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认识论”系列文章(68):  概念

 静远德载 2020-02-20

 2、概念

逻辑是人类认识的工具之一。而逻辑的认识对象是思维,思维的基本内容是判断和形成判断的过程,判断以概念为基本元素。因此,要理解认识论,首先就是要理解什么是概念以及如何理解概念。

2.1、指称关系对应关系

个人始终认为,深入理解语言学中“对应关系”或者“指称关系”是理解概念的前提,也是理解认识论的第一步。对此,此处先谈谈语言学中的指称关系(对应关系)。

2.1.1事物

关于什么是事物,字典上的解释是:事物是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情和物体。这样解释初看似乎很对,但仔细一琢磨我们还是不知道什么是事物。

什么是物

对于物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在自然界中的有形的事物,我认为存在于我们意识空间的观念、情感、思想、概念、模型等等都是物。这是我对物存在空间的理解。

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因此事物都有其存在的时间阶段。我们不知道哪些事物会永恒,因为时间还没有结束;但是我们可以大概认识到那些事物消失了。

什么是事

事就是指一切事情。词典上解释的事的含义是“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所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但是我认为,事情还应该包括一切精神现象。

终上所述,事物就是指客观存在的一切物质的、精神的事情和物体。

2.1.2因果关系假说

因果关系假说,是人们关系各种现象联系具有因果关系的假定。这种假定被广泛的承认和使用,但是讨论因果假说却比较麻烦。具体参见:http://wenku.baidu.com/link?url=TE5Q-8GNJJZsvI22ApdOpcAoByusCGUP3lfkFI62nmHmaTiOwmUNzX8DlrylO4HSYAUL5kcdVeeC7tmm41NcO6lPLb9tP5xsQFZUtxCf5aG

2.1.3现象与本质

要深入理解什么是概念,必须对现象与本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否则也会在知识的海洋中迷茫。

 

什么是现象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它是个别的、多变的东西,是人的感觉器官所感知的东西。

本人认为,现象是一事物和它事物发生关系时表现出来的一切规定性,是事物存在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脑对事物关系的一种反映。也就是说,现象是事物之间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结果在人脑中的反映。

从以上概念可知,我们感觉器官感觉到的全是现象。即使是经过我们的分析。归纳、总结,结果仍然还是现象,因为我们还没有认识到本质或者说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到到底什么是本质。

什么是本质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它是一般的、稳定的东西,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那什么是本质呢?本质就是第一因,所有的现象均是其直接或者间接的结果。人类现在还没有完全认识到什么本质,什么是第一因。现在人们关于本质的认识就是结构:结构元素和关系的统一。

结构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它不是各组成部分之和。它与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它就是事物本身。结构发生了变化,事物也就发生了变化,结构破坏掉了,事物也就不再存在了。一辆汽车如果把它拆成分离的零件,那么它就不再是汽车了,分离的零件将不再具有汽车的功能和属性,汽车这个事物也就不存在了。

我们平常所说的结构其实不是结构,而是结构表现出来的属性,结构可以被分解,组分、部分、排列方式、结合方式等都是结构分解以后表现出来的属性。

其实,本质也是人们经过现象的变化推测出的、或者假设存在的、认为存在的一种实体,人们假设现象的背后有一个不变的东西,而正是这个东西引发了现象。

一事物之所以不同于其它事物,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事物具有一种或者几种本质属性,而在于不同的事物绝对不会所有的属性都完全相同,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结构。对事物的比较其实是对事物各种属性进行的综合比较,而不是所谓的几种本质属性的比较。

在实际运用本质这一概念是,它更多的是充当现象背后的原因的意思,而并非哲学意义上的本质。并且,常常是必要条件下的因,而不是充要意义下的因。

2.1.4属性

对于属性的理解,各种文献上莫衷一是。对此,我对属性的理解是:属性是一事物和它事物发生关系时表现出来的一切规定性,是事物存在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脑对事物关系的一种反映。理解时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属性是对现象的再认识,而比较是认识的最根本的方法,因此属性反映的必然是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与人之间,最少三方面的关系。

2)属性的形式和表现都是主观的,它不同于客观原型。属性必须要能转化为人脑所能接受的感觉信号,转化为脑细胞之间的物质运动,不能转化为感觉信号的物质关系不能为人类所认识。

3属性的对象和内容是客观的,属性与客观真实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关系。认识到属性是人脑对事物的反映,那么就能认识到,这些属性都是经过转化而来的,它不是事物自身固有的东西。它既可以转化为人脑所能认识的形式,也能转化为其它事物所表现的不同形式。比如对光线的反映,不同颜色的光可以转化为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动作,还可以转化为气球的大小。

