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好有空,完结一下以前立的Flag,以及复习一下自己最近的心得,不足之处,还请见谅! 好了,开始正文: 关于线段,《缠论》中 62课、65课、67课和71课系统的提到。 第一、线段的定义:线段至少由有重复的三笔构成。 图1 线段定义
图中,1和2为线段,3和4不是。 第二、线段的终结。
上述中,提到线段要被破坏,首先存在新线段中的一笔将线段破坏。而关于线段被笔破坏的定义,如下所示:
图2 线段被笔破坏的情况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上涨线段中,线段被笔破坏就是在下跌的一笔跌破前前高点。反之,下跌线段中,线段被笔破坏,在上涨线段升破前前一个低点。 第三、线段破坏的两种情况。
既然提到特征序列,就简单的说一下,上涨线段中,下跌的笔就是特征序列;下跌线段中,上涨的笔就是特征序列。图2中红色线段中,g1d2,g2d3,g3d4就是特征序列,绿色线段中,d1g2,d2g3,d3g4即是特征序列。 如果特征序列中,处理掉有包含关系的特征序列(两笔其中的一笔被其中一笔完全包括,见图3),即称为标准特征序列。 图3 特征序列中的包含关系
其实和K线中的类似,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首先说第一种情况,特征元素的顶分型中,不存在缺口。 图4 特征序列的顶底分型不存在缺口
这种线段的划分非常容易,基本上一眼就能看出来。感兴趣的多找几幅图看就好了。难点在于第二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第一元素和第二元素存在缺口。在67课中,这种划分方式有着严重的滞后性。当且仅当从顶分型开始向下一笔的特征序列出现底分型,该顶分型才能成为线段终结的分断点。如图5,下跌线段反之即可。 图5 第一元素和第二元素存在缺口的情况
注意,其中,对于第一段上涨线段而言,特征序列是向下笔,当我们假设该顶分型的顶点为线段分界点,从顶分型开始后就被假设为下跌线段,此时,特征序列应该是上涨的笔。见图中绿柱与红柱。 123为上涨线段的顶分型特征序列,abc是假设的下跌线段的特征元素。 该区分方法,存在的滞后性在于,线段的划分本来就很慢,同时,如果要使上涨线段成立,得让假设的下跌线段走出三笔甚至更多,而且,在判断时也不好区分。因此,缠师在71课之后再进行说明。 再说71课的内容之前,我提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区分第一种情况与第二种情况?第一、第二元素存在缺口和不存在缺口有何不同?想清楚这个问题,就不难理解第二种情况下线段的划分边界条件了。 我自己认为是因为力度!第一、第二元素存在缺口,证明反向的力量力度不够,所以,需要更多时间来看反向的力度。 第二种情况,也有几种类型的走势: 首先,根据缠中说禅分解定理,线段只能被线段破坏,线段最少由重复三笔构成。于是,可以将前面的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划分为两种,第一,下跌线段的第一笔对前一线段构成笔破坏,即是我们前面说的第一种情况。第二,下跌线段的第一笔不破前前高点,即我们说的第二种情况。见图6 图6 线段破坏的情况
其中,除了1,都是第二种情况,且3、4为2的延伸。3、4中,用语言描述即为下跌的第三笔是否跌破缺口前的高点。 一个一个图来分解: 3-0中,根据前面说的第二种情况,没有在假设的下跌线段中出现底分型,其后,出现3-1-a,升破高点,3-1-b,不升破高点。 4-0中,第三笔不跌破缺口前的高点,4-1-a,升破前高,4-1-b,不升前高。 从79课的回答中,我们已经知道,3-1-b和4-1-b,第一线段是被终结掉的,3-1-a和4-1-a中,第一线的没有被后以线段终结掉。 简单来讲,如图7所示,第一、第二元素存在缺口时,破坏前一线段和不破坏,仅有两种可能: 图7 第二种情况下线段分段走势列举
两个圆圈中,走出的是我们常说扩张三角形走势,在这种情况下,是没法区分方向的,所以,其无法确定是否终结前一线段。当最后一笔升破高点,线段延续,最后一笔再走出一笔跌破低点,该线段就有可能成立,只要其后的向上一笔不升破目前最后一笔的高点。 反之,下跌线段和递缩三角形盘整也是如此,原文在71课中如此说道:
即是如此。 综上,线段走势的分类到此就结束了,基本上,也解决了线段划分的标准和边界条件。 我在本文中,也只是把疑难问题解决,如果还有疑惑,可以继续参看原文。 62课、65课、67课和71以及78课。 今天的笔记就到这里,如果觉得我说的有什么问题或者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欢迎留言探讨。 最后,祝大家明天工作愉快,以及股市红艳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