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讲花了2088大洋的金融思维课程我都学了点啥(二) | 梦到茶馆

 洋洋洒洒6789 2020-02-17

(这是一篇超长文,请耐心阅读,相信我,读完你会有收获的~)

讲讲花了2088大洋的金融思维课程我都学了点啥(二)

本篇文章是对第二部分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框架的总结,主要包括商业分析的演绎框架,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怎么看,财务分析的逻辑等。

在讲企业财务报表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个非常有用的思维方法——演绎,然后通过演绎思维我们来分析财务报表。

第四讲 商业分析的演绎框架

要讲商业分析,先讲一下演绎和归纳这两种思维方法。

演绎和归纳是分析问题的两种主要思维路径。它们分别是什么?有什么不同呢?

先来看个例子,假如我们要开发一款社交APP,需要哪些功能,是否开发关注、私信、聊天等功能?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参考同类产品是怎么做的,比如微信、知乎、陌陌等,通过竞品分析得出结论,别人都这样做,所以我们也应该这样做或者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怎样做更好。

这是很典型的一种工作中常用的思路,叫做归纳

通过竞品分析做出的产品可能会更省力,省去用户教育成本,但是我们产品避免不了带有别人产品的痕迹。如果想要创新,就要从很底层的方面去思考,从用户需求入手,这样做出的产品可能会更有竞争力。

这种思维方法,叫做演绎

归纳induction(做加法)就是把相同层级上的因素穷尽,通过这些因素与标准做对比,最后得出结论我要不要去做这件事情,或者我怎样去做这件事情。归纳思维最核心的是对比/比对。

演绎deduction(做减法)就是从最基本的原理、事实、公式出发,按每一方面的逻辑去展开,把每个层级的东西用逻辑串起来,在每一层级上进行归纳分析。或者说,我们分析一个宏观问题时,应该从最微观的事实基础或原理出发,这样分析问题不会漏掉最核心的东西。演绎思维属于物理学第一性原理——埃隆·马斯克。

从商业分析角度来讲,我们分析一家公司是不是好公司?

归纳思维:我们把它的产品、策略、市场手段、团队等和它的竞争对手去比,同时,也会和它的历史做对比,通过这样纵向横向的对比后得出结论。

演绎思维:考虑问题时与归纳相反,第一步并不是去把所有要分析的因素列出来,而是去找最本质的东西,通过它来进行分析。

第1问:商业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答:为了赚钱。

第2问:怎么实现赚钱?答:利润=收入-成本

这就是实现赚钱非常简单最基本的一个公式,不区分商业形态,是所有商业目的最基本表现。

下面我们就用演绎思维来分析一下如何赚钱?

上公式:利润=收入-成本,就从这个最基本的起点出发来做分析。

先分析收入这个要素

(一)从总量角度看

1-先看行业的市场规模有多大?

总收入代表的是一个行业的市场规模有多大。不同行业不同阶段下的总收入增长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新兴行业的总收入增长较快,公司会得益于行业的增长,收入跟着一起增长。

2-然后看公司在这个市场所占的份额是多少?

了解这个企业是作为市场头部、中部还是尾部,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情况。

3-看到未来公司的市场份额变化的情况?

作为领头羊:我的优势在哪,是否和第二名差距足够大,能不能一直领先;

作为第二名:我的成长速度是否比第一名快?增长动能好不好?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市场份额能否超过第一名?

例如:天猫、京东的估值,市场会给增长动能好的科技公司更高的估值。

4-看到行业的集中程度?

