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哲学家如何看待文明化进程?苏格拉底对文明成就的根本怀疑

 楚士祥丁 2020-02-23

东方哲人为什么反文明?工具技术进步一定是好事?本文接续上期内容,如果没看过,请先阅读上期再阅读本期内容。

下面我们该谈西方的哲学家是如何看待人类文明化进程的。古希腊哲人对文明的反思和中国哲学简直走了相反的路,这里可惜篇幅不够,没办法讲印度哲学系统,以后有机会再补充吧,我们讲西方哲学的重点要理解文明类型,用地理决定论可能有人会持有不同意见,那么我换个词,叫地理发生学,我相信没有太多人会再争执了,因为我们谈的是本源问题,而不是现象。

西方起源于环地中海文明,埃及,古亚述皆农业大国,这是因为他们的地盘适合发展农业,两河流域如同中国的黄河流域文明,所以那个时期他们盛产的小麦就成了其他地区的生活必备品。为什么?翻开地图,查看地理地貌环境,你很容易发现希腊等地区大面积不适合发展农业,主要还是放牧,他们想要吃饱肚子只能做贸易交换,拿自己的东西去换取埃及的小麦或者从其他倒卖小麦的商贩手中换取粮食.

西哲学家如何看待文明化进程?苏格拉底对文明成就的根本怀疑

环地中海

最早起源于古腓尼基,也即是今天的黎巴嫩地区,他们是早于希腊时期的,也正是他们的航海贸易推动技术和工商业的交流,象形符号逐渐向抽象符号转变,什么意思?也就是具象文字向拼音过度,因为交流便捷和效率的需要,这里我不细说,篇幅不够。古腓尼基人的字母是最早期的拼音文字,后来由希腊人改进成为希腊字母,再后来由罗马人改进成为罗马字母,为什么讲这个过程,是介绍两个信息点:

西哲学家如何看待文明化进程?苏格拉底对文明成就的根本怀疑

腓尼基字母

第一:他们的地理地貌是开放的,多民族互相纷扰,贸易往来频繁,商品经济发达。之前我们介绍过中国的地理地貌和埃及以及西方,三方的对比,这里不赘述。

第二:他们的语言是拼音文字,拼音文字不如象形文字直观,但是使用的时候非常高效,象形文字是画,可是每个地方的人还不一定都画的一样,因为理解的不一样,所以用音来注明意思,这就导致拼音文字必须得有一个体系来进行严格规定,这就是最早期的语法逻辑体系,语言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什么?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所以不难想西方最早期为什么产生了早期的演绎逻辑这种东方或者说农业文明不具备的东西,在哲学上管这个叫语义逻辑,中国古代为什么没西方的逻辑,很简单,你用的是象形文字,具象的东西无法产生如此抽象的逻辑符号,尽管哲学家们有这样的能力,比如老子,但是普通人不具备,所以中国古代无逻辑。另外西方的文明类型是早期工商业,他们的社会类型不同于我们,这就导致思考和认识世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宇宙观不是一回事,在自私的基因节目的前面我聊过这个内容,往期也有,但是我不记得是哪期了,各位自己翻着看吧。

第三:工商业贸易的频繁往来导致血缘社会,血缘关系被打破,你总是向外不断的去探索的,而不是父母在不远游,所以导致他们必须得具备冒险精神,这是其一。其二,工商业的制造去换取人家埃及人的粮食,埃及人又不傻,如果这个东西自己也可以造,凭什么把宝贵的小麦和金币给希腊人?所以希腊等地的人必须想尽办法,能尽其巧去夺得埃及人的目光,也就是他们必须创新,并且不断的创新才能换来埃及人的亲睐。其三,工商业讲究契约,其社会结构要建立在相对自由和平等之上,否则工商业无法发展,为什么?很简单,在强权政治之下,你的任何东西随时会被剥夺,你觉得如何?亦或者你的财产无法被绝对保护你为什么要做生意?再或者如果你们之间不建立在一个契约关系之上,而是对方天然压迫你的关系之上,工商业贸易如何进行下去?所以人权的最早期观念在此诞生,这也就是希腊人和雅典人为什么那么奇怪,各自的小城邦一个地方是一个想法,一个城邦内一片地区是一个想法,一个地区一家一户是一个想法,一家一户中一个人是一个想法,典型就是希腊和雅典地区的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西方文艺复兴要寻回古希腊思脉,寻的就是这些东西,因为后来历史的发展,霸权政治将这些东西都搞丢了,帝国统治加上神学思想笼罩致使这些东西全部丢弃渐进。

基于上述简单的介绍,我们很容易理解古希腊的贵族们为什么那么有钱,或者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古希腊的神就是闹着玩的,而不像埃及地区,中国的天帝,印度的婆罗门那种森严的体制,就是因为以上我讲的部分原因,当然篇幅有限没办法详细说,这都叫什么?文明类型的地理发生学渊源。

西哲学家如何看待文明化进程?苏格拉底对文明成就的根本怀疑

古希腊地图

希腊人既然不种地,那么就不需要脸朝黄土背朝天,其实说到底,社会压迫较少,在同时期比较人们相对自由,只不过分两种人,一种是只顾着温饱也就是只在乎和重视与胃有关问题的普通人,另外一种就是天天闲的没事,有钱任性的贵族子弟们,这些贵族子弟们天天聚集到一起探讨奇思妙想,探讨宇宙,这就是最早期的school,翻译为闲暇,他们在这里干嘛呢?吃饱了撑的,对没错,就是吃饱了撑的所以不用考虑胃的问题,于是大家伙为了助消化,那么就想一想石头和自己啥区别,为什么它是石头,而自己是人,这个问题你绝对见不到农业文明地区的老百姓想,就连他们那的老百姓也不想,这就是著名的自然哲学,也就是对本体论进行探讨。

