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敏灸理论

 祝希鹏 2020-02-19
一、什么是穴位
针灸疗法是采用针灸等手段刺激穴位,通过激发经气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胜利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人体有病时,在体表的某些部位会发生一些可以被观察到或感觉到的各种改变;这些改变包括形态改变和功能改变;形态改变如皮下组织和肌肉处出现条索状、结节状改变,皮肤出现皮疹、浅表血管改变和色泽改变等;功能改变如对来自外界的刺激敏感程度发生改变、低电阻和皮肤温度改变等。
这些改变有的单独存在,有的相互并存,伴随疾病的发生而出现,随疾病治愈而消失。
这种伴随疾病变化的体表反应部位就是穴位该概念的最早起源;同时也发现,在抚摸、按压、叩打这些反应部位可以减轻病痛。
二、什么是穴位热敏化
这是一种新发现的疾病体表反应现象;人体在疾病或亚健康状态下,相关穴位会发生热敏,相关穴位对艾热异常敏感,产生一个“小刺激大反应”,为穴位热敏化现象。
三、穴位热敏的特征与规律
热敏特征:
对热敏穴位艾灸时会变现出一些奇异的灸感现象:
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传统,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
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位中心向周围扩散;
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沿某一路线向远部传导,甚至达到病所;
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感觉甚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
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不(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
6、是产生其他非热感觉,施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
规律:
1、普遍性,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穴位发生热敏具有普遍性,与疾病高度相关;
2、穴位热敏部位具有动态性,热敏穴位的出现部位仅可以经穴或压痛点为参照坐标来粗定位,而准确定位必须以热敏灸感为标准;
3、穴位热敏分布具有证候相关性,穴位发生热敏有自身的分布规律;
4、艾灸热敏穴位发动经气感传具有高效性,悬灸热敏穴位能高效发动经气感传,是实现“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的切入点。
四、什么是艾灸疗法
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用:
1、温经散寒,行气通络;
2、扶阳固脱,升阳举陷;
3、泄热拔毒,消瘀散结;
4、防病保健,延年益寿。
五、艾灸疗法的特点
艾灸刺激时一种非异性刺激,通过激发体内固有的调节系统(经气系统)功能,使失调、紊乱的生理生化过程恢复正常。
特点:
1、双向调节,艾灸穴位能产生兴奋或抑制双重效应;
2、整体调节,
可以在不同水平上同时对多个器官、系统功能产生影响,
也可以对某一器官功能有调解作用;
3、品质调节,艾灸具有提高体内各调节系统品质,增强自身调节能力以维持各生理生化参量稳定的作用;
4,、自限调解,
艾灸的调节能力与针刺疗法一样,是有限度的,只能在生理调节范围内发挥作用;
艾灸的调节能力必须依赖于有关组织结构的完整性与潜在的功能储备;
六、艾灸疗法适合哪些病症
1、寒湿入体,灸优于针;
2、阳虚病症,灸贵于针;
3、瘀血阻络,灸之所宜;
4、气阴不足,亦可用灸;
5、热毒之证,亦可灸之。
七、什么事灸感
灸感,指施灸时候患者的自我感觉。
局部的和表面的热感为普通灸感,而酸、胀、压、重、痛、麻、冷为热敏灸感;
热敏灸感是经气激发与传导时产生的多种特殊感觉,是经气激发与传导的标志。
八、热敏灸感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采用激发经气感传,促进气至病所的方法,对于治疗一些现代医学棘手的病症已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九、热敏灸疗法
艾灸的剂量由艾灸强度、艾灸面积、艾灸时间三个因素组成。
1、灸感不同;
2、灸位不同;
3、灸量不同;
4、灸效不同;
十、热敏灸疗法的四大规律
1、灸材热敏规律,最佳热刺激为艾热刺激;
2、灸位热敏规律,热敏穴位最易激发经气,发动感传,因此疗效更好;
3、灸量热敏规律,因人、因病、因穴而异,通常以个体化的热敏灸感消失所需时间为度;
4、灸效适应证热敏规律,凡是出现穴位热敏的病症就是产生灸效的最佳适应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