分散:市场前几家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可能不超过5%,例:餐饮、教育;好处是发现好的策略有机会做整合,不好是集中度做起来很困难,存在天然壁垒。

集中:市场前几家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可能会大于50%,例:快消-宝洁。

(二)从分解角度看

举例:巫林娜的奶茶店,经营范围有奶茶类、果汁类、奶昔类、冰沙类等等。

先按产品种类来分,再按产品来细分;根据单个产品的价格和销量,分别求出每种产品的收入,在进行加总就是总收入了。

对于不同类型的公司,收入有不同的划分标准:

对于产品种类较少的公司:按产品分布;

对于多元化公司、跨国公司来讲:按地域分布、按人口分布;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讲:单个用户付费金额(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付费用户数(Pay Users)=总收入(Revenues)

对收入的分解,总结一下:

第一层面看总收入是多少;

第二层面按照不同的标准把总收入分解开;

第三层面把分解开的内部,在按照不同的因素分解开。

分解到最后可以得出一些很有用的,微观可以观察到的因素。

收入=单价*销量

单价:单个用户付费的平均数

销量:付费用户的总数

  • 从单价来看

表示终端用户对产品价格敏感度,以及对产品价格接受的意愿。

举例:苹果价格很高,表示其中有品牌溢价,用户忠诚度、用户粘性高。

定价问题:

1)产品溢价

举例:我的菜包1元,隔壁包子0.9元,思考我多的这1毛钱溢价,是否可以让消费者合理的承受,也就是为什么多这1毛钱?

从服务、味道、质量、数量角度肯定要好,否则在完全竞争的行业,溢价情况下客户可能就被抢走了。

2)产品涨价

提价幅度超过销量下降幅度,总收入是增加的,提价多少需要具体研究,这个就是价格弹性。

  • 从数量来看

数量和价格是相关,不同的消费终端市场两个关系是不一样的。

价格不敏感的生活必需品,数量和价格的替代关系很弱;价格敏感奢侈品市场,数量和价格之间有强替代关系。

再分析成本这个要素

按经营相关性分

主营业务成本:和产生收入直接相关的成本。

非主营业务成本:和产生收入不直接相关的成本,包括管理成本、财务成本、销售成本。

一般,我们评价一家公司是不是好公司,只去看它的盈利能力,也就是收入。实际上,看一家公司是否是好公司,和行业属性有很大的关系,也需要对成本进行分析。

互联网行业增长模型靠收入驱动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讲,在前期重资本投入,建立竞争壁垒,保证竞争优势。虽然公司长期会处于大幅亏损状态,但上市估值依然很高,原因是可以保障未来收入端快速增长,以至于没有对手。

举例:分析京东/顺丰是否是家好公司?做成本分析时要看,看成本用在哪里,目的是什么,可能导致的结果?

不能看成本高、亏损多,要看成本为什么高、花在哪些地方,比如自建仓储物流带给客户的购物体验不是第三方物流可以比的,未来可以保障它的市场份额快速增长。

传统行业增长模型靠成本优化

对于传统公司来讲市场是饱和的,市场规模增长和GDP差不多。收入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很难依靠收入增长带来利润,企业利润的增长就要靠成本降低。

一般有两种成本优化方法:裁员(降低人力成本)、资产重组包括资产置换、资产剥离(不赚钱的产业置换或者卖掉)。最终目的是成本降低,成本效率提升,利润释放。

举例: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因为之前有政治服务的目的给国企贷款,但是国企有很多坏账。为了引入外资,成立了专门处置四家国有银行坏账的资产管理公司(信达资产等)。

中国银行将或有坏账剥离给信达,账面价值比如500亿,信达资产只需要支付50亿。这样信达资产花很少的钱就可以把不良资产买过来,然后自己消化。

VC和PE投资区别在于商业逻辑:

PE通过成本的优化实现利润的增长,

VC通过收入的增长实现利润的增长。

演绎从一个最简单的公式出发,从上往下,一步一步推导出很多不同层级的因素出来,在不同层级去做归纳分析。演绎思维中的不同层级分析是需要归纳思维的。

面试问题:分析一个公司是否值得投资?