西哲学家如何看待文明化进程?苏格拉底对文明成就的根本怀疑

雅典学院

有水本源、气本源、火本源、逻各斯本源的伊奥尼亚派。有数本源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谓万物皆数。有理神论和是者的艾莉亚派。有四根说和种子说的元素派。有原子论的德谟克里特和留基伯。

西哲学家如何看待文明化进程?苏格拉底对文明成就的根本怀疑

德谟克里特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一个问题,这些人怎么不考虑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啊?对,你说的这些问题在他们眼中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字“俗”,两个字“俗气”。这背后说明什么?说明这些哲学家所处的社会是没有多少矛盾的,也无需太多注意这些问题,人们的竞争不是很激烈,政治的恶性演化没有到一定程度,所以无法引起这些高档哲学贵族们的目光。

中国土地激烈的种内竞争

中国古代同时期诸子百家因为种内竞争太激烈,人与人、必须通过杀死对方,国与国之间必须灭国才能求存进行一个横向对比你发现了吗?说明我们的生存危机比他们要大得多,生存紧张度和压力也比他们大得多,原因很简单,人口数量太多以及人均占有比低,所以中国哲学系统一直在处理人与人的问题,除了老子一人深思天道,其他人其实不是哲学家,而是社会活动家、政治家。

而西方直到今天都没有多少人口,古代你想想能有多少人?而中国同时期多少人?今天多少人?直到乾隆年间中国农民和西方农奴就粮食和占地面积做个对比,数据显示18世纪工业革命前期,英国汉普郡农场的一个普通雇工,一日三餐的食谱如下:早餐是牛奶、面包和前一天剩下的咸猪肉;午饭是面包、奶酪、少量的啤酒、腌猪肉、马铃薯、白菜或萝卜;晚饭是面包和奶酪。星期天,可以吃上鲜猪肉。工业革命后,英国人的生活更是蒸蒸日上。1808年,英国普通农民家庭的消费清单上还要加上2.3加仑脱脂牛奶、1磅奶酪、17品脱淡啤酒、黄油和糖各半磅,还有1英两茶。而乾隆年间的中国人吃的是什么呢?

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的主要食物一直是粗粮和青菜,肉、蛋、奶都少得可怜,通常情况下,在春荒之际,还要采摘野菜才能度日。乾隆时代,民众吃糠咽菜的记载比比皆是,为什么中国人爱吃鸡鸭的副产品,爱吃牛羊等的下水,四川的火锅最早为什么出现?这背后都表达着我们的生存之艰难。

据《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农民卷》介绍,普通英国农户一年消费后,可剩余11镑,约合33~44两白银。而一个中等中国农户一年全部收入不过32两,而年支出为35两,也就是说,辛苦一年,还要负债3两,才能过活。所以一旦遇到饥荒,普通人家会立刻破产,卖儿卖女的情况十分普遍。

西哲学家如何看待文明化进程?苏格拉底对文明成就的根本怀疑

中国农民

中国的全部土地,只有极少数例外,主要是种植人吃的粮食。中国没有大的牧场,也没有专为种植牲口吃的燕麦、豆类和芜菁等等。除了皇帝的御花园外,全国很少公园和其他公共娱乐游玩地带。中国交通主要依靠水路,公路既少又窄。全国没有公地。大地主们也不肯划出大块土地来不事生产而改作娱乐或者运动的场所。所有耕地从不休耕。(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西哲学家如何看待文明化进程?苏格拉底对文明成就的根本怀疑

确实,传统中国似乎从来没有“公园”和“休耕”的概念。土地在我们眼中,唯一的使命就是生产粮食,养活更多的人口,当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其一就是之前介绍过的因信风等原因致使中国的黄土层厚度居世界之最,适合发展农业文明。其二就是我们这地方太容易生育了。当然这个原因还可以细说很多内容,但不是今天的主题,我们不谈。

历史学家们认为,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实际的人口数比政府统计的还要多。乾隆晚年中国人均耕地的乐观估计是3.5亩,而同时期的英国,人均占有耕地10亩,是中国的3倍。此外,当时英国还有800万英亩荒地,也就是说,全英国每人尚能拥有1英亩(合6亩左右)的土地储备。整个欧洲情况与英国相似,“欧洲是一个遍布草原、休耕地和森林的地区,它从来不缺少可耕地”。(谢和耐《中国社会史》)了解了这个事实,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英国人对中国的耕地紧张状况如此惊讶了。

英国人来到中国的第一天。就开始持续不断地惊叹中国的人口众多。使团总管巴罗说:“要说有什么令人惊叹的话,那就是人口之众多。自到达之日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每天都蜂拥到岸边来。”(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每到一处,大路边总是站满了看客。根据一路上的见闻,副使斯当东判断,中国的人口密度比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还要多1/3。也就是说,马戛尔尼到中国时,中国人口估计在3.5亿左右。

如果你知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什么发生,或者听过我往期节目的听众,一下子就会明白除了我刚才介绍的文明类型造成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制度等原因除外,为什么我们这边没有产生资本主义或者说明朝就算有萌芽,也不可能生发的原因,所以明朝粉的幻想并且将这全部怪到清朝,其实是不客观的,完全没必要。

王在法下

大宪章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在 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四百多年,公元 1215 年,英国发生一个著名的政治运动,叫自由大宪章运动,一听就跟契约有关。所谓“大宪章运动”是什么?实际上是英国各封建领主联合起来,跟当时的英王签了一纸协议。这纸协议严格限制英王的权力。其中 83 条说,英王只有宣战权和外交权,其他所有治权基本上归属于各封建领主,甚至英王的税收权都不完整,税收都必须跟封建领主协商,由此建立了英国历史上最早的“王在法下”的政治观念和社会习俗。这个东西最终铺垫了英国资产阶级得以发展壮大的社会基础。

