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年级下册课内古诗词精讲精练(3)

 徐子曰 2020-10-20
十五夜望月
 
大约从唐朝开始,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成为了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人们在欣赏美丽的月亮的同时,也把节日和食物、和神话故事、和诗词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说到食 物,中秋节吃月饼是必不可少的;说到神话,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月兔捣药是人人皆知的;说到诗词,唐朝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冠绝古今、李白的《古朗月行》脍炙人口、苏轼的《水调歌头》万口传诵……


今天咱们读的这首《十五夜望月》,也和中秋节有关。
八月十五月儿圆,圆月当空,给咱们中国人的寓意就是家人团聚,所以,中秋也叫团圆节。但是,如果能够如愿地和家人团聚,共享美好时光当然是人生一大乐事,可如果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够和亲人、和朋友相聚,那怎么办呢?那就只能思念了!这浓浓的思念,对于山野村夫,可能只会大喊大叫,但在诗人这里,就会用诗句表现出来了。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建,对他的了解,很多人都是从一首叫《新嫁娘》的小诗开始的: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在这首小诗里,作者用短短的二十个字,就把新娘子想要讨好婆婆却又唯恐得罪婆婆这种进退两难的心境惟妙惟肖地展现出来,历来广为传诵。王建曾经写过大量的乐府诗,和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而今天这首《十五夜望月》,则是诗人王建在中秋佳节的时候寄给友人的一首诗。
中庭地白树栖鸦。中庭,就是庭中,庭院中。地白是说皎洁的月光照在庭院里的地上,像是铺上了一层白霜。作者没有直接写月亮,写月光,但却让我们很容易地就想象到了当时的景象。这种类似的情况,以后我们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的时候也会见到,苏轼在描写类似的情况时说“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你可以对照着体会一下。这句诗的意思是(中秋之夜月光皎洁)庭院中的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作者在这里借景抒情,明写环境,暗写人物青苔,虽然人没有出现,仔细一想,人似乎就在我们面前,他站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月亮。


冷露无声湿桂花。八月十五,已经是中秋时节,夜里天气转凉,已经有露水了,所以作者说冷露。八月桂花香,桂花更是秋季的标志性植物,也是中秋节的象征,还能让人联想到月中的桂树。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露水点点无声,打湿了院子里的桂花。“冷”字既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冷露、无声一方面渲染了中秋之夜景致的轻盈无迹之感,也透露出了作者在这个夜晚面对美景,凝神已久。这是为什么呢?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在今天夜里,明月当空,世上的人们全都抬头仰望,不知道这秋日的情思会落到谁的家里呢?人尽望,就说明不是只有自己在望月思人,一下子把个人的怀人思念之情推广到天下人的怀人思念之情,诗歌的意境一下子就深远了。最后一句用委婉的语气发出疑问,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明明是自己在思念有人,却偏偏说要“落谁家”,把望月怀远的情思表达得含蓄蕴藉。“落”一个动词一出,画面又增加了动感,有了动态之美。
全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展现出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月夜图,表达了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真题演练】
1、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___的特点。
2、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树栖鸦”写的是夜深人静,鸦雀无声,静谧中透出一片死寂。
B.“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让人联想到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C.“今夜月明人尽望”描绘了十五之夜,月色明朗,人们放眼远望,心境开阔。
D.在炼字上,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静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4、作者在诗中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秋思”一词告诉我们,诗人描写的是___________天的景物。
5、“秋思”是一种清冷、孤寂,思念感怀的情绪,这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等词可以看出。“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疑问,我们很难作出具体的回答,但通过读诗,我们可以想象到有一个人一定是思绪满怀的,他就是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写出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
7、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从艺术技巧上作简要分析。
8、这首诗歌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9、《全唐诗》录入此诗,落字作在字,请你说说,是落好是在好,为什么?
10、简要解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
11、第二句中的冷字有何作用?
12、作者是如何表达别离之情、思聚之念的?
【答案】

六年级下册课内古诗文精讲精练(1)
六年级下册课内古诗文精讲精练(2)

告诉朋友你“在看”,我让你“好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