归纳思维:很多人考虑是否值得投资一家公司,分析方方面面的因素,比如产品、竞争、团队,穷尽一遍看要不要投资。当看到目前估值时就傻眼了,他没考虑到成本。

演绎思维:投资考虑两点,以相对合理的成本买入,未来以一个可以接受的价格卖出,获得投资回报,这是投资最简单最核心的逻辑。

1-是不是好的标的-收入;

2-是不是足够便宜-成本。

对于个人来讲,总是不自觉的采用归纳思维,看别人做什么自己也去做什么,很容易落入俗套。Copy别人的模式看上去风险小一些,这样也就进入了竞争的红海,竞争会使预期回报趋于平均值。当我们使用演绎思维考虑问题时,我们可能会去选择一条和别人不一样的路,虽然会很难走,但是可能会建立新的体系。

第五讲 利润表的分析逻辑

1 三大财务报表

1.三大财务报表的由来:

1)商业的目的是为了盈利——利润表

2)盈利的产生依赖于资源——资产负债表

3)收入和现金不完全一致——现金流量表

2.三大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

讲讲花了2088大洋的金融思维课程我都学了点啥(二)

Tips:权责发生制按照经济和商业的本质来确认收入和成本的,收付实现制收到和支付现金立马记账。

举例:小明的包子铺买了个锅炉,支付了1万元,可以使用十年,每年的损耗就是1千元,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中记录时,只记录1千元的成本;在现金流量表中记录时,记录1万元的现金流出。

问题:考虑赊账情况下,三张表如何记录?

2 利润表

一个公司的利润表反映了这个公司在一定的经营周期之内,通常是一年,这个公司的经营成果。

收入通常是公司销售产品或者服务而获得,但成本根据不同公司业务类型而不同,利润表就是对所有这些收入和成本按照不同类型汇总后的一个报告。

利润表/损益表/经营表:利润=收入-成本,实际上就是这个公式的展开。

收入分为:毛收入、净收入。毛收入减去税、回扣等,就是净收入。

成本包含:主营业务成本、运营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

毛利润和运营利润:

毛利/毛利润=净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关于毛利润的计算公式没有统一标准的定义,主要看自己分析需要)

●毛利:反映的是行业盈利状况和盈利能力。

1)不同行业间的毛利差别很大,行业内部公司间毛利差别相对来说小些。因为行业内部公司间收入和成本比不会差别特别大,尤其是竞争充分的行业。

2)毛利率可以衡量一家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高低,科技含量越高,边际成本越低的企业毛利率一般来说就高。比如,互联网行业会比传统行业毛利高很多。

3)通过毛利可以看出来是否有财务造假。行业内不同公司毛利差别很大的时候,看看这个差别是否能够找到理由支撑,找不到的话,可能是财务造假。

运营利润=毛利-运营成本

●运营利润:反映的是公司的运营能力。

毛利是行业层面,运营利润是公司层面。

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

◆经营杠杆:运营成本增加的比例导致收入增加的比例。

举例:我花了10万做广告,带来了100万收入;老王花了10万做广告,带来了60万收入。可以看出我的经营杠杆更高。

◆财务杠杆:财务费用增加的比例导致息税前利润(EBIT)增加的比例。也就是说,利息每增加1%导致息税前利润增加了多少。

企业总杠杆=经营杠杆*财务杠杆

参见下面的利润表(只列出了关键科目):

讲讲花了2088大洋的金融思维课程我都学了点啥(二)

三个利润主角: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拓展:并购情况下,财务并表一般是完全并表。

举例:小明包子铺收入100万,成本80万,净利润20万。老王包子铺收入50万,成本40万,净利润10万。小明收购老王80%股份,老王自己占20%,合并报表中收入150万,成本120万,净利润30万。

少数股东损益:就是子公司股东份额*子公司净利润。这里就是老王的20%*10=2万。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就是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这里就是30-2=28万。

净利润用途:

1)作为股东可以分红,公司账户转到个人账户;

2)不进行分红,结转到资产负债表中权益的留存利润/未分配利润。

利润表在年末未分配的利润,作为公司可以运用的资产,进入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下的留存利润/未分配利润,这就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连接之处。

第六讲 资产负债表的分析逻辑

资产负债表:指的是公司可以使用的资源,和这个资源的来源情况。资源一般来自于两个部分,自己的和别人的,自己的叫做所有者权益,别人的叫做负债,合起来就是资产。

举例:我的包子铺可以动用的资源100万,我自己50万,借了50万,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区别:

资产负债表处理的是从这个公司开始营业截止到目前,资产、权益、负债一共累计是多少。也就是说,我们能动用的资源是可以一直累加的。

通常一个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某种意义上来讲,代表了公司的实力。一家公司特别牛逼,报表上看它的资产应该是雄厚的。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是在一个经营周期之内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流入流出了多少钱。它是一个区间之内的变化情况,跟过去没有必然的关系,不过有时也看同比环比的增长情况。

总结:资产负债表处理的是存量的概念,从历史到现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处理的是增量的概念,指这个报告期。

资产负债表中一个重要的划分原则是流动性。资产和负债都是这样划分,在资产负债表中流动性越好的科目排在越前面。

与宏观经济中的流动性不同,宏观经济分析中的流动性代指货币。会计上的流动性指的是资产能够快速的变现,变现价值接近市场的供应价值。

流动性两个指标:快速变现、接近市场价值。

资产负债表按流动性分类的目的:

目的是快速判定公司经营过程中能否抵御风险。

资产负债表中可以很直观的看到能够动用的总资产和资产的结构。分析抗风险能力和偿债能力,只看总资产不够,还要看资产结构。流动资产是否能覆盖流动负债,如果不能覆盖,企业短期经营就会出现很大问题。

假如这个公司倒闭了,公司的清算价值是多少?

举例:资产总量1亿,流动资产2千万(现金1千万,存货1千万),其他资产8千万(商誉、固定资产)。由于商誉和固定资产只是账面资产,难以变现,所以公司清算价值是2千万。

流动性越好的资产越能抵抗风险,说白了,就是可以变现。

介绍一下资产负债表里面的小九九们:

1.三类金融资产:

1)交易性的金融资产(股票、金融衍生品):企业购入这个资产是为了短期抛售获利——流动资产

2)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为了获利,但没有明确的出售计划——非流动资产

3)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固收产品、信托计划):为了获得固定收益——非流动资产

这3个的变化,可以影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第一类市值变化会计入利润表,后面两个不计入。

2.应收账款

就是常说的赊账,会计上是计入收入的,但现金实际上没有收回。应收账款是个中间态,在未来是要收回的,拉长来看应该是0。

花样玩法了解一下:

应收账款在合理范围内,是可以操纵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重点就在于计提坏账准备。

如果出现违约,就有了坏账。企业经营周期内判断收回应收账款的可能性,计提坏账准备。坏账准备计提多少,公司有自己的判定标准,所以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很主观。

有时候,企业会为了故意的目的来操纵应收账款。比如明年大股东要套现,那么他就有动机把把今年利润做低,明年利润做高——其中一种方法,就是把今年坏账准备人为计提高一些,坏账准备记入利润表中扣减项,净利润减少,后面可以把坏账准备冲回,加到明年净利润中。

通过计提坏账准备可以操纵利润表中净利润,所以分析企业报表时,要抛出这些容易被操纵的因素,才能了解企业本身的经营状况。比如:坏账准备怎么变的,净利润中多少是坏账损失和冲回的。

说到这里,讲一个和应收账款相关的金融衍生品,资产证券化ABS。这个国际上发展比较成熟,在中国刚刚兴起,发展空间很大。

举例:银行的房贷资金一般需要20-30年才能回笼,但是对于银行来讲,流动性越充足,越能做很多事情,所以银行一般不会让这类资产占用太多资金。

银行就会把房贷打包成资产,按信用评级分出ABCD,A代表低风险低收益,D代表高风险高收益(D也是常说的垃圾债,并不是说它是垃圾,只是风险高而已)。银行会把这部分资产低于账面价值卖给投行、基金等,保证资金的迅速回笼。

在应收账款比较多的行业,都可以进行资产证券化。比如:房地产、汽车、上下游供应商(超市、家电)等。

拓展了解:美国08年的次贷危机,核心产品就是房贷资产证券化,MBS、CDO、CDS等产品可以自己百度了解一下。

3.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固定资产包括工厂、设备等,无形资产包括商誉、专利权等。每个经营周期固定资产要折旧,无形资产要摊销,其实折旧和摊销是一样的,因为拥有一项资产是有期限的。账面价值-累计折旧/摊销=账面余额

