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提示:莫把吃饭时间 用作训话时光

 cuimingzong 2020-02-20

本学期开学前热播的影视剧《小欢喜》讲述了三个备考家庭面对升学压力、亲子关系难题的故事,浓缩了诸多高三家庭的喜怒哀乐。

其中有一个场景是乔英子的妈妈宋倩为了让孩子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每天早晨给女儿吃一根生海参,还说这是为了提高免疫力和记忆力,甚至还以身作则自己品尝,结果母女两个双双反胃呕吐。除了妈妈的“疯狂”行为,还有妈妈的谆谆教诲——“我跟你说英子,现在咱可高三了,再不能生病了。妈妈都想好了,这一年什么都不干,就围着你转⋯⋯你想想这海参营养价值高,吃一个海参多记20个单词,是不是很值呀?”英子的脸扭成了苦瓜脸,估计再有营养的海参吃起来也像苦口的药。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可从以下两点入手:

给孩子多些信任

很多父母像宋倩一样,喜欢在饭桌上苦口婆心地教导孩子,核心内容就是“好好学习,只要你好好学习,我们当牛做马也心甘情愿;只要你好好学习,山珍海味我们也在所不惜。”殊不知,这样不仅不会激励孩子,反而会让孩子更有压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有一个对人的基本观点——人类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这是一种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力,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简单说,就像植物朝向太阳,不断扎根地下一样。人本身就有着真、善、美、正义、欢乐发展的内在本性,这是一种本能,不需要引导和后天的学习。这种潜能发挥的土壤被称作“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也就是对孩子的本性,对其本身的信任、关心和欣赏,会给与孩子足够的空间去发展潜能。

像宋倩一样的父母的教育,更多的是“有条件的积极关注”。他们对孩子的照料和奉献都有一个前提——好好学习。在这样条件价值下,孩子会为了实现父母心中的价值要求,形成父母期待的假性 “现实自我”,迷失自己原有的发展方向。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和谐一致是心理健康的关键, 二者越接近, 个体的幸福感程度越高。

像英子这样,在妈妈的期待和要求下不断蜷缩的孩子一旦走向大学或开始真正的探索自我时,会变得怅然所失、迷失方向,因为他们从未为“真正的自己”而生活和思考。现在那些进入大学后沉迷游戏、挥霍时间、无心学业甚至采取极端行为结束生命的大学生大多属于这个群体。

再从精神动力学角度看,餐桌是享受食物的地方,而这个时候的训话在潜意识中会向孩子传递一个信号——我对你的喂养是有条件的,你必须好好完成我的要求,才能获得食物(养育)。

这无形中在孩子头脑中建立了一种信念——我不满足父母——就不配获得养育,进而孩子会产生内疚、自责的感觉——我是低价值、低自尊的。可见看似是教育,实则起了反作用。

选合适沟通环境

诚然,很多父母在忙碌一天回家见到孩子后,自然而然就把餐桌这个全家都在场的环境当成了“训话”的基地。

这个时候,父母可在开口说话前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说、这个时间说?说的结果可能会怎样?如果换一个场合说会不会效果更好?”如果必须这个时间说,那么再问问自己“如何说才会更好”。毕竟父母努力的是让孩子吃得有营养,并不希望孩子吃下去后因为心情糟糕变得消化不良。

如果不是必须说,在吃饭之后或者在孩子相对比较放松的时刻再谈论,也许会事半功倍。父母除了要觉察自己说话的动机和方式,还要对“有条件的积极关注”做些改变。试想自己在单位,如果上司只对你有工作业绩时给与肯定,却对你的努力和上进视而不见,是否你也会感到挫败和气馁?孩子也是人同此心。

家是人远行的基地,家有多温暖,决定了一个孩子可以走多远。而餐桌更是一种象征物,象征着家庭的文化和人际关系。高考是重要的节点,但毕竟也只是人生旅程的一个站点。让孩子感到被认同、被尊重,有价值感,才是旅行的行囊。父母要相信孩子,让他们走得更远。

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教师 张 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