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琴如何弹出“古意”|郭关谈琴

 zqbxi 2020-02-19

古琴的名称里面其实就有一个古字,历史上古琴不是称之为古琴,只称琴或瑶琴、七弦琴等,在近现代为了与其它琴的称谓不混淆,因为它比其它琴乐器更古老,所以加了一个古字,从此常称之为古琴了。古琴这件乐器能发出独特的声音,那么我们演奏古琴如何才能让这个声音显得古老呢?这其实涉及到了声音审美的问题,如果弹奏出来的声音让人能感觉“古老”的意象,那么就可以说弹出了“古意”了,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什么样的声音才会具有“古老”的意象。《说文解字》里说:古,故也、久也。这个词可以组成的词汇里比较常见的有“古老”“古朴”“远古”等等,“古”跟“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古”是具有久远时间的意思,“老”同时也具有时间久远的意思。

从声音的角度来说,人类历史上的留声机技术是1877年爱迪生发明的,中国是在清末民国时期才出现留声机,现在最早的古琴录音据说是一个叫霍恩波斯特的人1913年晚清时期在中国录制一个盲人琴师演奏的《平沙落雁》《高山》《普庵咒》《四大景》四首琴曲,腊筒录音现还保存在德国民间艺术博物馆,还有1933年张友鹤先生由百代公司录制的蜡转唱片《平沙落雁》也算是很早的古琴录音了,这些声音在古琴的历史音像资料里来说算是很久远的了,接下来最常见的就是老八张了,1956年,由查阜西先生率领的古琴调查组,遍访全国各地86位琴人的演奏录音资料,出版成1500多分钟的八张CD,这批琴家绝大部份现已故去,相信只要弹过古琴的人都比较熟悉,那么这一批录音也算是久远的声音了,这一批古琴的声音现在是我们公认比较古老的声音,甚至可以说,我们这一辈人能听到的实实际际的、最早的、唯一的、古老的古琴声音就是从1913年到老八张的古琴音响,这些声音的感觉构成了我们唯一的古琴声音记忆。这批演奏录音大多数是用老琴录制的。唐、宋、元、明的一些老琴现在虽然都能弹到,但古代演奏家实际演奏的效果是怎么样我们无从得知,所以老一辈已故琴家的录音资料可以算是“古”的,那时候是用一种钢丝录音机来录音,很多人会认为录音质量可能不太好,声音失真会比较厉害。其实后来我有幸弹到过几张前辈录音用的琴,以我的听觉感受来说,其实那时候的录音保真度是比较高的,比起现在很多专辑过份的加回音、混响,满满的电子味道来说,保真度已经是很高的了,那批录音基本上还原了当时古琴家演奏古琴时的真实声音效果,老八张的声音更为贴近原貌。从客观物理角度分析来说,老一辈已故琴家当时弹的大多是老琴。

演奏时要想获得古琴音乐的“古”味。第一最佳的选择就是用老琴演奏,这也是我近几年痴迷于老琴的原因,这五六年以来我想了很多办法,弹了上百张老琴,唐、宋、元、明、清的都有,其中很多我都留下了音视频资料,自从弹了老琴之后,对现在的新琴已经没有兴趣了。老琴与新琴的声音质感有着极大的不同,那种老琴所产生的“老味”是任何新琴不具备的,因为我也偶尔制作古琴,想尽办法去模仿老琴的声音。这种不同产生的原因我也有过思考,古琴由木材与漆两部份组成,明代古琴的声音与新琴不同,据我思考,主要是因为漆胎的原因。现在很多老琴的CT扫描数据是公开的,现代人斫琴想模拟复制某张传世老琴的槽腹结构是很容易的,假如明代人斫琴用元代木料,那我们现在制作古琴用唐代甚至汉代木料也还不是很难的事情,按常理来说木材更老,那么出来的声音会更古朴,现在一些专业斫琴师的槽腹基本上都是复制老琴的数据,虽说天下没有两块相同的木头,斫琴师的水平也有高低之分,但老琴与新琴的那种声音差别是完全不可逾越的鸿沟。新琴与老琴槽腹一样、甚至木材可以比老琴更老几百年,除开这两个要素,剩下的就是漆无法复制了,老琴的漆胎经过几百年的风化以及振动,这种老漆出来的声音就是老琴与新琴声音差别的重要因素,现在没有技术把新漆做成老化的漆。老琴的声音比起任何一张新琴来,其声音都会略微偏干、偏枯一点,没有新琴的一种水份感。老琴声音下沉感强、没有火气,没有新琴的燥气、火气,弹起来余音会比新琴的余音短一些,这是很多老琴的共同特征。刚才说的这些老琴声音的特点,其实就是古琴声音“古意”的重要来源,干、枯、沉稳、没有火气、余音短促,这些形容词汇与“古”与“老”都能联系在一起。现实生活中,我们一把新鲜的稻草放久了,就会干枯。一些很老的古董,比如说博物馆里的青铜器、或者明清家具,给人的感觉绝对不是华丽的,而是沉稳的,哪怕抽烟喝酒的人都知道,年份越长的酒,与放了几年的烟,再品尝起来都不会那么呛人,所谓火气会褪尽很多。所以老琴演奏出来的音乐,就肯定会带有新琴所不具备的“古味”,这是物理现实所决定的。

