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业指数基金——含苞待放的可选消费 新年第一篇长文继续我们的行业指数分析~今天的估值放在文章后面了~...

 复利60年 2020-02-18
什么是可选消费?

    之前介绍过必需消费,必需消费就是我们日常经常消费的食品、饮料、烟草、常备医药等必需品,一般单价低,消费频率高,是刚需。
    可选消费也是消费品,但不像必需消费那样需求强烈。像汽车、家电、零售、娱乐等都是可选消费。

    我们可以看下可选消费包括哪些成分股?

    像我们熟知的格力、上汽、美的、苏宁、长安等都是可选消费。


可选消费行业的特点

    从中证800行业指数可以看出,在过去十几年里,可选消费行业处于所有行业的第二梯队,弱于第一梯队的医药和必需消费,不过也是不错的行业。



    可选消费有这么几个特点

1.需求比必需消费弱,有一定周期性

    我们可以一星期不用空调不开汽车,但估计没几个人能一星期不吃饭不喝水。可选消费的需求不像必需消费那样稳定,如果经济形势不好,消费者会倾向于将可选消费推后,或者降级选用更便宜的产品。
    所以很多时候可选消费也会表现出更强的周期性。像家用电器,像汽车行业,都会存在更强的业绩周期波动。

2.受益于人口红利,特别是人均消费金额的提升

    可选消费非常受益于人口红利,特别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新增人口的增长,人均消费金额达到一定程度,都会促进对应的可选消费企业兴起。

    例如影视业,影视行业这几年的爆发式发展有目共睹,但影视行业之前很长时间都处于一个低速发展期。记得几年前我上大学的时候,全国影视行业的利润加起来还不如一家排名第10名左右的银行的利润,但现在上10亿的大片比比皆是。虽然这其中有网络发展、电影产业成熟等因素的推动,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人均消费金额的提升,推动了可选消费的快速发展。所以很多可选消费子行业的兴起,可以参考国外发达国家的兴起历程。

    国内人口老龄化在加剧,新增人口数短期并不乐观,所以可选消费未来的增长点主要在于人均消费金额的提升。我国人均每日消费的中位数在30-40元左右,这意味着还有7亿多居民的人均每日消费不足40元,未来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


3.可选消费的升级换代特性

    可选消费有升级换代的特性。
    像80年代的三大件,像90年代的彩电,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性的可选消费产品和企业。这些企业在自己所引领的时代里能呼风唤雨,股价和业绩表现都非常惊人,但如果跟不上消费升级企业就会衰落。

    这一点跟必需消费是一个鲜明对比。我们对可乐、对油盐酱醋、对香烟等必需消费产品的升级换代并没有什么要求,今天吃的盐跟20年前比差别并不大。但每隔一段时间,可选消费的产品就会升级换代。
    所以可选消费的“护城河”并不如必需消费那么可靠,企业的黄金时期过去,很可能就会走向衰落。从业绩上来看,这些无法自我革新的企业业绩会走出“几”字形,一蹶不振。如果在企业黄金期进入,很可能损失惨重。

    如果没有个股的能力圈,不建议挑选可选消费的个股。但反过来说,如果能挑出未来引领时代的可选消费个股,收益也会是非常夸张的,典型的例子就是格力。


    可选消费行业整体在我国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无论是汽车、家电还是娱乐性消费。从行业入手遭遇黑天鹅的可能性更小。


可选消费指数基金

    可选消费指数基金产品并不多,场内有一只广发中证全指可选消费ETF159936,规模达到5亿,场外也有一只对应的ETF链接基金001133。规模还可以,但ETF成交量小了点[吐血]

    159936追踪的是中证全指可选消费指数,是从04年12月31日1000点开始,到现在5200点左右,还算不错。



    

    当前可选消费指数的估值约为26.33,处于合理偏高的估值,并不算低估,建议继续等待。



总结

    可选消费也是一个发展空间巨大的潜力行业,不过可选消费具备比较强的升级换代的特性,如果对个股没有能力圈,很有可能挑中处于巅峰即将滑坡的个股。对可选消费来说,投资行业指数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可选消费的指数基金比较少,可选余地不大。

    在我们已经介绍过的行业指数中,医药、养老、必需消费是处于第一梯队的好行业,盈利能力强、周期性小;金融、可选消费处于第二梯队,周期性稍大,但也是中等偏上的行业。这些都是适合通过指数来投资的好行业。
    但剩下的六个一级行业,其中有些并不适合投资,甚至是价值毁灭者。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笑]



附2月16日指数估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