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一些中医基础的医生,都知道中医界内部有所谓的寒温之争,伤寒学派认为没有所谓的温病,温病也是伤寒的一种,而温病学派则认为有所谓的寒温之别,伤寒就是伤寒,温病是因为冬季伤了肾精,拖延到了第二年才发病,但是不管是双方的谁,都不会否认,那就是其中的一个方剂:麻杏石甘汤,是治疗温病的主方。 2019年冬,连花清瘟颗粒疗效不显 2019年12月份左右,其实全国各地开始慢慢出现了流感,而流感最常用的药物就是连花清瘟,此时最应该使用,但是2019年冬季很多人使用了连花清瘟之后,不仅症状得不到缓解,还会增加头晕的现象,所以这一年特别特殊。 连花清瘟胶囊是麻杏石甘汤加入一些泻下之药之后组成的方剂,主要针对的是有内热还有肺部症状的流感者,但是2019年的冬季,因为一年的土不及,脾胃损伤厉害,所以脾胃内伤条件下,在服用泻下之药,不仅不能治疗流感,还会加重人体的其他脏腑负担,所以无效。 而根据笔者的经验,2019年使用补中益气汤最多,此时如果两个方剂一起使用,疗效反而不错,这个组合是几年来的推荐,但是按照五运六气的思路,冬季是水不及的主运,火太过的客运,主气是太阳寒水,客气是少阳相火,所以我别出心裁的给出了另外一个组合。 麻杏石甘汤配附子理中丸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考虑一年四季的节气,气候条件,冬季因为总是有一个主气是太阳寒水,所以一般来说我们用方时,冬季都会加入肉桂还有附子,而2019年脾土受伤严重,所以就建议大家加入附子理中丸。 自己以这个组合治疗过几个案例之后,发现治疗流感,附子理中丸加麻杏石甘汤疗效非常显著,很多时候两次服药就控制症状,有的完全消失,多用几次就基本可以没有症状,正常生活。 麻杏石甘汤的机理 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发汗后,汗出而喘,身无大热者,麻杏石甘汤主之”,这是伤寒的原文,这个条文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意义,首先是疾病为什么要发汗?说明在表,其在表者,汗而发之,而表其实就是在肺,还有气喘。这种气喘,不是白虎汤的大热气喘。 柯韵伯说“此温病发汗逐邪之主剂也。凡冬不藏精之人,热邪内伏于脏腑,至春风解冻,伏邪自内而出,法当乘其势而汗之,势随汗散矣。”“是方也,温病初起,可用以解表而清里,汗后可复用,下后可复用,与风寒不解而用桂枝汤同法”,所以一直以来,麻杏石甘汤都是流感,瘟疫的主方。 新型冠状肺炎以来,第一批专家入住之后使用的是清湿之方,三仁汤等为主打,其后第二批专家进入武汉之后,开的是麻杏薏甘汤,其实也是麻杏石甘汤的姐妹方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