虾的蛋白质和脂肪比例普遍在5:1左右,为典型高蛋白、低脂肪食物,还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DHA,对维持国人膳食脂肪酸的平衡有重要意义。疫情期间每顿如果能用白灼虾、清蒸鲈鱼去替代咸鸡咸鸭、香肠腊肉,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囤积蔬菜冷藏,采用凉拌烹饪

疾病流行期间,为减少出入超市等公共场所,许多人会一次性购买较多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相比于常温放置,冷藏能让蔬菜维生素C损失更少,亚硝酸盐含量上升幅度也更小。

备餐时,桌上可以准备几个凉拌蔬菜,比如麻酱油麦菜、凉拌苦菊、凉拌秋葵等,不仅便于控油,还能用醋和芝麻酱来替代一部分用盐量。(楚超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