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字迹潦草、作业拖拉、惧怕难题…… “懒”可能会让你变“笨”哦!

 bdpqlxz 2020-02-22

  “偶然看到了一个词——‘积懒成笨’,用在一些学生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他们总是懒着懒着就变笨了。”河北省的一位校长·    为此还曾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积懒成笨”——强烈建议将这个词列入<现代汉语词典>》,她在文章中说道:“身为教师,我目睹过太多的‘积懒成笨’。有人问:‘同师、同时、同食、同室,为何却造成了学生的千差万别?’你坐到教室听一次课就找到答案了。”

  “积懒成笨”,懒真的会让人变笨吗?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层面来了解一下,并学习克服“积懒成笨”的方法。

A认识论

不可控的“懒”才可怕

  首先我们需要用中性的态度来看一下“懒”。“懒”不应该被认为是全面的贬义词,因为人总是要休息的,懒是一个人某一时刻必要的放松,它是能量的积蓄池。我们人类也因为“偷懒”而发明了“懒人椅”“懒人鞋”“懒人沙发”“懒人洗衣机”等生活物品,有一种说法是:“懒”推动了科技进步。

  “积懒成笨”的“懒”不是指我们为了身心健康而适度的“懒”,而是指过度的、不能自我调节的“懒”,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拖延症”。和“懒”一样,拖延是一个中性词,有价值,也有危害,其危害取决于程度是否可控。而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已经预料到后果有害,却依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拖延症是自古以来一直存在的苦恼,是人与生俱来的,是很多人都会面临的挑战。

B.对照系

哪些学习行为

可能导致“积懒成笨”?

  我们同学们需要警惕的就是被视为“拖延症”的“懒”,“积懒成笨”的边缘行为有哪些?我们从老师那里收集了以下需要引起警惕的学习行为。

 1.字迹潦草。觉得写字太累人了,总是没有耐心好好写端正。

2.作业要拖到很晚。一天的学习任务,会拖到很晚才完成,或者总是要拖到第二天、休息日,寒假和暑假,不到最后的时刻,坚决不完成作业。

3.惧怕难题。遇到难题,总想放弃,或者直接查答案,懒得去琢磨,觉得做难题费时又费力。

 4.眼高手低。喜欢给自己立很多目标,但又经常推翻它们,几乎没有一个真正实现,还喜欢找各种借口,好像只为立目标时的片刻畅快和安心。

  5.学习被动。在学习上总是等着老师安排任务,对自己没有主动的要求。老师要求严格就认真点,反之就很懒散。

  有这些表现的同学,其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会在不断的逃避和找借口中难以得到提升,久而久之,成绩越来越差,就容易被周围的人定义为“笨”,但实际上大部分人的智力是差不多的。

C.方法论

这些方法

帮助克服“积懒成笨”

  “积懒成笨”其实是教育者面临的一个常规课题,很多老师和心理学专家都在研究这个问题,比如努力提高学生的内驱力,使其有追求、有理想、有目标、有兴趣,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科学性,想办法让同学们的大脑保持高速运转,保持勤快,市面上,如何治疗懒症的各类书籍也非常多和非常畅销,如《拖延心理学》《时间管理术》《自控力》等等,但理论再多不如具体的方法。

方法一:五分钟原则。美国著名的心理治疗专家William Knaus提出了认知疗法、情绪方法和行动方法三种终结拖延症的方法,其中包括“五分钟原则”,即在做一个让你觉得很困难的事前,安排好第一个五分钟要做哪些非常重要。以数学试卷打比方,可以先做相对简单的选择题,这样做的好处是让你卸下心理包袱,避开巨大任务量带来的沉重压力。等执行完第一个五分钟计划以后,接着做第二个五分钟计划,这样持续推进。

方法二:不把时间排满。很多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意志力是有限度的,有时我们会难以把很大的压力转换为动力,反而导致更加拖延,而越拖延压力就越大,如此产生恶性循环。阻断恶性循环的一个方法是在安排学习计划时要有意识地不把时间排满。这相当于告诉自己:“我接纳了自己的拖延。”这种从实际出发给自己留点余地的做法,可以减轻压力,而不是用某种近乎严苛的标准要求自己。

 方法三:学会倾诉,寻找1+1>2的机会。懒症发作时,可以选择向朋友说一说,倾诉可以让内心痛苦有所减轻。我们还可以在班里找一个要好的或有相同困难的同学成立“1+1小组”,把你的计划表透露给对方,可以在懒症发作时相互提醒和帮助。

作者:王丽红

(来源:树人导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