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民间力量对唐朝书院的促进作用

 黑龙江波涛 2020-02-21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充满包容性和富有文化朝气的时代,书院诞生在唐朝,一点都不奇怪。然而,在那个时代中作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学子和士人们的朗朗读书声和源源不断的历史书籍,是对帝国文化繁荣的支撑之一!

唐朝书院的产生有官府和民间两个性质,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互相促成了唐代的两大文明体系。

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民间力量对唐朝书院的促进作用

官府书院:丽正和集贤书院

官府书院,在当时称为“丽正”和“集贤”这两个书院,是由朝廷中负责整理典籍的机构发展变化得来的。

丽正书院是集贤书院的前身,在开元五年,即717年,唐玄宗在大臣们的建议之下开始派人着手整理内府书籍,续修王俭的《七志》和《隋书经籍志》等书籍。修书地点从东都洛阳的乾元殿到长安的丽正殿,经历了一个地点变革的过程,到了718年,丽正书院正式宣告成立。

在开元13年(725年)的初夏,唐玄宗在集仙殿和大臣们商议封禅的事情,一高兴便说出了“与卿等贤才同宴于此”这样的话语,顺便就将“集仙殿”的名字改成了“集贤殿”,而“丽正书院”也改名为“集贤书院”,同时,他还下诏:“仙者捕影之流,朕所不取,贤者济治工具,当武务其实。”

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民间力量对唐朝书院的促进作用

从字面意思看,唐玄宗觉得贤者“务实”,说明了当时社会对于济世之才的尊重和重视。

丽正书院和集贤书院都属于中央机构,而“修书”是一项规模较大的工程,不是一所书院就能够完成的,于是这两家书院就被做成了“连锁店”,在当时,有三所同名异址的“丽正书院”,到了丽正书院改名为集贤书院之后,一共有四五所集贤书院。

为了完成对于书院全新机构的设定,唐朝花费了22年的时间,从开元六年到开元二十八年才完成了这一个庞大的工作,官府书院名分已定,卷入到了帝国庞大的运转机构当中,也为当时的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

书院作为政府机构,里面从业的人员当然也是有正式编制的公务人员,它设置有学士、直学士、侍讲学士等职位,但是对于书院来说,它也有着和政府机构不同的地方,属于文化事业中心,具体的活动有出书、藏书、讲学、赋诗、顾问这五类工作,没有具体的政务。

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民间力量对唐朝书院的促进作用

传统的民间书院

传统的观点认为,丽正和集贤书院是中国最早使用“书院”这一名词的机构,但是实际上,在此之前,民间都已经有相应的书院存在了,比如说湖南攸县的光石山书院,陕西蓝田的瀛洲书院,河北满城的张说书院等,其中,瀛洲书院始创于唐高宗武德六年,比丽正书院和集贤书院要早将近100年的历史。

而民间书院的诞生还是要归功于读书人,本来是一些士人的私人领地,但是为了胸中“济世治国”的抱负,这些书斋相继向着社会开放,成为了民间可以供读书人阅览的圣地,不管是儒生,还是道士、和尚等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出入,颇具唐朝的文化包容之风。

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民间力量对唐朝书院的促进作用

从个人到公共,是书斋和书院的分野。

比如最早创建的漳州龙溪松洲书院,算是中国第一家教学功能齐全,书籍完整的书院,根据相关资料的记载,松洲书院创建于唐中宗时期,比丽正和集贤要早。

史料《龙溪县志》中的记载:“松洲书院,在二十四都,唐陈珦与士民讲学处。”

书院教学形式多样而丰富,既有着对于读书人的社会教育,又有着对于专业学科“授课”的专门学科,“于风教多有裨益”,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当世人的欢迎。

陈珦最初是由着公职在身的,是漳州的一个文学类的教官,在后期,则是以退休官员的身份“聚徒教授”。所以,淞洲书院最初可以视为“乡校”,而后期则为私家“别业”,官私交汇,也成为后世很多书院的基本形态。

而民间书院的功能相对更为齐全一些,可以分为藏书、读书、学术交流、吟诗作赋、教学授业、政治研讨等几大类,而大部分的书院都将教育和教学作为主要业务版块,成为了书院在下一个阶段的发展主流。

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民间力量对唐朝书院的促进作用

民间书院之于政府书院的不同

而民间书院和政府书院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对政治问题的讨论上,这个从诞生之初就被赋予独特基因的机构,在后世中也被进一步地发扬和传承,民间的书院有一定的话语权,甚至可以成为民间对抗朝廷的舆论和研讨中心,比如明朝时期的东临书院,就开启了书院的一个新的篇章。

对于民间的书院来讲,一般都建在形胜之地,成为了士子们往来的文化聚集地,在这些书院中,都承载着不同的魅力和风情。比如四川南溪书院被描述成为“风景似桃源”,田将军书院被赞颂“满庭花木”,都被装修成为古代读书人喜欢的风格,即便没有好的位置,也一定会营造出独特的气质,比如李群玉书院就种植了两颗小松树,象征着“松韵”的伴读声。

对于民间建造书院来说,对环境和地点要求严格,不仅是为了体现“天人合一”的追求,也是当代读书人对于现实失望的逃避和安慰。

尤其是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刻,很多求“外王”而失败的知识分子和读书人,转向了“内圣”之路,想要通过自我完善来达到间接济世的目的,这也是唐中后期书院大量盛行和发展的原因之一。

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民间力量对唐朝书院的促进作用

从唐初期到唐朝中期(618-712年),书院在民间的关闭,只有五所,而从唐中期到唐朝末年(713-907年),民间书院达到了44家,五代十国时期,虽然天下动荡分裂,但是50多年中,还保留着13所书院。

这一连串的数字也告诉我们,虽然唐朝有政府性质的书院,但是对于大众来说,是不能够满足其需求的,只有民间才是造就书院的重要力量。

而在之后的历史中,君君臣臣的社会中,民间的力量仍旧举足轻重。

参考资料:

1,《龙溪县志》

2,《七志》

3,《隋书经籍志》

4,《新唐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