因为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它相当于平民,是第三等级。第一等级:僧侣。他们控制人类的精神,有基督教解释权,所以他们社会地位最高。第二等级:贵族,他们世卿世禄,世袭制掌握国家政权。第三等级就是平民老百姓。

西哲学家如何看待文明化进程?苏格拉底对文明成就的根本怀疑

与国王签订宪章

而当时资产阶级作为第三等级,由于各封建领主更关心自己的经济收益,因此他们不压抑资产阶级或者第三等级平民老百姓进行经商活动,尤其是各封建领地之间统治薄弱区,更成为第三等级经商和阶级意识逐步发生的空白地区,这造成资产阶级逐步壮大,最终成为发动资产阶级革命和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社会力量所在。

但是!由于中国过早地消灭了封建社会,致使秦始皇之后开启的帝制集权时代之后王权势力极大,直到隋唐之后无法逆转,明朝君主专制,清朝君主独裁成为了中华文化最终定型样态无法产生社会变革。

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又不能在分立的文化摇荡中被疏散,导致中国近代或者说宋以后上千年,无法发育真正的近代思想体系、文化体系和政治结构力量。这才是原因,不怪秦始皇,不怪某一个朝代,这个原因背后的原因最重要的有三点:

第一:黄河以及游牧民族等原因导致中国必须走向大一统,这是集权为什么发生的原因。

第二:封闭的地理地貌环境导致在大航海时代之前避免了西方民族和人种的大肆侵扰,中华汉文化以及和游牧民族结合的文化得以保存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发生的新文化运动之前。

第三:佛教文化和思想从汉朝传入之后对中国民性塑造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这个来自东方另一个国家的哲学系统,使我们的目光无法再次向中国的外部看去。

以上这几点后续我们讲佛教会再细谈,咱回到古希腊,他们一直很轻松吗?不是,也只是早期古希腊哲学家们轻松,我们来看看苏格拉底时期、他和弟子柏拉图就已开始了对文明的反思。

为啥他们不看星星了,要开始讨论人与人的关系、讨论政治、社会和国家了呢?因为生存紧张度上来了,他们不得不想这些问题,哲学思辨的逻辑游戏总归要回归到现实中去的。

这就是西哲史上著名的智者运动:智者学说首先是一种文化哲学,他们对当时文明社会提出了怀疑,什么怀疑?也就是说自己的制度是否唯一可信赖的,而且在所有的时代都是有效的。

什么叫现代文明?

这句话中国人听不懂的,或者说看哲学的时候咋就想不明白的一点,为什么?我先问一个问题:什么是文明?文明的进步意义在哪?社会进步的意义在哪?为什么我们自诩文明人?

中国人大多会回答当然是“法治社会”!其实搞错,你看“法制”和“法治”的区别,为什么我们今天难以理解法律?因为国人的思想中从来是“法治”而不是“法制”,古代的法家和今天的法律是两回事,古人的法叫“治理”的“治”指的是君王治理子民的工具。

什么叫子民,什么叫人民?从这两个词就能看出,前者是皇帝的财产,后者是由公民组成国家,法律只不过是君王治理天下的工具,于是前者的财产如何被治理,那就要通过“法”去“治”,之前我讲过这方面内容,回去听权力和特权的区别那期节目。

西哲学家如何看待文明化进程?苏格拉底对文明成就的根本怀疑

一个人的国家归属感和国家责任真的是在道德上优先于一个人的世界归属感和世界责任吗?那么“制度”的“制”,这个“法制”是什么?是西方建立的是法制的制度,中国古代建立的是法治的手段。

我讲过,西方基本全部内容建立在人性恶、人本自私的基础之上,包括他们的经济学,所以他们从来不信人性,只信制度,他们建立的制度法制,叫“王在法下”,所有人都在法制下,在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其实你以为这个是英国搞出来的吗?不是,是古希腊!今天西方的民主制度叫两院民主制,上议院叫参议院,下议院叫众议院。

西哲学家如何看待文明化进程?苏格拉底对文明成就的根本怀疑

(元老院)

要知道早在 2600年前,古希腊就是两院民主制,上院叫贵族院,也叫元老院,下院叫公民大会。西方今天例行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早在 2600 年前的古希腊,就以不成文法通行天下,也就是到一个地方还是一样的用法,没有变化,他们没有约束,就像是封建领主对底下人发展工商业贸易不会加以任何干预,反而觉得是一件好事。

西哲学家如何看待文明化进程?苏格拉底对文明成就的根本怀疑

(公民大会)

古希腊人不信任法官,认为法官也是人。他凭什么像上帝一样决定被告的生死?因此古希腊人要找一群不懂法律的普通老百姓,组成陪审团,法官没有定罪权,公诉人和律师都面对陪审团辩论,陪审团的普通老百姓不是用法律知识,而是用生活常识判定被告是否有罪。法官没有定罪权,陪审团确定被告有罪,法官只有量刑权,根据当时的长文或非成文法,确定被告被判若干年的监禁或者被驱逐流放。所以把陪审团翻译成陪审团完全搞错了,其实法官才是陪审,所以这个翻译应该叫参审团。

