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麦大枣汤

 曹俣的岐黄之术 2022-01-20

曹俣


       幼承庭训,及长学医,师从于荒石、孙曼之等良师修习易道、岐黄之术。近年在临证之余,多致力于仲景术的传承教育讲座,著有《孙曼之临证医案评析》一书,发表《小儿积食与鼻炎的关系》、《关于血糖高病机的思考》、《传统中医辨证施治究析》系列及《提高君药疗效初探》等专题论文。

       擅于治疗脾胃病、三高症、失眠及男女科疾病,同时对小儿积食、鼻炎、咳嗽有独到丰富的临床经验。


甘麦大枣汤

      本方首见于《金匮要略》,仲祖称:“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脏躁者,肺燥也。妇人多见情志不宁,变幻不定,最以木郁为病,木郁生风,妄肆疏泄则伤及肺金之液。肺藏气,气舍魄,魄司啼哭,在志为悲为忧,其失滋润,则魄离职守,所以无故悲哭而不能自持。第看落魄者,目暗无神,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饥饱不知,哀伤欲泪将哭之象顿生,病作似神灵为之。阴既已伤,穷必及肾,肾为欠为嚏,少阴之气在下,病则反逆于上,而欲引于下则善张口呵欠或伸臂展腰。

       其理既明,缘何不以大补肺气为治?盖因肺乃娇脏,徒滋肺而不能使肺骤然受益,虚则补其母,土旺而金岂有再弱之理,故从培土之事,正助手太阴肺之金以生气,气旺肺自润,躁亦除,悲解矣。

       仰观仲圣之立意,取浮小麦味甘微寒,益气生津以润燥,轻虚象肺,先枯未实,能散皮腠之热。肺者,相傅之官,辅佐心君主血藏神。脏躁者,火盛烁津,肺失其润,治节失司而病及于心,心气虚则悲。经言心病宜食麦者,以苦补之,麦为心谷,浮者无肉,故可凉心。得甘草春苗夏叶、秋花冬实,秉四气之全,味浓气薄,物之味甘者,至甘草而极。甘属土,脾为后天之主,但使中气旺,则脏腑皆循环受益,坚以驱不正之气。以大枣甘温质润之平,中正醇和,谓脾之果,开小白花,生青熟黄,熟极则赤,烘曝则黑,承土气之专精,具五行之色性。能行脾胃之津,养液补中,所以滋脏器而止其躁。脾统一身之血,肺主一身之气,身中气血和,自无不足之证,血气足则神安,故可定大惊。

       治妇人脏躁,悲愁欲哭,有甘麦大枣汤者,甘以缓其急,缓急则能泻心,心火泻而土气和,土气和故金气旺而已。武之望在《济阴纲目》中认为:“脏躁者,肺金燥也,肺之志为悲,胎热则火炎,肺不能自持,故无故悲哭,兹治以甘缓,佐以凉泻,无不愈矣!”

       明家医案举隅:

       一.岳美中医案2则

      1. 脏躁:1936年于山东荷泽县医院,诊一男子,年约30余,中等身材,黄白面色,因患精神病,曾两次去济南精神病院治疗无效而来求诊。察其具有典型悲伤欲哭、喜笑无常、不时欠伸、状似“巫婆拟神灵”之脏躁证,遂投以甘麦大枣汤:甘草9克,小麦9克,大枣6枚,药尽7剂而愈,追踪3年未发。

      2. 脏躁:1940年于滦县,诊治一女性,徐某,19岁,欠伸不安,哭笑无常,得脏躁证,亦投以上方,其父曰:“方中之药,系常见食品。”归后,取仓中小麦约500克、大枣500克左右,购甘草一大把,用锅煎熬后,令其女恣饱饮之,药后患者感头晕颇重,继之昏睡一昼夜始醒。翌日其父来述服药经过,嘱按原方服之,进数剂,经久未发。

       原按:有男子患此,且以本方治愈属罕见,是知医学典籍不可不读,不读则无所比较遵循;亦不可死读,死读则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更因本病系情志内伤所致,机理复杂,临证须详加辨析,务求药证相合,不可专恃一方。 (选自《岳美中医案集》第96页.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7)

       二. 邓铁涛医案2则

      1. 脏躁:1968年治一女干部,心悸惊恐,某天晚上,家人外出,她坐于走廊,竟不敢返回房间去。诊其舌嫩苔白,脉虚。

处方:

       甘草9克  大枣5枚   面粉1匙冲熟服(药房常缺小麦,常以面粉代之),1剂而愈。

       原按:关于脏躁的病理,不能如一般注释家以子宫血虚作解释。有些学者认为脏躁的发病原因,多由情志抑郁或思虑过度,以致心脾受损、脏阴不足而成,比较合理。《金匮要略》于甘麦大枣汤煎法、服法之后,有“亦补脾气”一句,有注释家认为是后世所加而主张删去。这种考虑似乎脱离了实践,心主神明,悲伤欲哭,象如神明所作,是病与心有关,但心与脾有密切的关系,甘麦大枣汤所治的情志之病往往兼见脾虚之证,甘草、小麦、大枣三药确有补养心脾的作用。

       2.妊娠头痛:患者女,社员,36岁。妊娠已3月,症见头痛,头部血管搏动不安,头晕,心慌心悸,手足发麻,失眠,左胁时痛,恶风寒,胃纳减,便溏,经某医院神经科检查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患者精神负担很重, 不能工作、料理家务。诊其面色、唇色如常,舌嫩苔薄白,脉弦,治拟养心脾、和肝胆,用甘麦大枣汤合温胆汤。

处方:

       甘草9克    浮小麦30克   大枣3枚

       竹茹9克    枳壳4.5克      橘红4.5克

       云苓9克    法半夏4.5克

       服上药3剂后,诸症好转,心慌、心悸减少,脉弦减而寸脉稍弱。守上方,去法半夏加太子参12克以益气。服15剂后,精神、睡眠皆转好,胃纳增,前额和后脑部仍有时痛及时有发痒,痒时觉舒服。头部血管搏动感觉大为减轻,心不慌,手足不麻,晚上左胁仍有时痛。照上方服一个月,已基本治愈,为彻底痊愈和巩固,继续以养心健脾为主稍予养肝,方用甘麦大枣汤合四君子汤加枣仁、首乌,或去白术(于便秘时)加糯稻根,每日一剂或隔日一剂,服药两个月后顺产一婴。 (选自《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第115页.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01)

       甘麦大枣汤为治脏躁之代表方,其具甘润滋脾、养心宁神、和中缓急之功,症见悲伤欲哭、心中烦乱、眠艰不安而不能自主,甚则言行失常、呵欠频作、舌淡苔少、脉细微数,现代常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癔病、抑郁症、更年期综合症、神经衰弱及失眠等症。本方用药极其平淡,然辨证明,靶向准,此三物之用则常能大建奇功,可见贵金贱土、以貌取人者,多有失之子羽之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