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学听课笔记:哪些药?

 郭利荣 2020-02-20

哮喘





加课第三讲:口腔溃疡—口唇内反复溃烂是为什么?


病因三种






第一天:【解表药】外感风寒恶寒

麻黄:味麻,色黄。适宜用量6克。不宜多用。

麻黄的作用

生用一发汗;

蜜炙—润肺;

捣绒—发汗力减弱。

性味:辛、微苦、温;

归经:肺、膀胱。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散寒通滞—阴疽。


发散风寒药

外感风寒证(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痛、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

性味:辛、温;

归经:膀胱、肺。

功效:发汗。

外感风寒,无汗的表实症(麻黄汤,多配桂枝)。

阳虚外感风寒症—-麻黄、附子(补阳)、细辛(麻黄附子细辛汤)。

宣肺平喘—-

风寒束肺的喘咳:麻黄、杏仁。

肺热的喘咳—-麻黄、石膏(麻仁甘石汤),无汗1:3,有汗1:6。无论寒喘,热喘都治。

利水—-水肿初起兼有表症(阳水):开鬼门(汗孔)、洁净府。

第二天:【利水渗湿药】薏苡仁炒用与生用功效大不同?

薏苡仁(薏米)含多糖抗癌

产地:福建;

分生用和炒用;

性味归经:甘淡、偏寒;

功效:

1.利水渗湿,利而兼补,利不伤正(水肿、小便不利),脚气、浮肿;

2.健脾(只要通过止泻),如:参苓白术散。脾虚泄泻(炒薏米 炒山药)风寒湿

3.渗湿除痹—筋脉拘挛的湿痹(防己、木瓜、痺解)。

4.拍脓—-内痈:既治肠痈又治肺痈。薏苡附子败酱散(生)、苇茎汤(生)。

薏米60-120克 冰糖煮(治扁平疣)


​比较:薏米、茯苓、猪苓都利水渗湿抗癌,不同的是:薏米茯苓利而兼补,利不伤正,都利水、渗湿、健脾;而猪苓利水渗湿,不健脾。

薏米:偏凉、止泻、除痹、排脓。一级。

茯苓:一级要药、宁心安神。

猪苓:但利不补。二级。

泽泻

利水渗湿、泄热;生用;盐水炒(入肾)。

利而兼泄,善泄肾火及泄下焦湿热(六味地黄丸)。

高脂血症—泽泻、白术、荷叶、生山楂







​第三课消食中药




​第四节课【化湿药】湿热内阻、口中甜腻多涎、口气腐臭之症用佩兰? 




​第五天:【祛风湿药】祛风湿强筋骨的药?五加皮对肝肾不足有风湿者最为适用?


五加皮、桑寄生都是一级药,桑寄生一级要药


​第六天:【清热药】热盛、咳嗽、口渴还盗汗,具体怎么用药?

 











扭伤—-栀子生用打粉​,用醋调(也可用蛋清调),敷患处。效果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