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第二十二条原文: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释义:(误下后胸阳不振兼阳气不足。) 如是脉微恶寒,则卫陽亦虚,所以又加辛温大热之附子,以复陽温经。 另附: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承上条所述之证的基础上,又见微恶寒,是误下后胸阳不振,又兼阳气不足而致。此为阳虚恶寒之象。故在桂枝去芍药汤温振胸阳的基础上,再加附子,以温经复阳。若误下后,症见脉微而恶寒,则阳伤较甚,附子当重用,或径用四逆汤,方近仲景之意。 辨证论治: 主症:恶寒发热、头痛,有汗或无汗,胸满,脉微。 成因:表邪不解,胸阳损伤。 治法:解肌祛风,温经复阳。 方药:桂枝去芍药汤加附子(桂枝、甘草、生姜、大枣、炮附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