西哲学家如何看待文明化进程?苏格拉底对文明成就的根本怀疑

演讲

最早的刑法很简答就是《圣经》中那个著名的扔石头的故事,这也就是投票的意思,所以英语中JU开头的单词一般都是和法律有关,而JU的意思是判断、裁决、扔出去、甩出去的意思,所以你看他们从来不觉得一个人能定谁的绝对生死,只有一群人可以,所以西方在苏格拉底之死这件事情上一直在不断讨论,直到后来基督思想的原罪等内容加之有了他们的司法制度,所以我之前才说,他们的死刑理解和我们这边所谓代表正义杀死对方是不一样的。他们基督里的原罪和中国讲的公德、道德、甚至可以和孝这个词的作用做个类比理解,是有着类似的效果。

西哲学家如何看待文明化进程?苏格拉底对文明成就的根本怀疑

(苏格拉底之死)

你从我上面讲的这些内容能发现,2600 年前在古希腊把这些东西基本都搞成型了,只不过有一些细节内容还需要时代的发展去处理,也就是说西方人的民主和法制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训而得出的规律,法律的英文是Law,这个词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自然科学里的规律,同是一个词。法律这个东西是一个纯理性的产物,就像你发现自然律一样,是一个纯理性纯逻辑的推演。它不是根据某人的需要,而是根据整个社会的社会结构,用理性排布一个法系。

康德把这个东西称为纯粹理性的道德命令,它是指道德和法律都是在这个系统上展开的。这跟中国法家理论为当局政治控制服务是全然不同的概念。

西哲学家如何看待文明化进程?苏格拉底对文明成就的根本怀疑

西方的民主法制经过两千多年的磨练和琢磨,才逐步形成完善体系。要知道古希腊当时的学者,比如柏拉图,比如亚里士多德,曾经对各种不同的政治体制做过专门的分辨性讨论,比如君主制,僭主制,寡头政治,民主政治,他们不断地进行比较,说每一种政治形态各自具备的优点和缺点,他们在讲什么?讲制度,讲法制。我们古代的诸子百家在讲什么?看似是制度,其实是法治和伦理框架,这些其实都是为君王提供的工具。

在古希腊雅典实行民主政治曾经其实是很荒唐可笑的,以至于很多人在那时候都说民主是个坏东西,是个可怕的东西。这就是著名的问题:苏格拉底之死,他居然是被雅典公民一票一票投票给赐死的,今天你听着这叫野蛮,但事实上他们一直是这样判决的,有点像《三体》中雷迪亚兹被砸死,大刘喜欢野蛮但简单的方式。

这种扔石头砸死人的事情是过去的一种刑法,以至于《圣经》中也有一个扔石头的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女人未婚先孕,人们很愤怒,说她淫荡失贞,应该用石头砸,这时候耶稣说,只有从来没有做过坏事的人,只有真正无罪的才能惩罚她,才能向他扔石头,可事实上谁没有做过坏事?人们很羞愧,纷纷放下了石头,这是基于基督思想中的人有原罪。

还有说到西方历史的制度,尤其是说到民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不断地探讨伯罗奔尼撒战争,所谓伯罗奔尼撒战争就是古希腊的很多城邦分为两个集团,一个以雅典民主制为首的集团,一个以伯罗奔尼撒半岛上斯巴达独裁政权为首的斯巴达阵营,两者发生过两次战争,史称伯罗奔尼撒战争。

西哲学家如何看待文明化进程?苏格拉底对文明成就的根本怀疑

这两次战争民主雅典全部战败,西方探讨伯罗奔尼撒战争探讨什么?探讨民主制的缺陷。在雅典发生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公民对于任何将军,如果作战能力极强、战功极高、威望超众之人,他们居然在战争正在进行的时候,就用瓦片投票法把这些将军解职并且流放。为什么?害怕他们权力太大,声望太高,有一天成为独裁者,结果导致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城邦不断失败,还有就是罗马时期对阵汉尼拔,元老院制度的问题都在于此,这里推荐日本作家盐也七生的作品《罗马人的故事》《伯罗奔尼撒战争》尽管主观评价过多,但是不妨碍你作为基本的了解。由此可见西方民主法制不是一簇就成的,它是经历两千多年从粗糙到精致的琢磨,直到这些种自洒到了新大陆,美国把过去欧洲争论不断地东西给定死成为立国之根本。

而我们这边也有人性恶的理论,古人相信制度吗?这是个极其难以说明白的话题,我们留在以后的节目中探讨。

先说我们边基于人性恶所导出的但社会思想以及政治格局却和西方截然相反。西方的宪政这个社会走向也就是工商业社会结构的走向是防止权力的上层积累,什么意思?抑官,抑君主,也就是谁都知道官员不是个好东西,要把权力装在笼子里,并且对政府系统严加管控,这个法律叫宪法也叫大法,专门管政党政府和军队。

西哲学家如何看待文明化进程?苏格拉底对文明成就的根本怀疑

王在法下

所以在西方,国王从来没有过于夸张的权力以及能量,如果让他们知道中国皇帝能够动辄上百万人修长城、挖运河,修坟墓,还有朱元璋的禁海令,大移民这都会让他们瞠目结舌的,今天我们骄傲于自己的这些文化遗产,可你要知道这背后都是人命和鲜血,都是压迫和苦难,所以这也是我从来不对故宫、长城等各种遗迹感兴趣的原因,我看到的不是它的雄伟、不是惊叹先人的技艺精巧等等,还请读懂什么是文化。

中国的法家自古以来叫恶民,人性恶指的是老百姓,法律不管官方更不管天子,法律管的是咋样把人民掐死管好并且管住,你去看看法家的全部内容,究竟在说什么,你就知道两边的区别了,在法家的观念中人民是暴民。这种观点都是从荀子这儿开端的,所以你知道为什么孔子那么讨厌法家了吗?