第二要演奏出古意,最佳的选择是用丝弦,老一辈已故琴家的录音都是用丝弦演奏,我们现在人弹琴大部份改用钢弦了,有关丝弦与钢弦的差别,这是很大的一个课题,需要另文专述。在这里我简单谈谈丝弦与钢弦在表达“古意”上有什么具体的差别。丝弦柔软、但表面粗糙,钢弦生硬,但表面光滑。只要弹过丝弦与钢弦的人都知道,丝弦的声音没有钢弦明亮,丝弦余音会比钢弦短。古的东西一定是带有沧桑的破旧感,比如国家博物馆的后母戊鼎,够古老,他的表面因为时间原因生了很多锈,是粗糙不平的,有风化破旧的感觉。相反,光滑柔顺的表面质感与古旧就很难联想到一起,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现代工业制品、日常生活用品表面都是光滑柔顺的。古琴丝弦粗糙,出来的声音势必不如钢弦完美光滑柔顺,粗糙的声音其实就是“古意”之感的一种重要特征。丝弦的音量比钢弦小,音色比钢弦暗淡,余音比钢弦短,这也就势必导致丝弦产生的声音是偏暗淡的、没有钢弦那么华丽高亢、张扬明亮。我们去博物馆看文物,所有的文物色彩上都是灰暗的,色彩饱和度很低,明度偏暗,这是所有文物的共同特点。丝弦比钢弦要柔软很多,所以丝弦产生的声音会比钢弦柔和许多,声音的钢性与锐度比钢弦弱很多。“古”的意味一般会与低沉有关,丝弦张力有限,如果音高定得过高容易断裂,声音会显紧促,所以丝弦一般三弦定在E或D之间的音高最为合适,比起现在钢弦普通定在F上面来说,就会更显低沉古朴。所以丝弦所产生粗糙的声音、灰暗的音色、柔和的音量这些特质就无疑会比钢弦产生的声音更加靠近“古意”。我在长期弹奏丝弦与钢弦的经验中,还明显感觉到新弦与旧弦在音质上也有很大的差别,新上的丝弦,往往会有火气,经过半年左右琴人的长久抚弹摩擦,琴弦会略微磨损甚至产生一层包浆,这时候的声音明显会比新安装的时候更加沉稳古朴,没有火气,所以我在使用丝弦时,会先用最细的砂纸把弦面的上左右三个面略微打磨一下以降低其手燥音。新上钢弦的话,我会用凡士林混合香灰,仔细捻揉进每根弦的尼龙丝缝里,这样“做旧”琴弦,也是为了让琴音更加沉稳、古朴、减少火气燥音。从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例子我们也可以明确地感受到声音的“老”与“新”,比如说一个九十岁老爷爷的声音与十三四岁小孩子的声音,就是很明显的老与新的差别。九十岁的老爷爷说话声音肯定是苍桑的、低沉的、沙哑的、干枯的,甚至断断续续,声音线条不光滑、不华丽,相反十多岁的小孩子,说话声音圆润光滑、声音线条婉转柔美,尖细明亮,唱起歌来百灵鸟似的,热热闹闹、华美漂亮。若是老爷爷唱起歌来,声音沙哑低沉,质朴厚重,给人的感觉就像在慢慢悠悠地述说那古老的故事,听一个老爷爷唱歌虽然不能用华美漂亮来形容,但会感觉有到一种时间沉淀、厚重苍桑的醇厚感。古琴之所以称为“古”琴,一就是时间久远、二是因为古琴文化有着几千年历史,从南北朝到清代留下的琴学文献资料非常多,所以古琴音乐的审美特征由其沉淀厚重的历史文化就注定了“尚古”“崇古”。

