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就说过:“专注比智商是更容易让孩子成功的因素”。 成年人大多有过这样的体会,上班工作了一天,上午还能全身心投入,到了下午快下班的时候,注意力就飘向了手机、外卖、温暖的家。如今是互联网时代,手机让长时间专注在一件事情上变得越来越困难,除了这个外在因素,专注力的缺失与小时候没有建立良好的专注力有关,而专注力正是拉开孩子间差距的重要因素,作为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0-6岁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时大致有以下几种表现 1、做事分心;不能专心做一件事,专注一会儿就会分心去干别的事,如刚刚还坐在地上玩积木,转眼就跑去看电视等。 2、烦躁多动:任何时候都无法安静下来,不停乱动或插话,平时走路步伐较为急促,喜欢到处乱跑。 3、冲动任性:行为冲动,决定时不做思考,不考虑后果。对于错误的事不听劝阻。 4、自控力差: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做事没有条理,不能与他人团结协作,容易发生冲突。 家长这些行为正在悄悄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1、性格急躁 当孩子专注于一件事时,家长急于纠正孩子的错误做法,出去“热心”不等孩子做完就进行打断。孩子的专注力本身就有限,经常打断让孩子无法进入长期专注状态,久而久之注意力越来越不集中。不及如此,孩子还会模仿父母急躁的性格,也成为无法专注的重要原因。 2、遇事就唠叨、指责 孩子淘气贪玩本是天性,但有些家长却往往大加指责,对于孩子做错的一些小事,家长往往会喋喋不休唠叨很久。过多的指责会让孩子缺乏自信心;唠叨过多也会让孩子烦躁、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这种教育方式下的孩子往往做事无法专注,无法持之以恒。 3、让孩子过度依赖电子产品 很多家长由于工作原因,或者隔代溺爱,放任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孩子坐在电视机前看几个小时电视,有的小孩一两岁就吵着要玩手机,对其他事情提不起兴趣。画面带来的刺激往往比文字更吸引人,对于小孩来说更是无法抵挡,过度依赖电子产品会导致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 5个训练专注力的游戏,适合3-6岁的孩子,来拉开与同龄人的差距 0-6岁是培养专注力的关键期,培养专注力其实并不难,一些小游戏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提高专注力。 1、倒着说数字 在安静的环境中,家长念一组数字,如1-20,让孩子专注听这些数字,并尝试倒过来复述一遍,提升其在短时间内的专注力。 2、 我与你相反 家长发出一个动作指令,如向左转,孩子听到指令后需要做出相反的动作,如向右转,测试孩子的反应速度,动作正确且反应快,就说明孩子专注力强。 3、 拍手听词 家长念一组意思相近的词语,要求孩子在听到某个与这一组词语不相近的词汇时候就拍手!等孩子对游戏掌握以后,可以加快速度! 4、 发现不同 找两张有细微区别的图或玩具,在规定时间内让孩子仔细观察,找出两张图或物品的不同。 5、舒尔特方格 除了上面这些简单的小游戏,像舒尔特方格这样经典的注意力训练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准备一张方形卡片,在卡片上画一个1cm*1cm的方格,共25个方格,格子内随意填入1-25的阿拉伯数字。参加测试的人按1 -25的顺序,依次指出每个数字的位置,同时要念出声。用时越短注意力水平就越高。通过反复的游戏训练速度会越来越快。 如果年龄较小,无法数出那么多数字,可以变成16宫格或九宫格等,随意填入阿拉伯数字即可。对于不会数数的宝宝,可以用形状、颜色来代替数字,家长说出一个图形名称,如“绿色三角形”,让宝宝指出这个图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