4)“人脑对事物关系的反映”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属性最终必然体现在脑细胞之间的物质运动和联系上。另外还因为,感觉信号到达人脑后,人所认识的不只是感觉信号在头脑中的表现,而是人们把这种表现与大脑原有的经验、认识等进行综合以后的反映。

5)有人认为不存在本质属性,因为既然属性是事物与周围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既然属性反映的都是事物之间的关系,既然事物本身没有独立于其它事物的属性,那么事物当然也就不会存在所谓的固有属性和本质属性了,因为只要事物间的关系发生改变,事物的属性必然也都会发生变化,没有哪一种属性能够是固有的、本质的和一成不变的。但是我人们这也只是他的一种推测,并非确实。

结构决定了事物的存在,它是事物所有属性的载体,事物的属性都是通过结构表现出来的,没有脱离了结构而能够单独表存在的属性。

    (6)不同的结构就是不同的事物,事物的所有的属性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抓住了结构也就抓住了事物的“质”。

 7)有人可能会担心,如果事物本身没有固有的属性,如果属性就是一种变来变去的玩意儿,那我们就无从认识事物。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一方面,自然界中的事物大都保持着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在同样的条件下,事物表现出来的属性是相同的,这给我们认识事物提供了可能性。(其实,这也是我们误认为属性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一个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我们对属性的认识,重要的并不在于它的形式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还是我们的大脑产生的,重要的在于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在于我们头脑中的属性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于前面我们提到的纸盒,重要的不在于它的形状究竟是什么,而在于它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表现出长方体的形状,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表现出长方形、线段、点的形状。

   (8)属性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它反映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客观的。属性的形式与客观事实间存在着严格的对应关系,通过研究这种对应关系我们就能够比较正确地把握这个世界。事实上,科学工作也正是研究事物表现出来的属性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对应关系。

2.1.5符号(语词)与征候

符号(语词)与征候的含义

根据彭泽润老师主编的《语言理论》:符号是指简明的代替事物的事物,符号又叫做记号、信号;征候是指事物本身的属性。

我想,之所以引出定义出征候,是为了帮我们更好的理解符号的含义。本人认为:在理解符号时,重点关注“代替”。也就是说,一个事物是不是符号,关键在于我们对否将其用于代替另外一个事物,这体现了符号的主观性;但是符号本身也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同样,“征候”这个语词本身也是一个符号,但是征候所替代的内容我们一般不把它看成符号,因为我们没有再用它代替其他事物。

综上所述,在理解一个事物是否是符号时,关键在于人们是否主观的把它用于代替其他的事物。值得注意的是,符号不仅仅包含语言符号,还包括手势、表情、心理活动、各种具体的事物,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将其用于代替其他事物。

“替代”陷阱

“替代陷阱”是本人自创的、用于描述符号替代关系中存在的陷阱,其实它就是指罗素悖论。具体阐述如下:

根据符号的定义,符号是指简明的替代事物的事物。这里就产生了一个疑问,符号能够替代事物本身吗?

从集合论的角度来理解符号,符号可以看成是一个集合名,这个符号所代替的事物就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替代关系理解为属于关系现在定义一个符号A,它所代替的事物满足的性质x不属于x,即:A={x|x不属于x}

现在我们来考察A是否属于A本身。如果,A属于A,那么A满足性质,x不属于x,所以A不属于A;如果A不属于A,那么A具有性质x不属于x,那么A属于A。这个论证表示我们不知道A能否代替其本身了,A既不能代替A本身又不能不能代替A本身,我想,这样的符号在使用中能够有明确的含义吗?

因为罗素悖论已经解决,人们也已经发现罗素悖论的症结,并且已经提出了公理集合论,通过限制“属于”关系的适用条件来避免罗素悖论的出现,即一个集合不能属于它本身。只要这样规定,那么就不会出现集合悖论。

同样的道理,上述“替代陷阱”的出现也是由于一个符号能否替代本身的问题,只要我们约定一个符号不能替代其本身,那么就不会出现“替代现象”,从这个层面上可以减小符号的模糊性。

符号(语词)意义

在逻辑学中,符号就是语词,只是符号是语言学研究采用的术语而语词是逻辑学中采用的术语。

“意义”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有很多种含义,比如效用、价值、作用、内容等。但逻辑学认为,语词只是一种符号而已,它是用来表示、标志某个对象的,它与客观对象的关系是指称关系。因此,在逻辑学中符号的意义就是指它所指称的每一个事物或者其集合(注:英语中有集合词汇和非集合词汇之分,这与汉语不同)。为了避免将意义理解成效用、价值等主观色彩的东西,这里规定意义就是指内容,内容即为一个符号所指称的每一个事物或者其集合,即它的意义为存在于物质世界或者意识世界的客观对象;符号就是这些事物的名字。

