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读伤寒-160

 白玛多吉8799 2020-02-18

             《伤寒杂病论》

                      ――第一百六十条

原文: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注:痿(wěi):症候名称,主要症状是两足软弱无力不能行动。

释义:(本条讲陽虚陰逆,虚烦脘痞的变症与转归。)

      太陽伤寒症,误用吐下发汗,导致心烦不安,脉象十分微弱,病情迁延八九天,更见胃脘部痞结胀硬,胁下疼痛,气上冲咽喉,眩晕昏冒,全身经脉跳动,时间久了,痿症则会形成。

      汗吐下都是治疗伤寒的大法,用之得当,自能达到邪去正安的目的,但是,用之不当,则不管哪一种方法,都能损伤正气而致病情恶化。

      病本伤寒,当发其汗。吐下之法均为误治,吐下之后,再行发汗,是误上加误,势必损伤正气。脉象甚微,是陽气大虚的标志,其“烦”亦是因虚所致,由虚陽内扰而成。时过八九日,正气未复,陽气更虚。一方面,陽不制水则水邪上泛。水邪变动不居,逆于心下成心下痞硬,留于胁下使胁下作痛,上冲咽喉而使咽喉有梗塞之感,上蒙清陽而致头目眩晕。另一方面,陽虚不能化生津液以濡养筋脉,而水饮之邪又滞于其中,故发生筋惕肉瞤之证。陽气不复,水邪久留而津液不生,皮、肉、筋、骨、脉失其润濡,以致肢体痿废不用,所以,“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本证与苓桂术甘汤证比较,陽气虚衰更重,可考虑用苓桂术甘汤加附子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