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这个“两难问题”上,你是支持孔子,还是反对孔子?

 传统文化管窥 2020-02-17

公元前489年,62岁的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自蔡国来到叶地,专程去拜访了叶公。


叶公对孔子说:“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我们这里有个直率坦白的人,他父亲偷了羊,他便指证了他的父亲。)

孔子却回答说:“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我们那直率坦白的人与你所说的不同: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直率坦白就在其中了。)
当然,对这段出自《论语·子路》中话,相关字词还有不同的解释,比如:

“直”不翻译为“直率”(指情感的真实、真诚),而翻译为“正直”(指道义和原则层面);“隐”不理解为掩盖真相甚至包庇亲人,而理解为“沉默”、“回避”。这些都会造成对孔子的理解有所差异。

但总的来说,可以认为,对于一般性的违法行为(偷羊),孔子是不赞成儿子告发或指证父亲的,而应该进行隐瞒或回避,这才符合人伦及人性中最真挚的情感,也即发自内心的人性之爱,故曰“直在其中矣”

在我国古代律法中,为了维护宗法伦理和家族制度,历代刑律都在不同程度上采纳了“亲亲相隐”这一原则。


例如,汉宣帝时期规定,卑幼首匿尊长不负刑事责任;尊长首匿卑幼,死刑以外的不负刑事责任;《唐律疏议》也规定,除谋反、谋大逆与谋叛此等重大犯罪外,亲属和同居者可以相隐不告;一直到民国《刑法》仍规定,藏匿犯罪的亲属可减轻处罚。

今天,以现代法律观点来看,很显然,儿子大义灭亲、检举揭发偷羊的父亲,才是合法的;而“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则是违法的。

不过,在更广泛的社会伦理层面,人们对孔子“亲亲相隐”的主张,却有着不同的看法,甚至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批判者认为,孔子将父慈子孝的特殊亲情,置于诚实正直的普遍准则之上,认为为了巩固所谓的“天理人情”,可以“父子相隐”,放弃正义守法的原则规范,无论在任何时代,从社会整体利益的视角看,都只能说是“伦理的病态”。

而且,这种把特殊团体情感置于普遍群体利益之上的行为,还为腐败现象的产生提供了温床;“亲亲相隐”,“是一种包含有腐败倾向的狭隘、陈旧和落后的观念”,对“人类社会秩序和公正”具有直接危害性。

维护者则认为,不能超越历史时空和背景指责孔子“是非不分,包庇犯罪”。首先要搞清楚,孔子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维护亲情:


在儒家看来,家庭和亲情是人伦的根本,社会的基石,所以儒家的整个治国之道是以家庭/家族为基础的。从表面上看,“亲亲相隐”可能会有违正义,但让父子相残,亲人为仇,却会破坏社会伦常,从而毁掉社会的基石,造成更严重的负面作用。

因此,我们从孔子“亲亲相隐”的主张,应该更多地看到他对亲情的维护,对社会正常伦理的保护,以及对人性的尊重。一个父子互相检举、亲人互相告发的社会,是不正常的、扭曲的、病态的,因而不可提倡,不能让人效仿。
对这两方的观点,你怎么看?当情与法发生冲突时,比如,听到一个儿子举报他的父亲偷了邻居的手机,你是支持孔子呢,还是反对孔子?在当今之现代社会,“亲亲相隐”是否还有某种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欢迎留言发表高见!

/完.

古今神秘文化

小传统,大视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