企业可以通过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无形资产摊销方法,来操纵利润表。

例如:折旧方法有加速折旧和平均折旧,加速折旧比平均折旧就会把前期利润做低,后期利润做高。

4.DTA递延所得税资产和DTL递延所得税负债

核心概念:征税是按收付实现制,会计记账利润表是按权责发生制。折旧/摊销在未来可消除差异,但是捐赠不可消除差异。

从时间上来看,递延是现在和未来的一个平衡,现在多交了以后少交,这样形成的是递延资产,反之现在少交了未来会多交,则形成递延负债。

讲讲花了2088大洋的金融思维课程我都学了点啥(二)

递延所得税资产DTA:

举例:

公司收入1000万,成本800万,计提坏账损失100万。

利润表中:利润总额=1000-800-100=100万,所得税费用=100X25%=25万。这是会计核算的税费。

按照税法规定,计提的坏账准备在实际发生的时候可以税前列支,否则只是计提不能税前列支。

因此报税的时候,利润=1000-800=200万,应交所得税=200X25%=50万。这是税法计算的所得税额。

税法规定的坏账损失实际发生的时候才能抵扣,因此如果未来我发生了25万的坏账损失,税务局说现在可以用你那多交的25万抵扣税费了,那我今年就可以少交25万税费了。如果根本就没发生坏账,那说明税务局是英明的,知道你多提坏账是为了逃税,所以这多交的25万就是你应当交的税,也不还给你了,不让你未来抵扣了。

所以这多交的25万有点特殊,有点类似资产的性质,毕竟未来或许能够抵扣税金,所以人为设置了一个科目叫“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DTL:

举例:

公司收入1000万,成本800万,计提折旧费用50万。

利润表:利润总额=1000-800-50=150万,所得税费用=150X25%=37.5万。这个是会计上的计算处理。

如果税法规定,今年公司要计提的折旧是100万,应纳税所得额=1000-800-100=100万,应交所得税=100X25%=25万。这个是税法计算的。

就是说,今年税务局只收25万的税,可是我会计上算出来的是37.5万啊。此时税务局说这12.5万我们不是不要了,我们今年不要,明年你们再交。看到了吗,虽然这12.5万还在我们账上,但是已经不属于我们的了,迟早要交给税务局的。

很像负债对不对?因此人为设置了“递延所得税负债”这个科目来记录。

拓展了解:乐视2014-2016的财务报表,蕴藏了财务世界的精妙之处以及真正的会计大师的无双智慧,向你展示递延所得税资产、少数股东权益的花样玩法。

谢谢婷姐的分享~

https://xueqiu.com/6186429223/98129793

资产负债表一般是T字形账户:左边资产,右边负债、所有者权益,两边要配平。

原则就是按照流动性划分,一般是以一年期作为流动和非流动的划分期限。

讲讲花了2088大洋的金融思维课程我都学了点啥(二)

参考下面的资产负债表(只列出了关键科目):

讲讲花了2088大洋的金融思维课程我都学了点啥(二)

第七讲 现金流量表&财务分析逻辑

1 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反应的是一个会计周期内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对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所产生影响的财务报表。

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关联比较大,编制现金流量表有两种方法:间接法、直接法。

间接法:通过利润表调整一些项目直接得到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性现金流。投资性现金流和融资性现金流根据实际投资和融资额度填写,利润表中没有相关数据。

直接法:把每一笔的交易还原成现金,然后进行记账。

在实际中应用比较多的是间接法,在利润表中把非现金收入和支出加加减减,包括折旧、摊销、净运营资本等。

现金流量表中包含三部分:经营性现金流、投资性现金流和融资性现金流。

经营性现金流CFO,是一个企业最大的现金来源。现金流和净利润做比较,一般不会差太多,现金流会稍微多一点。不过根据行业不同,情况也可能不一样。

互联网公司:净利润经常是负的,经营性现金流也是负的。

传统行业:经营性现金流一般多于净利润,如果经营性现金流比净利润少甚至少很多,说明经营上有问题,有可能很多赊账,会有坏账风险。

经营性现金流和利润表要对照着看。

投资性现金流CFI,包括固定资产、股票等;