因为孔子觉得法家是把人不当人!你翻开孔子的文字,探讨到相关问题的时候,孔子对法治社会,对法家是坚决抵制态度,各种引经据典,甚至直接告诉国君用法将亡国,他提倡用德,德才是良方,他认为法治社会严刑峻法的管控是对社会和人类文明的戕害,他很明白,法只能将君王和统治阶级的权力不断放大,并且难以被束缚住,他很明白严刑峻法只能使老百姓将全部的恶行调动出来。

为什么?咱们前面介绍过:民免而无耻,也就是法律不规定的只要有利可图,绝不考虑道德,这是不是在不断调动人们的恶性呢?所谓老子师傅告诉他的“反者道之动”。

刚才我们问问题说什么叫文明,现在大家明白了吗?由现代视角来看一定是制度!西方以人性恶、人性自私为起点出发,信制度而不信人性,并且他们有宗教思想“原罪”的管束。我们则是法律和传统道德双管齐下,各自都有办法,我不做评价,我也不会评价,只是做事实陈述。

但是人类之所以用法是为什么?或者说法为什么出现?我们想一下这个问题,大家知道人类在远古时代,从来没有法律这个东西,没有严刑峻法,那个时代叫以德治人,毕竟周围都是自己的亲戚,血亲社会,直到今天你也不会太好意思跟家人凡事讲法吧?周天子分封制也就好比这样的关系,家族企业,周围都是自己的亲戚,同姓异姓的区别罢了,所以在最开始法这个东西是个不好听的词,这也就是孔子为什么讨厌法,因为他梦想是周制,老子为什么对法不感冒,因为老子梦想的时代,原始氏族部落压根就不存在法,那叫慈,那叫爱,那叫俭,那叫不敢为天下先。

法治社会在人类文明中只产生了三千年左右,把直立人和猿人都算作人类的祖先,他们存在上百万年,社会类型是氏族社会,我们根本没见过他们用法来管理同类,你也见不到猴子或者猩猩社会有法律,既然不用暴力的严刑峻法来管理。他们用什么?或者说动物社会用什么?他们用一种柔和且弥散的血缘亲情关系来维系,他们用一种亲情和互帮互助,这是最初始的道德来维持社会稳定,我之前在《鲸歌》节目中跟大家讲过,道德永远是小范围内你和你亲属之间存在的东西,两点:第一,小范围。第二,与亲属之间。除此之外的道德你顾不上的。

所以你会发现人类社会文明程度越低,社会稳定度越高,社会柔和度越高,社会暴力层面的显现度越低,你也见不到猴子和猩猩会把对方置于死地,打服气就行,闹矛盾了,一方跑过来示好抓个虱子顺个毛啥的,你好我好大家好。家庭里夫妻矛盾的时候也是这样,给做个饭,嘘寒问暖一下,俩人就都笑了,于是和谐了,兄弟姐妹也是一样,稍稍一方主动的示好,表示歉意等行为都会换取到对方的理解,其实说真实的,动物社会不到发情期他们一般是不起冲突的,非常和谐的关系。

西哲学家如何看待文明化进程?苏格拉底对文明成就的根本怀疑

由此今天人讲什么叫文明,他来一句“法制社会”甚至他会打错字“法治社会”,其实这个打错恰恰是打对了,我们深思一下自己脑海中关于法律的观念,看看到底哪一个词适合。

如果高歌“法律”,恰恰说明人性的沦丧和道德的沦丧到达什么样子的程度,为什么我说道德?因为中国没有神学,你头顶的青天和神明不过是实用性崇拜的产物,本质上跟西方的上帝、伊斯兰的真主这样造物主的存在是两回事,所以你看到很多人大骂国人只看重钱和利益了,说归说,事归事,人总要想着进步的,这个进步是什么?不是很多人大喊的西方那种,你觉得照搬合适吗?

我看有的人举例子日本,麦克阿瑟给他们把美国法律照搬,现在也没改多少内容不是好好的,我想请你仔细了解和思考下日本的兰学和明治维新之后的社会转型与制度变化再说,我听太多这样的话,一直抬高西方,其实你了解下古希腊你就知道,西方除了近代科学的一部分内容,其所有发展皆为古希腊的火种延续罢了,就连我们常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等内容也是,所以最怕愤青没脑子,我们需要的是与咱们相匹配的制度!这其中还要重视一个独特的文化产物,什么文化产物?就是中国古代血缘宗法性传统伦理社会结构的产物:道德。

西哲学家如何看待文明化进程?苏格拉底对文明成就的根本怀疑

麦克阿瑟和日本天皇

用了这么长一段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回答我们之前说的古希腊哲学家思考的那句话,我再重复一下:他们对当时文明社会提出了怀疑,什么怀疑?也就是说自己的制度是否唯一可信赖的,而且在所有的时代都是有效的。

听懂上面我说的西方人的思路,你就能明白为什么他们重视制度大于人性,而我们重视人性大于制度。

智者运动与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否认自己连同所有的人类有真正的知识,这句话啥意思,我其实特别想用英文原文给大家解释,但是一想这样又是一大段篇幅,我就总结一句话:他的意思就是对文明成就的根本怀疑,也就是文明不过是一个副产品,它完全是一个自然进程,甚至是一个生理强迫。

西哲学家如何看待文明化进程?苏格拉底对文明成就的根本怀疑

比如我们后来为什么从农业文明会进入工商业文明,因为绝没有第二条途径,它说明工商业文明也不是我们的选择,也不是我们的事先设计要进入的,它仍然是一个自然进程。所谓农业文明是什么?限局域获得资源,被土地拴死的资源获得方式。工商业文明是什么?跨区域交换获得资源也就是它获取资源的范围和总量更大。