2.1.6指称关系

本人认为,指称关系和因果关系一样,是人们最早认识到并且加以利用的关系之一,因此指称关系是最基本的、最原始的、最简单的关系之一。其实前面谈了这么多,一个目的在于为后面理解做铺垫,另外一个目的就是想弄明白指称关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发现,只要我思维,我就必须使用指称关系。

2.2什么是概念

我们为什么要知道什么是概念呢?目的在于更好的理解、批判别人想表达的意思,理解科学文化知识,最终实现创新。

所以,理解什么是概念,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但本人喜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我认为概念就是一个模型,一个认知模型,一个思维模型,一个存在于我们大脑中的关于事物本质以及属性的认识结果构建的模型;同时,概念也是我们赋予一个符号的意义。当然,概念模型的形成是非常复杂的,并非那么简单。对于这一点人们还是没有形成完整的认识。

如果将概念理解成一个模型,那么其他的模型都是概念模型的一种投影、一种表达形式、或者是一种为了更好的构件概念模型的工具。其实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工具,这种工具在交流和思维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我们要深刻的区分工具与目的。如果理解得极端一点,出了一个人的精神或者心灵本身以外,其他的都是工具,都是为了满足心灵的某种需要或者某种目标。

2.3如何理解一个概念

2.3.1符号的作用:工具性。

符号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为了交流,一个是为了思维。也可以认为符号本身就是一个工具,理解适用工具的作用和目的比工具本身更加重要。那么人们是如何适用符号这一工具呢?

人们使用符号这一工具的主要方法就是利用指称关系,从而实现交流和思维的简化和分类,从而极大的提高认识的能力和效率。通过利用符号和事物之间的指称关系,就可以很好的将事物分类,这是认识非常重要的一步;同时,指称关系也简化了人们的思维难度,因为利用指称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思考符号之间的关系来达到思考事物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指称关系,通过交流实现对事物本身的更深刻的认识。

对于其工具性,本人就有很深刻的理解。比如在写本文过程中,使用符号就使得我对认识论理解得更加深刻、理清楚了自己的思想。所以,初稿很大程度上市帮助自己理清楚思想,而如果要用于发表,还需要再进一步修改。

2.3.2概念是一种特殊的符号

“概念”是一个符号,但是它是一个特殊的符号。

首先,我们在思维的时候,概念的指称对想在客观事物和思维模型中频繁的进行转换,也就是说概念这个符号的指称关系在思维过程中是不确定性、是变化的。

最后,我们在利用符号进行交流的时候,符号的指称关系相对来说比较固定,要么指的是模型,要么是客观事物。但是,由于人们对逻辑学的认识不深,对同一律没有严格遵守,常常会出现在交流中指称关系混乱的状况,这就为交流的效果形成了阻碍。

2.3.3语境的意义

考虑语境的因素,主要是从交流的角度来看的。在不同的语境下,同一个语词可能有不同的含义。比如,种族这一概念在生物学、社会学、语言学中的含义就不完全相同。

对于概念与语词的关系认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同一个概念可能有很多的语词来表达,这可能是为了丰富语言;同一个语词可能在不同的语境下指称多种概念;有些语词并非表达概念,而是为了交流的结构功能。

在理解概念的时候,要特别主要语境,并且要主要语境是不断变化的,随着交流的进行,语境也在变化。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

2.3.4概念的意义会发生变化

我们经常会发现,对待同一个概念,在中外、古今的含义都不仅相同,这是为什么呢?经过自己仔细思索发现:原来不是概念没有变,而古今中外理解不同;而是符号没有变,是内容发生了变化,其中还包括人们对其的认识程度的不同。那人们为什么不采用一个新的词语来表示现在的理解呢?我想着或许是因为语言词汇有限,而且过多的术语会导致混乱不堪。

总之,不是对概念的理解不一样,而是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或者其他原因,人们给同一个符号赋予了其他不同的含义,而人们在交流的时候还是用同一个符号在表达着各种意义,这就为理解造成了困难。

2.3.5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前面谈了很多对概念的看法,但还没有深入到概念的使用过程中的特征,此处谈谈概念的两大特征:内涵和外延。