融资性现金流CFF,包括股权融资(例IPO)、债权融资、银行贷款等。

参考下面的现金流量表(只列出了关键科目):

讲讲花了2088大洋的金融思维课程我都学了点啥(二)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关系:

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中股东未分红的净利润会进入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下的未分配利润。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利润表中净利润加加减减可以得出一个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也是现金流量表的间接编制法。

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中三项现金流入流出,加总得到现金的整体变化,进入到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第一项货币资金。

这三张报表是一个有机整体,整体反映了企业经营周期内的经营情况,资源情况等,他们是相互影响的。要对三张报表的连接宏观上搞明白,分析公司情况,阅读财务报表,看重大资产交易时,才能明白会有什么影响。

问题: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折旧增加了50元,请问怎样影响这3张报表?

利润表中净利润-50元,资产负债表权益的未分配利润-50元,资产中固定资产余额-50元,现金流量表没有变化。

2 财务分析逻辑

财务分析的三大框架,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和经营效率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看企业赚不赚钱。

基于利润率分析,就是利润指标/收入(利润指标:净利润、息税前利润等)。

基于资产回报率分析,资产回报率ROA、权益资本回报率ROE。

资产回报率ROA=净利润/总资产

权益资本回报率ROE=净利润/自有资本(用了多少自己的资源,撬动了这些利润)

举例:我投了100,赚了20,100里面有50是负债,资产回报率=20/100=20%,权益资本回报率ROE=20/50=40%

通常来讲,企业的ROE在10%左右就已经很好了。

权益资本回报率ROE可以拆分成不同的指标把它乘起来,很有名的一个公式,杜邦公式/杜邦分析。换句话说,可以把ROE拆分成各种各样因素,最后看哪个因素的贡献最大。

2.偿债能力分析:分析企业经营的信用风险。

资产是不是能够偿还债务,外部(标普、穆迪、商业银行)很重视企业的信用指标(通过资产负债表计算)。

企业偿债能力指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因为考虑存货的变现还是不太好

企业经营杠杆=总资产/总权益

杠杆越高风险越高(负债高→利息高→偿还贷款压力大)例如:房地产

利息保障倍数=EBIT/应付利息,看赚的钱是不是能付利息

3.经营效率分析:花了同样的钱,是不是办成了更多的事。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收入)/平均存货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

严格来讲,存货周转率应该用成本去比,实际中为了方便,也会使用收入去比。

理论上,周转次数越多,流动性越强。但是结合其他来看,也有可能是企业的产能不足。

综上,

1.在分析时,主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构建公式,没有统一标准的分析公式。

2.分析通常有两个纬度:垂直纬度(历史)和水平纬度(竞争对手、行业市场),有比较对象才能知道表现的好坏。

3.单个指标没有绝对好坏,还是要结合环境、企业情况等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盈利能力好不好,风险是不是可控,经营效率高不高等。

拓展了解,杜邦分析公式:

讲讲花了2088大洋的金融思维课程我都学了点啥(二)

杜邦分析局限性:

从企业绩效评价的角度来看,杜邦分析法只包括财务方面的信息,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实力,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实际运用中需要加以注意,必须结合企业的其他信息加以分析。

主要表现在:

1.对短期财务结果过分重视,有可能助长公司管理层的短期行为,忽略企业长期的价值创造。

2.财务指标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工业时代的企业能够满足要求。但在信息时代,顾客、供应商、技术创新等因素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越来越大,而杜邦分析法在这些方面是无能为力的。

3.在市场环境中,企业的无形知识资产对提高企业长期竞争力至关重要,杜邦分析法却不能解决无形资产的估值问题。

写在最后

自己因为此前没有会计方面的基础,所以在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时,很容易陷入到细节中去。

实际上,学习最重要的是要先把框架搞清楚,然后通过练习再添加细节,所以框架框架框架才是最主要的。


人生那么长,有时候就是要做一些不会立刻就能看到回报的事情,也许在某一天某个转角它能给你带来一个大大的惊喜。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巫林娜的异次元空间):讲讲花了2088大洋的金融思维课程我都学了点啥(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