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子兵法》给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启发?

 芳草屋845 2020-02-22

1、《孙子兵法》是讲以强胜弱,不是讲以弱胜强。

《孙子兵法》第一篇讲“计”,不是奇谋巧计,是计算的计,是现代的SWOT分析(优劣势分析法):优势、劣势、威胁、机会。在决定是否开战之前,在家里衡量计算双方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对比,从五个方面,七个科目,进行打分。分多的胜,分少的败。打完分,就能知胜,叫“多算胜,少算不胜”。

知胜,算下来能赢,而后可以兴师动众,打。算下来自己分数没别人高,就不要战。所以孙子是不相信以弱胜强,那是小概率事件。“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不会拿国家民族的命运,去赌小概率事件。

另外,再举个例子,比如要发起战争,战争不一定要正义,但一定要上下同心,民众支持,你才有打胜仗的政治基础。做企业也是,先不管你战略方向对不对,产品良不良心,上下一心,同频团队,才有指哪打哪的战斗力。所以关键要抓政策、抓宣传、抓军队的思想工作,大家才愿意跟你去打仗。做企业就得多洗脑,有了这个基础了,胜算才多一分。

2、打得赢,也要算代价。

行动必有代价,战争代价极大。不要光想着战胜,要算账,值不值得。李克说魏文侯“数胜必亡”,胜仗打多了,国家反而要灭亡。因为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傲之主,率领疲惫之民,这国家就要亡了。

汉武大帝,就演绎了主骄民疲的一生,“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何其霸气!汉武帝一生开疆拓土,武功赫赫,结果呢?中国从政府到民间,全部破产,国家差点都给他搞亡国了,晚年迫于巨大政治压力,下轮台罪己诏,批评自己“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何苦呢?

3、先胜后战,赢了再打。

《孙子兵法》主要是自强之法,首先是修炼自己,而不是惦记打败别人。先修炼自己的筋骨,让自己成为不可战胜的,让自己没漏洞,然后等敌人出漏洞。如果敌人不比我们弱小,或者和我们强弱差不多,而且他没失误,没漏洞,就不能打。

所以胜负可以预知,可以判断,但不能强求。胜机一现,抓住机会就打。不能反过来,冲上去就打,在打的过程中找胜机,那就危险了。

《孙子兵法》的出发点是以失败为假设前提的,其思考、分析、判断、决策、谋划,都是围绕避免失败的,唯有立于不败之地,才有可胜之机。

为了避免失败,绝大多数的准备都是“白准备”。没有谁能够料定敌军会不会来偷袭,每次有效准备后面,都有九千九百九十九次“白准备”。宁可我白准备,也不能让他万一来了,让他得手。

兵法要反着学,首先不是学怎么算计别人,而是要学会怎么不被人算计。不要被误导,不要轻举妄动,先保住自己,再去琢磨别人,这才是学兵法之道。

因为胜败往往是不对等的,胜利不过是得到些战利品,失败却可能输掉人生。

4、要能等待,能忍耐。

现在人们常说“不作死,就不会死”。《孙子兵法》讲得最多就是这个。战争这东西,收益和代价极不对等。打赢了,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不一定有多大利益。打输了,则可能国破家亡,命都没了。所以关键是要能等,不能因为焦虑,就频频动作。

哥舒翰守潼关,知道不能打,他能等,但唐明皇焦虑,不能等,逼他出关作战,就全军覆没了。秦国王翦伐楚,他就能等,又能安抚秦始皇,让秦始皇也不着急,他就把六十万大军开到楚国境内,扎营练兵,天天开运动会,等得楚国人焦虑了,动作了,露出破绽了,他一举就把楚国灭了。

等待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最好的战略。但人们往往认为等待是不作为,是不可接受的。要有这个认识:一辈子“不作为”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作为”的结果可能是死。

比如日本德川家康,他是最能等待,最能忍耐,也最能妥协。织田信长在,他是小兄弟;丰臣秀吉在,他是大诸侯。他有没有志在必得,一定要得天下呢?没有。他可以等,等不来,他可以妥协,丰臣家族强,他可以一直做诸侯。结果大哥们都没他命长,都先死了,没人能拦住他了,他还在丰臣秀吉死后,又等了十七年,才稳稳当当夺了天下。他的家族,就统治了日本两百多年。

先准备自己,让自己不可被战胜,然后等待敌人的破绽。不能战胜敌人,就不要出站,抓紧练自己。等待,就是等自己积累了更多胜算,等对方出现失误,甚至引诱对方失误。

所以,交火开打只是最后见分晓的那一步,主要功夫全在事前准备中。准备的同时等待时机和形式转变,不要焦虑急着行动,有了胜算再动。

从人生道路来说,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积累,每天进步一点点,二十年你就超过所有人。功夫在平时,都在基本面。