刚才讲了从物理角度来说,要弹出古意,最佳的配制是老琴配丝弦弹古曲。下面我再分析一下,在具体的演奏实践中如何去表达出“古意”,演奏技巧直接关系到古琴发出的声音质感,如果没有恰当的演奏方法,即使有老琴配丝弦,演奏出来的也有可能是很时俗的现代音乐,所以要表达出古意,需要老琴配丝弦还得配一双好手。《溪山琴况》中有“古”况,里面说到:声争而媚耳者,吾知其时也;音淡而会心者,吾知其古也,这里面很明显说到了,声争而媚耳者为新,音淡而会心者为古,换成现代容易理解的通俗语来说,就是声音热闹而妩媚就是时俗新乐,恬淡可心的为古乐。“古”况里后面还有一段非常高明的论述,说:“然粗率疑于古朴,疏慵疑于冲淡,似超于时,而实病于古”。前面我们谈到过“粗糙的质感”是“古意”的重要特征,《溪山琴况》里也是这个观点,但又着重提醒到“粗糙的质感”声音绝不等于“粗率”“马虎”的演奏,苍老的声音绝不是粗率演奏得来的。上面我还提到“恬淡”“冲淡”的音乐质感也是古琴音乐“古意”的重要特征,《溪山琴况》“古”况里也是这个观点,但又着重提到“冲淡”并不等于“疏慵”,疏慵一词换成现代容易理解的通俗语来说,就是弹琴没有节奏、没有旋律、慢慢吞吞、弹得懒洋洋、有气无力、听着让人不知所云、想睡觉。所以如果把古琴的“古”误解成弹得“粗率”“疏慵”就大错特错了。

与“古”常见的词组有“古朴”一词,朴素的东西自然也就会联想到“古”,朴素的乡村山居与富丽堂皇的大酒店,毫无疑问,山居更有古朴的味道,我们很多朋友去过故宫,皇帝上朝的宫殿我们很多人都看过,现在看上去里面的装饰其实非常的陈旧。各种地毯、龙椅、龙柱等远没有现在电视宫廷剧里面的富丽堂皇、华丽耀眼,看上去就是古老陈旧的感觉。那个曾经辉煌的大清王朝已经成为了历史的尘埃,我们相信大清王朝繁荣的时期故宫里肯定不会是现在这样的破破旧旧。看这种老房子、旧家具、古老的感觉就油然而生。“古朴”中“朴”的字义原指树皮,树是大自然的产物,树皮就是大自然中最朴素的东西,所以“朴素”与“自然”密切相关。大自然自有人类有始之前就一直存在,自然的东西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充满了随机性、不确定性、不规则性,不知其何时始,不知其何时终。所以说自然的存在也会给人以古老的感觉。

那么放在古琴的实际演奏实践中来,指法有“古朴自然”与“华丽做作”之分,由此可以知道,演奏中运用古朴自然的指法,那么“古”的意境才能表达出来。从演奏肢体动作上来说,刻意摇头晃脑、跺脚飞膀、手指翻飞、咬牙怒目等等,就难有“古意”。薛易简在《琴诀》中有云:夫琴之甚病有七。弹琴之时,目睹于他,瞻顾左右,一也。摇身动首,二也。变色惭怍,开口努目,三也。眼色疾遽,喘息粗悍,进退无度,形神支离,四也。在众多历代众多琴谱里都有作述,弹琴姿态宜端庄典雅。古琴在历代是属于文人士大夫修身养性之乐器,文人士大夫本身就具很高的文化修养与社会地位,大多琴人本来勿需取悦讨好于他人,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人到无求品自高”,古琴演奏如果有太多取悦讨好观众的思想,那么其琴乐品格就自然会流于低俗,与“古”就根本沾不上边了。在实际操作中,左手下指绰注刻意拉长,吟猱过多,过紧过密、用力重浊或是轻飘浮滑、节奏速度过快或是拖拖沓沓等等,这些都有太多人工额外修饰雕琢的成份。旋律线条刻意做作,华丽张扬,这些都与“古意”相去甚远。薛易简在《琴诀》中又云:“弹琴之法,必须简静。非谓人静,乃手静也。手指鼓动谓之喧,简要轻稳谓之静……附弦取声,不须声外摇指,正声和畅,方为善矣。这段话中也明确表达了,弹琴手法勿必简静轻稳,切勿“手指鼓动、声外摇指”,现在很多人弹琴行指一直摇晃颤动,谱面上没有标注吟猱之处也不停吟动,类似于模拟提琴演奏中“揉弦”“颤音”,殊不知此即是薛易简所说的“手指鼓动,声外摇指”,此亦是音乐流俗之发端。还有就是绰注的长度问题,我仔细分析对比过,我们现在这一辈琴人左手下指绰注长度是平均远超过老一辈已故琴家的,老一辈琴家管平湖先生的琴风古朴刚劲,仔细听他的演奏录音,他的左手下指绰注其实很短,很多时候甚至没有绰注,直接按下,有的地方也很短促。包括刘少椿、查阜西、姚丙炎等琴家都基本相近。现代琴人弹钢弦,本来余音就冗长,再加上沉迷于拉长绰注,就导致声音线条妩媚油滑,与老一辈琴家的古朴落指方法相去甚远,越是简洁干净越显朴素则古意盎然,越是华丽妩媚则越趋近于时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