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美俊读名画(六):荆浩《匡庐图》探析

 车前草 2020-02-21

范美俊读名画(六):荆浩《匡庐图》探析

翠微深处著轩楹 绝瞪悬崖瀑布明

——荆浩《匡庐图》探析

范美俊读名画(六):荆浩《匡庐图》探析

06.匡庐图

五代·荆浩

绢本墨笔,185.8×106.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范美俊读名画(六):荆浩《匡庐图》探析

中国山水画发展到晚唐五代时期,王维开创的水墨山水逐渐走向成熟。《匡庐图》营造了雄伟刚劲与寂寞幽静交融的空灵世界,远离人间烟火又可望、可行、可游、可居。

范美俊读名画(六):荆浩《匡庐图》探析

该画为全景式立轴构图,以主峰为中心,用浮云烟霞之白,衬托出中、前景的全局安排,画面结合三远法,留天留地俯仰自得,近景的平旷山野,中景的幽谷坡峦,远处的群峰巍峨,从有人之境到无人之境都一一收纳于目。这样山水画的景深层次分明,有着大山大水的雄伟壮阔、旷远峻拔。下角绘浅坡临水,渔人撑船。左边是蜿蜒而上的百尺峰峦,夹杂着崎岖山路、古木参差和如练飞瀑,突兀的远景主峰直上云霄。画面右侧的水面渐次远去,与天相接。

范美俊读名画(六):荆浩《匡庐图》探析

《匡庐图》上有南宋高宗所书“荆浩真迹神品”六字,另有元人韩屿、柯九思,清代孙承泽、乾隆题诗或著录,认为与庐山有关。不过,所绘是太行还是庐山尚有争议。可以肯定的是,画家并未到过庐山,被后世研究者认为是北方山水画派创始人的荆浩,长期隐居于北方太行山的洪谷,却要去画南方的名山庐山,似乎也说不过去。该画用笔勾、皴、染并举,尤其是皴法的运用,是荆浩对山水画发展的重要贡献。画家以中锋画山石,辅以侧锋的解索皴、钉头皴、豆瓣皴等笔法烘托气氛,边缘整齐有切割感。山头和暗处用类似小斧劈的皴法,再施以淡墨多层晕染,表现出山石的质感和阴阳向背,有厚重感和立体感。墨色上,画家注重浓淡、黑白的对比变化。画云时,画家一改前人细勾填粉之法,仅以水墨渲染,衬托出云彩空灵飘荡之态。画水时,也不再使用前人鱼鳞瓦片的勾线之法,仅以淡墨烘染,显示出水面的明暗变化,兼用舟桥等物象暗示水的存在,是一种水晕墨章的表现技法。五代韩屿评之:“翠微深处著轩楹,绝瞪悬崖瀑布明。”元代书画家柯九思则题诗:

范美俊读名画(六):荆浩《匡庐图》探析

岚溃晴薰滴翠浓,苍松绝壁影重重。

瀑流飞下三千尺,写出庐山五老峰。

范美俊读名画(六):荆浩《匡庐图》探析

荆浩(约850-?),字浩然,五代画家,卒于后梁,山西沁水人,一说河南济源。士大夫出身,博通经史并长于文章。后梁时期因避战乱隐居于太行山洪谷,自号“洪谷子”。著《笔法记》,提出创作“六要”:气、韵、笔、墨、思、景;评画“四格”:神、妙、奇、巧;用笔“四势”:筋、肉、骨、气。他提倡作画忠实于自然对象而“远取其势,近取其质”。细查造化之奇,见翔鳞乘空、欲附云汉的古松倍感惊讶,“携笔复就写之,凡数万本,方如其真。”也强调笔墨并重,认为:“吴道子画山水,有笔无墨;项容有墨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

范美俊读名画(六):荆浩《匡庐图》探析

开创北方山水画派的荆浩,对后世影响很大。关仝、李成、范宽为“宋初三家”,皆学荆浩,关仝还是其入室弟子。北宋梅尧臣《王原叔内翰宅观山水园》诗曰:“范宽到老学未足,李成但得平远工。”即是说范宽一生学荆浩也没到家,而李成仅学到其平远构图。

范美俊读名画(六):荆浩《匡庐图》探析

范美俊读名画(六):荆浩《匡庐图》探析

范美俊读名画(六):荆浩《匡庐图》探析

范美俊,美术理论家,美术评论家,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书画史与艺术理论,兼及书画批评。

范美俊读名画(六):荆浩《匡庐图》探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