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腔溃疡”不仅是因为上火,也要可能是因为虚寒】

 何工hsc 2020-02-20
 中医认为,口为脾胃之窍,胃阴不足,胃纳失职,致虚火上炎,则令口舌生疮。
同时肝肾同源,肝阴不足累及肾阴亏虚、或水不涵木,阴虚阳亢,虚火上炎而致口疮;若素体阴虚,复因思虑过度,伤及心肾,阴液不足,则虚火上炎,灼于口腔,伤及口舌肌膜而为病。

《圣济总录.口齿统论》“口疮者,由心脾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故作疮也,又有胃气弱,谷气少,虚阳上发而为口疮者,不可执一而论,当求所受之本也”,可见当时的医家已经认识到不仅脾胃积热所致实火可导致口疮发病,而脾胃虚弱,虚火上炎亦可导致口疮发病,即所谓的“下冷口疮”“元脏虚冷上攻口疮”。

朱丹溪《丹溪心法》曰:“口疮服凉药不愈者,因中焦土虚,且不能食,相火冲上无制,用理中汤,人参、白术、甘草补土之虚,干姜散火之标,甚则加附子,或喃官桂亦妙。”

朱丹溪对这种虚寒性的口疮已经做了很详备的解释:中焦虚寒不能抑制上炎之相火而发作口疮。脾胃虚弱,加之过服苦寒之剂,攻伐太过,导致本来就虚弱的脾胃阳气加重损害,累及肾阳,无根相火无法得以有效抑制以致出现口疮。

徐荡鸿主编的《实用中医口腔病学》对于虚寒性口腔溃疡证型分析为主要是脾肾虚损,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热自内生,蕴久化火,虚火上炎,毒热积聚,火热炽盛所致。久病脏腑亏虚,血脉失和,气血不足,致溃疡长期不愈。

虚寒性口腔溃疡主要有两大原因导致:
一是过食生冷食物或者久服寒凉药物导致阳气受损,阴气过盛,“阴火”上炎侵蚀口腔;
二者是素体脾肾阳虚,直接产生虚寒性溃疡。

口腔溃疡的根本病机在于脾胃虚损,虚责之于先天禀赋不足,损责之于后天饮食、情志、劳倦、外感损伤,导致脾胃虚弱进一步加深。
脾胃愈虚弱,气血生化更加乏源,口腔肌肉黏膜失温失养,可表现为口疮。随着口疮的反复发作不断耗伤气血,虚损及阳,加之滥用抗生素及苦寒药,损伤脾阳,阳虚则生内寒,形成脾胃虚寒证,进而导致虚寒性口腔溃疡缠绵难愈。所以,有时候,有些朋友口腔溃疡的时候,想喝凉茶泻火,结果越喝越难受,也是这个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