这就是工商业文明必然取代农业文明的原因。这就是它自发延展的路径。它不是我们选择和设计的结果。一切文明进程都是我们跟自然的衔接关系,以及我们自身的生存内在要求,构成文明起源的节点,就像我前面说的狩猎采集时代像农耕文明过度不是人们资源的,而是一种不得不,这叫生理强迫,这叫文明是副产品。

所以苏格拉底认为,他终生在探求美、善、正义本身而自称无获,无获不是说自己没寻到,而是说这个东西寻不到,等于是在宣告在文明社会的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美善和正义,这是截然和中国哲学家不一样的思路,一边是寻不到,一边是想要倒退但是却不可能倒退,尽管两边不一样的思路,可最终所表达的意思没什么大区别,都是指文明向前走不是好事情。

他的学生柏拉图著《理想图》,自然显示出现实生活之不合理想;理想国中对财富、艺术等的贬斥,显然是对文明的一种批判性的反思。

这次的智者运动使得古希腊人对文明的反思开启了,以苏格拉底的另一个弟子安提斯泰尼所建立的犬儒派和希腊化时期的斯多葛派、伊壁鸠鲁派为典型代表。

西哲学家如何看待文明化进程?苏格拉底对文明成就的根本怀疑

安提斯泰尼

安提斯泰尼极其崇尚返归自然的生活,为什么?他认为美德是唯一必须追求的目标,只有经过肉体的刻苦磨练才能得到,这是唯一可能的幸福,从而鄙视一切舒适和享受。

他经常穿着极朴素的衣服和劳动者在一起,鄙弃奢侈和一切人为的对感官快乐的追求。他说:我宁可疯狂也不愿意欢乐。你听听这个意思怎么有点类似苦行者呢?他算是犬儒学派的开创者。

西哲学家如何看待文明化进程?苏格拉底对文明成就的根本怀疑

第欧根尼

犬儒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第欧根尼,他的座右铭就是:“ 我重新评估现行的价值观' ,堂堂正正地亮出了对文明批判的旗帜。第欧根尼丝毫不愿意承担起哲学家的责任和角色,什么是哲学家的责任和角色?哲学家是治疗病态的人类社会的医生,可是他之所以不愿意,是因为认为已走上文明化之路的人类社会已无可救药。

西哲学家如何看待文明化进程?苏格拉底对文明成就的根本怀疑

(第欧根尼与亚历山大大帝)

他直言不讳说他只想做一条野性的狗,他这个想法比老子的极端,老子是想回归原始人的快乐,他想回归动物的快乐,他想在蛮荒时代的以至动物式的生活中保有他的自由,他认为文明化的开始就是这一切人间恶的始作俑者。由此你可见他对文明厌恶比老子还要深。

犬儒派的信徒表现出一种坚强到近乎粗暴的意志力来对抗文明化,这一点和印度哲学那边的沙门修行者差不多。他们满足于最简陋的食物而且衣不蔽体,他们把挽救道德败坏当作自己的天职,这是一部分人的想法。

第欧根尼对文明的批评独特而重要的一点是他涉及了技术,这一点和中国哲学中前面咱们讲的老子和庄子对技术的批判有点类似,第欧根尼认为:普罗米修斯盗来了火,他并且传授给了人们复杂的技术来处理生活,看似是好事,看似是帮助,但是却带给人类许许多多的麻烦和更大的困难,他这一点的批判也源于技术会导致文明化进程的加速,所以他认为普罗米修斯受到天神的惩罚是公正的,在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中并没有如此的讨论,也没见谁闲的没事骂神农尝百草,发明了火和工具啥的,倒也没人骂鲁班。

但是有一个人挨骂了,仓颉,淮南子中写到:仓颉作书、天雨粟、鬼夜哭。这一段可以拿老子的“智慧出,有大伪”来解释,也就是说人类不满足于道法自然,非要文明化,当人类发明了文字、器用这些人工的东西,民智日开,民德日离,欺伪狡诈、争夺杀戮由此而生,天下从此永无太平日子,连鬼神都不得安宁,所以鬼要哭了,直指文明化进程的弊端,所谓老子说那些成天想着怎么为你好的圣人其实才不是个好东西,他们就是引领你们走向深渊的恶鬼。

西哲学家如何看待文明化进程?苏格拉底对文明成就的根本怀疑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什么意思?大多数人都解释为:天地没有感情,万物在他眼里一视同仁,圣人太坏了,欺负人。

老子的原本意思是指:真正的圣人应该是没感情的,应该对谁都一样,什么叫仁?爱人的意思,不仁就是别老闲的没事觉得想要帮助他人,想要好好对待他人,这叫不仁,因为你的任何帮助会损害另外一方的利益,所谓帮一个害一个不如不帮,这叫不仁为不加干预,天地不会因仁慈而有所偏爱,任由万物自然运作而不加干预。圣人不会因仁慈而有所偏爱,任由百姓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加干预。也就是让他们自生自灭,如果一旦干预就会造成不好的影响,比如有人看见有狼吃其它动物的幼崽,于是就把狼赶跑,被吃的是得救了,可是狼却挨饿甚至会饿死。

西哲学家如何看待文明化进程?苏格拉底对文明成就的根本怀疑

老子

所以你看拍纪录片的一般不会做干预,这是大忌。大自然经过漫长的进化,万物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平衡,如果妄加干预,破坏了其中一环势必引起连锁反应,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加干预。

这是对天地不仁的解释。什么叫圣人不仁?社会就如同自然,不管出于怎样的慈悲或善意,最终很容易好心做坏事,因为任何的设计都比不过遵循自然,无论多好的思想都不可能只有正面作用,当你照顾一部分人时,必定伤害了另一部分人。这在今天的法律角度来看是如此正确。

