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象学说的形成

 香菊书屋 2020-02-18

              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解剖学是医学中最为基本的知识。古代解剖知识不仅为了藏象学说的产生奠定了形态学基础,而且在已知形态学知识基础上,古人还进一步认识到了内脏的某些功能。

我国古代解剖的起源较早。在34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先民们就记载了疾首、疾目、疾口、疾耳、疾鼻等,相应地记载了人体首、目、口、鼻、耳等多种人体器官的名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上古名医俞跗实施割腹疗疾术:“割皮解肌,决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洗涤五脏。”反映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解剖知识已有一定积累,并已运用于医疗活动中。《内经》明确提出通过尸体解剖可以认识人体内脏的基本情况。如《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壳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难经》对脏腑的形态、重量、容量、色泽等更是有着详细的描述,如”肠胃凡长五丈八尺四寸” “肾有两枚”等。中医学对人体一些较为直观的脏腑生理功能的认识,如心主血脉、肺主呼吸、胃主受纳腐熟、大肠主传化糟粕等,大部分建立在形态学知识基础之上。


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受肚带科学技术条件限制,单纯凭借解剖学肉眼直接观察所获得的知识难以为对人体复杂的生理病理现象做出明确、系统的解释。因此,古人基于“有诸内,必形诸外”的原理,采取以表知里、司外揣内及“以象测藏”等方法来认识、推测脏腑功能。通过对生命现象的整体观察,分析人体对不同环境条件和外界不同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应,从而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这是藏象学说形成的主要依据。如在已知脾主运化的基础上,发现数天不进食或食量不足,会出现四肢乏力、消瘦等现象,从而推理出“脾主四肢肌肉”等。

医疗实践经验的累积

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观察到许多病理征象,人们就由病理反向推断生理。如在已知肺主呼吸的基础上,发现人的体表受寒会出现鼻塞、喷嚏、咳嗽等症状,从而推断出“肺主皮毛” “在窍为鼻”;古代医家们还从临床效验反证脏腑理论。如食用动物肝脏可治夜盲,多次重复的经验则萌生“以脏补脏”观念,同时佐证“肝在窍为目”理论等。古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寻找到脏腑的内在规律,最终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升华为医学理论。而一些对临床欠缺指导意义的理论,则经过实践的检验,或被淘汰或予以修正。如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火生土本指心火温煦脾土。但自明代命门学说兴起后,临床发现命门之火(肾阳)对脾土温煦作用更为显著,于是,益火补土治法的内涵遂演变为温肾阳以暖脾土。

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古代医家通过长期的生活观察和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和零散的经验。如何把感性认识升华为理论知识,把零散经验上升我系统的理论,就要进行整理加工,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和观念,也就是哲学的引导。以气、阴阳、五行学说为代表的古代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对藏象学说的理论形成及其系统化起到关键作用。

在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关于“精为宇宙万物本原”思想的启迪下,中医学建立了以精为脏腑身形生成之源的理论;而气无形且运行不息的观念,又促使中医学构建起脏腑之气不断运动以推动其生理功能、维持各脏腑功能协调的理论。

阴阳学说广泛地用于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在藏象学说中,脏腑可分阴阳,气血可分阴阳,脏腑阴阳气血协调是维持其生理功能正常的保证。

五行学说的应用,最显著特征是构建以五脏为中心的宏观整体模式,将复杂的人体归纳为五脏功能系统,以五脏为中心,联系六腑、五官、九窍(七窍)、五体、五志,体现出人体功能活动整体性和形神统一性。并且,将人体五脏生理功能系统与自然界的方位、四时或五时、五气、五化、五色、五味等相联系,体现出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五脏生理功能系统与四时五脏阴阳体系的建立,使藏象学说的脏腑概念逐渐由形态学实体演变为功能态模型。

总之,藏象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生活医疗实践中,以解剖学知识为基础,运用以表知里、司外揣内、取象比类等整体观察方法,通过对内在脏腑反映于外的各种征象的观察,结合气、阴阳、五行学说的认识论,经过概括、抽象、推理而逐步归纳出的医学理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