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立农民用水合作组织.doc

 龙库820 2020-02-20
            中国农业节水与国家粮食安全高级论坛发言材料 建立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规范灌区末级渠系管理 山西省夹马口引黄管理局 张学会 1 灌区对承载粮食安全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灌溉在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据有关数据表明,至2007年底,全国耕地面积为约占全国耕地4%的面积生产了占全国总产量75%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目前,全国已建成大型灌区402处、中型灌区5200多处、小型灌区1000多万处灌区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保障。大中型灌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5%,亩均单产450左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0%。据预测,到2015年,大中型灌区的粮食生产将占到全国粮食总需求的44%,成为未来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保障。 2.1 改革末级渠系(斗渠)管理体制是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 我国大多数灌区都是老灌区,是原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兴建的。人民公社解体后,土地实行了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服务对象变为自主经营的用水农户,根据多年来习惯的延续,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小组仍继续担负着水利工程斗渠的建设与管理任务。由于责、权、利的不统一,村、组对搞好末级渠系(斗、农渠)管理和建设,一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关心程度也大为减弱;而用水农户却依然存在着依赖村、组的思想,形成了末级渠系实际处于一种“无人管”状态,渠道状况每况愈下。加之,2000年灌区农村试点进行税费改革,村、组干部大大减少,经费也极为有限,过去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也被取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行一事一议,末级渠系的建设和管理靠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是不可能的了。社会大环境的变化逼迫末级渠系的经营管理体制不得不进行改革。 2.2 建立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是末级渠系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根据水利部《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末级渠系必须变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灌溉服务实体。如山西夹马口灌区,是一座高扬程引黄灌溉工程,供水成本高,用水农户又经营的是农业这个弱质产业,水费承受能力有限,经营斗渠将无利或利甚微,致使以盈利为目的的私人资金、社会资金是不会投向斗渠经营的;又鉴于灌区的斗渠是垄断工程,决定了它的服务不能竞争,而大多数农民只关心自己和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本斗渠的水事经营,为此,多种因素都决定了只能让本斗渠用水农户自己组织起来投资经营它。 3 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建立与运作 根据《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 1 监督机构 受益农户 执行机构 决策机构 协  调 村民委员会 受益农户 受益农户 受益农户 受益农户 受益农户 配水员 斗 长 斗渠管理委员会 招聘 管理 服务 买卖 反 映 支 渠 买 卖 监督 监 督 服 务 业 务 指 导 选 举 用水农户 村民委员会 灌区水管站 (乡镇) 财务代管 灌区管理机构 斗 管 会 (_董事会) 斗 长 (总经理) 斗管会主任 (董事长) 管 理 聘 任 执 行 服 务 供用水 隶属 财务监管 服务 消费者 销售单位 生产单位 农 户 斗、农渠 支渠 干渠 枢 纽 工 程 招聘 管理 监督 图1 灌溉水商品流通示意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