比如我们讲三大世界性宗教,最早期都是贫穷百姓的武器,是对抗传统压抑的宗教思想的。但是后来一旦成统治者的工具,无论伊斯兰还是基督教上升到国教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是进一步的增大过去传统宗教的压抑,其美好被打破,并且其破坏性的一面就表现出来了。

比如儒家推行仁政,它有一套自己的完善理论,做人准则,看起来冠冕堂皇,但鲁迅翻开书却说俩字:吃人。所有在强权压迫下的不公皆系圣人之仁心所致,所谓无为而治,当然这个无为不是叫你什么都不做,而是做顺其自然的行为,违逆自然的绝不做,什么意思?无多余动作,无多余等于无为,不是不作为等于无为,这是老子这句话的含义。

所以老子才讲后面的一句:“天地之间,其犹橐龠 。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句话的意思是,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的意思绝对不是很多人讲的人人平等。

回到古希腊,伊壁鸠鲁派和斯多葛派和犬儒学派有一个区别,他们的思想挺有趣,也就是TVB那句最熟悉的话:“做人嘛,最重要的是开心”。

我管他们叫开心派,可是他的开心和快乐和今天人满足欲望的那种不一样,他们对文明深人反思之后说:“我们所谓的快乐, 是指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他们像犬儒派一样,用自己的生活实践来宣传自己的理想,对抗当时让人反感厌恶的文明,伊壁鸠鲁在理论上也承认人应追求快乐。

但是他认为那种不断地饮酒取乐,享受童子与妇人的欢乐,或享用有鱼的盛筵,以及其他的山珍海味的享受,都不能使生命愉快,所以和今天人的快乐不一样,就跟我之前讲佛教的很多词与中国的词甚至是相反的意思,伊壁鸠鲁及其弟子们的生活是非常简朴的,他们的饮食主要是面包和水。

伊壁鸠鲁说:当我靠面包和水过活的时候,我的全身就洋溢着快乐。斯多葛派最根本的主张是,适应自然而生活,把清心寡欲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斯多葛派认为美德就是幸福,美德是唯一的善。

他们认为,“一个人不能阻止命运给他准备快乐和痛苦,但他可以认为快乐并不是好事,痛苦并不是坏事,从而保持自我满足的自豪感。”

总之,他们是在无忧无虑,内心宁静而自在的状态中寻求有得之人的真正幸福,恬静依然是他们的理想生活境界的精神核心。但是总的来说,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思想,背后原因还是对文明化的反感和厌恶。

我们后续的内容就不讲了,为什么做这个节目,因为大多数人已习惯了进步论的思调,认为人类社会总是处在持续的发展进步之中,未来一定是天堂,我不是在这里宣讲文明化不是个好东西,我只是告诉大家我们至少得承认一点事实:对文明的思考永远是有必要的。

哲学家们的反思对今人有什么意义?

事实上,反思这个词不用于普通人,只限于哲学家,因为反思不等于反省,反思指的是西语中的用思想去思想思想,用思维去思维思维,苏格拉底的那句: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个意思不是自省,不是反省,而是指如果不像哲学家们一样去思考,这样的人生白活。

在本文叙述的古希腊与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文明反思之前,人类许多古老的神话传说故事中就包含着对文明反思的内容;到了近现代,西方人对文明的反思更为自觉更为深入,很多时候他们语不惊人死不休,其实不怪他们危言耸听,也不怪他们过分批判,始于忧虑,少有快乐。这一点你单从好多公众人物对科学的态度就能看出。对这些,本文无暇论及。以下只就本文述及的两千多年前东西方哲人对文明的反思,总结几点供大家深思。

第一,【哲人们对物欲的抗拒与俭朴生活的崇尚】。前文介绍过,在那个时期人类的生产使得生活资料开始富足,社会财富占有比不均衡导致人们之间的平等和均衡被打破,差距越拉越大,直到后来产生奴隶制,产生压迫,产生贵族阶级和霸权统治,这背后皆为人类满足物欲追求过程中的而产生的,西方古希腊及中国古代社会不断地发展,人们无暇顾及思考,享乐的只顾享乐,受难的不断低头,可是哲学家们站了出来,我说过,哲学家就是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医生,在他们的视角下,尽管经济的富足使得很人们的总体生活水平上升了,但是却造成了当时人们人性的一次大堕落。

在原始氏族部落时期,人们之间是一种美好的、和谐的状态,老子的三宝说的是什么?

  • 【慈】指的不是父对子,爷对孙子的那种慈祥,而是表达了人们希望他人生活能够过得更好,这是一种淳朴的愿望,也是一种和谐关系,本质上是反竞争关系,反所谓的成功,希望人们回归最原始的美好人性。

  • 指的不是勤俭节约,不是指别过分骄奢,而是说除了自己基本需要之外多一分一毫也不要,本质上指的是反技术和生产。

  • 【不敢为天下先】指的是绝不参与任何创造性和创新性的行为中,本质上还是一种反文明化说法。

老子这老头真是倔强,但其实挺可爱。孔子也是一样的说法:“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这个就是说自己就是喜欢古代的,拼命喜欢,那么反过来的意思就是,特别讨厌现在的、当前的。为了表达克己复礼,恢复旧制的决定,他把自己比作老顽固。

孔子比老子还要倔强,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他的可爱之处。所以你会发现先贤哲人们发现了技术和生产带来的物质丰富会导致人们不断的追逐,最终丢失人性中的美好,奢华享受的生活导致了人们心灵被蚕食。当时的哲人们大多提倡俭朴的生活,提倡对美德的崇尚,尽管他们说的话比较极端,但却难能可贵的。