5、一战而定。胜而不定,则胜利无意义。

胜利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平定。如果打了胜仗,但不能平定。都百战百胜了,还要接着打,那打那一百场胜仗干什么?打胜仗也要死人。就算死的是敌人的人,也不如让他的人不要死,收服他,加入我们,才能胜敌而益强。孙子有很强的保全思想,保全自己,保全人民,保全城池,保全财产,最好也保全敌人,都收服了归我所有。这才叫平定天下。

战国时赵国李牧守边,防御匈奴,他就紧闭关门,只是练兵,数年不出战,赵王不满,换一个将领去,上任一年多,烽火连天,天天打仗,打得边境地区汉人无法耕种,匈奴无法放牧,双方死伤惨重,冤冤相报,永无宁日。赵王无奈,再派李牧去,他又挂上免战牌,隔绝接触,边境数年无事,匈奴也抢不到东西,渐渐懈怠了。李牧突然大举进兵,一战灭了匈奴十几万人,平定边关,得十几年安宁。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百步穿杨的故事,但兵法却不指望你百步船样,而是让你想办法到十步以内,这样射中概率更大。不懂的人会觉得真没本事,懂得人射中了就好,求胜不靠侥幸。

6、以正合,以奇胜,分战法是基本战术原则。

“以正合,以奇胜”。这句《孙子兵法》最为人熟悉的话,前面书中详细用多个战例讲了,那“奇”字,不是奇特的奇,是奇数偶数的奇,又称余奇,就是多出来的部分,就是预备队,就是手里捏着还没打出去的牌,留到关键的时候,打出去,制胜。

这叫分战法,是最基本的战术原则,凡作战,一定要分兵,有一百万人,要分兵。项羽到了最后乌江边,只剩二十八骑,也要分兵,首尾相顾,不能挤成一团打。韩信背水一战,不是真的把所有部队都布阵在水边背水一战,那就真给敌人撵河里喂鱼了。他先分了奇兵出去埋伏着,关键时候杀出来,这才获胜。

人们老相信奇袭得胜,以少胜多,还是侥幸心理,老想使巧劲。孙子告诉你,兵法没有侥幸,弄巧必成拙,必须要按军事规律,按兵法套路来。

另外,正兵奇兵,都不是一次规划好的,谁是正,谁是奇,而是随时在变,彼此循环无穷的。

7、其他亮点

竞争论

竞争的本质是要你没法跟我争,降维打击你,而不是我要跟你争。

气势论

我们讲打包围战,要留一面给敌人逃跑,这也是在造势,不要给他拼死抵抗的势,让他有逃命的势。这样才能在他逃跑时歼灭他,又不用跟他拼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在他逃跑路线上再埋伏一只奇兵,就更完美了。

气势是什么,首先是你内心强大,然后别人也认为你强大。气势不是虚的,不是装出来的,是实力积累出来的。比如有钱人的气势,那是因为有家财万贯。每个成功人士都能体会到自己气势的变化,越成功,社会越认可你,你气势就越大,所向披靡,做事就越顺。

读书论

我们读书,或者跟人讨论问题,容易有一个毛病,就是有胜心。总想证明自己比他人厉害和聪明,而不是思考总结学到了什么对自己有用的。哪怕是错误的观点,也能让你知道,还有人是这么想的。所以我们读书最重要的不是去争对错,而是琢磨对我有什么用。

反腐论

今天讲反腐,有所谓“不反腐要亡国,反腐要亡党”的说法,那是不想反腐的人说的。不反复才会亡党,把贪官抓完了,党不会没官用,只会更加强大而和更有生命力。

上医治未病

上将不会让自己落入以多打少的地步,就像真正厉害的医生不会让你得重病了再救你,而是提前给你预防了。以少胜多的案例广为历史流传, 以多打少的正常案例不足一提;而我们应该学习的,是如何让自己时时处于以多打少的优势胜算地步,而不是复制少数极端案例。

另外说一下,一家公司里,如果老板是个明白人,那么升职加薪的人是看起来没什么贡献却早早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中的人,也就是有时候我们看起来还不如你厉害的一些领导;但很多情况下,老板都糊里糊涂,所以手下的人发现问题了,也不会提早解决,会等问题到了非要他出手的地步才去解决,这样老板才看得见他的功劳;但这样的公司,也不会有太多的生命力了。

所以,希望你能遇到明白人,做明白事;没遇到,你也知道该怎么做了。

《孙子兵法》给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启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