外延

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符号本身所指称的对象的范围,这是符号的指称关系的直接体现。但是直接注意的是,指称对象在交流和思维中都不断在客观事物和思维模型中转换。出现这种现象,或许是因为人们在思维和交流中很难把“本来是什么”和“认为是什么分开”,从而造成混乱。

比如,“苹果”这个概念或者说这个符号的外延就是所有的苹果;“人”这个概念的外延就是所有的人。

内涵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对象的特性和本质属性,反映概念内涵的方式就是:属+种差。比如“人”这个概念的特征就是会语言的动物,其中动物是属、会语言是种差。

内涵和关系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具有反变关系。内涵是概念的质,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什么;外延是概念的量,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有哪些。

内涵和外延的特征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确定性和灵活性:确定----在一定条件下不能任意改变或混淆不清; 灵活----在不同条件下,概念的含义和适用对象是可以变化的。

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本人发现,之所以会出现对概念的理解有困难甚至批判某些教科书上的某些定义,其根本在于对符号的替代关系没有理解清楚。

前面谈到,替代关系是一种指称关系,符号不能替代其本身,也就是其指称的对象不能包含其本身,否则就会出现悖论和理解混乱。其实在逻辑学中对概念的定义中的概念是指所有的被我们称为概念的东西,而不是概念本身,这本身就容易造成一种混乱。这需要区分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才弄清楚这一混乱。

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

1)概念是思维形式,语词是语言形式。

2)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实词表达)

3)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

4)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概念。

所以,我们在使用符号的时候,要明确区分符号本身和我们所赋予的思想内容。人们之所以会对概念的定义理解含糊不清,是因为我们在思想上没有分清楚概念和语词的关系,而这一点在语言交流中很难区分。

现在举例说明,“人”这个符号就是一个符号,没有任何思想意义。但是当我们把“人”看成是一个概念之后,“人”指的就是我们思维中形成的对人的模型。所以,概念的外延不是“人”这个符号的外延,而是“人”这个符号的思想内容的外延;概念的内涵,也不是“人”这个符号的内涵,而是而是“人”这个符号的思想内容的内涵,体现了人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和角度。

所以,区分概念和语词的关系,才能够更好的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3.6语言的工具性

其实之所以会出现很多的混乱,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深刻理解到语言的工具性:人们本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思想的交流上,却转移到了语言这一工具上,这明显是本末倒置了。深刻的理解对方想表达的意思,而不要拘泥于语言本身。拘泥于语言本身本身就是一件徒劳的事情,因为语言本身就具有模糊性和矛盾性,而唯有我们的思想是清晰的。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提高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但是不要过分的咬文嚼字。

2.3.7概括

前面探讨了很多自己对概念的理解,现在总结一下。

(1)语言是一种交流和思维的工具,使用这种工具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的思维更加清晰和交流。这要求我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流、阅读文献的时候注重文字背后的思想,不要刻意咬文嚼字;理解了别人的思想内容之后,可以进一步思考其表达的方法及思路;最后可以选择评价其表达的效果,思考一个更好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

(2)语言系统本身就是具有封闭性,这就导致语言的解释就是用语言解释语言,最终导致循环,根本不可能有一个结果。这也要求我们多注重语言背后的思想。

(3)深刻理解语言工具背后的指称关系,指称关系是理解语言、探索思想最重要的工具。有机会可以多看看文学,多思考如何用语言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学习一些经典的表达方式以及理解方式。

(4)要理解什么是概念,关键是要理解语词和概念的关系:语词是一个符号,而当我们把一个符号看成一个概念的时候,这个符号本身被赋予了意义,不再是符号,而是我们脑海中关于事物的模型。概念的内涵是指我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和角度,概念的外延是指思维模型对应是事物的范围,而不是语词本身。

(5)注重概念的发展性:概念在不但的变化、发展的意思是概念符号本身所对应的思维模型在发生变化,同时人们赋予了这个思维模型其他的外延,但是我们还是使用同一个语词来表达新的思想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联系语境来理解概念的公共性,概念到底是什么意思。

(6)注意每个人都有一个语言系统,并且每个人的表达能力和表达方式不完全相同。因此,在交流(交谈、阅读文献)过程中多注重对方想表达的思想,多改变自己的理解方式。

(7)区分字面意义和言外之意:在交流(交谈、阅读文献)过程中注重从字面意义过渡到言外之意,不要在字面上咬文嚼字。当然,我们也可以字面上评价其表达方式和能力,评价其表达的严谨性。

      (8)同时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理解一个概念:外延表明了概念反映的客观对象,内涵反映了人们对客观对象的认识角度、程度、看法、评价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