第二,【技术和工具的发明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前面我们讲过之所以物质资料丰富,背后原因和技术与工具脱不了干系,那么为什么这些本该是人类的好事,在哲学家的眼中却成了坏事?因为他们在原始低信息量的时候能够一眼看到文明的全部面貌,比如老子从原始部落氏族制看商周,他就觉得文明化真是一场灾难,孔子也是,看到周代和春秋战国时期,他于是觉得礼崩乐坏是场灾难。那么今天我们很难见到比西方还西方的中国有科学家能够站出来刹刹车,相反西方那帮人天天喊什么科学要把人类毁了,尽管我们口口声声说科学和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但实际我们缺乏深刻思考。

代偿效应

这就是我经常说的,城市干净了,不是垃圾消失了,只是垃圾被转移从你眼中消失罢了,至于为什么今天我们是这样的,其实也很好理解,这不过是一种代偿,我们借用医学上的一个概念词,比如你骨头断了,长好了之后,原本断裂处的骨头会变得非常粗,这叫代偿性增生,如果一个人的右手断掉了,那么久而久之,他的左手会更加粗壮,因为很多右手做的事情他必须用左手去完成,导致了左手承担了过多的任务进而代偿性肥大。如果进一步研究他的脑部,会发现他支配左手的神经会较正常人更加丰富,这更说明了他的左手从神经层面就获得了更大的支持。同样的道理,一个右肾切除的人,久而久之左肾也会代偿性肥大,以弥补右肾的功能。

同样放到社会现象中,如果一个三四线城市突然富起来了,一个家庭突然有钱了,不可避免会出现炫富、铺张浪费、夸耀等行为,这也属于一种代偿,所以人们突然日子过得好了,可不是失去了理智吗?这不是说古代哲人比我们思考的多,比我们聪明,其实不然只是因为我们今天的信息太多,无法看清楚事物的全貌,大部分人一叶障目如盲人摸象却还自以为管中窥豹,当今学科细分至任何一门你穷尽一生都无法将其信息处理完毕,需要全球各个学校、实验室、组织的人一起来做课题,请问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能做什么?我说过一句话:古人思考较少是因为要多想有关胃的问题,而今人思考问题很多,但因为干扰太多,我们根本不会去想哲学家们思考的问题,太多人对哲学带有误解,更有甚者居然瞧不起的哲学,认为这是文邹邹的事情,还是我那句话哲学是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医生,缺了他能行吗?

当你的祖先还在田里流汗的时候,当两千多年前当技术和工具的发明刚出现之时,哲人们居然就能看出它的负面影响,可谓前瞻性十足。当然,他们的言辞大多都是有些极端,然而如不这样,又怎能叫醒睡着的人呢?又怎能引起世人的重视呢?此中之意,尽皆无奈,每一个哲学家就只能尽力的自我表演,当前人永远看不懂他们在干什么。

只有后人,后人才会明白他们是多么的厉害,并且得到他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如果不是古希腊那帮非主流哲学家,吃饱了撑的胡思乱想,西方至今还未寻到合适的路,至于东方,我这里不做陈述,因为很多问题我还没想明白呢。

第三,【中国人逃不掉的圆形循环辩证法】。中华文化的一切根基建立在易文化之上,为什么?因为易文化带给我们往复循环这样的思想,不说后来佛教到来所谓的生死轮转,六道轮回的影响。就单说世俗社会中我们经常性的思维模式就是周而复始、周行不殆、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和触底反弹等等都表达这样的思路,还有“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试想在这样的辩证思维下,在这样的循环思维下,你很难见到国人跟你讲形式逻辑,那是一个极其复杂和难度的事情,指的是抽调对象的具体要素,看逻辑形式如何运行,可以说这是纯逻辑的基本,而纯逻辑又是理解物理学和数学或者说理论的基本,为什么形式逻辑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目光受限制。

洞穴比喻

柏拉图《理想国》里有个著名的故事,叫【洞穴比喻】:一群囚徒住在黑暗的洞,他们目光所及之处,只有对面的一堵石壁,在他们身后有一个火把,当火光照过来的时候,他们面前的石壁就会出现影子,当他们摆动手臂的时候,影子会变化,囚徒们以为这就是光的真相。直到有一个囚徒转身,看见火把,他顺着火光走出洞穴,看到了太阳,才明白墙壁的影子不过是火光照射出来的,而火光的范围远远不如阳光,他终于知道了真正的光是阳光,这是真相。当这个囚徒兴致冲冲的回洞穴告诉同伴们墙壁的影子不是光,也不是洞内的火把,而是在外面的太阳,它广大无边,大家快去看啊整个世界都被照亮了。囚徒们却嘲笑他,觉得他疯了。

西哲学家如何看待文明化进程?苏格拉底对文明成就的根本怀疑

刚才洞穴里的大部分人就是普通人,都是困在这个世界之内的囚徒,无法看清世界的真相,那少部分人就是哲学家,他们窥见真正的光明,但同时会被别的囚徒不理解甚至是耻笑。

大家看下面的这个图一下就明白啥意思了。我们看到的真相,只是高维真相在低维的投影,是真正的形体的影子而已。

西哲学家如何看待文明化进程?苏格拉底对文明成就的根本怀疑

稍微有点科学常识的人都会懂,我们今天是以什么样的目光去看世界和理解世界的,所谓眼见为虚,所谓靠逻辑,如果靠直感,我们看到什么就是什么,那和纸面上的蚂蚁没有任何区别,不信你可以去玩一玩纸面上的蚂蚁,你就懂为什么了,所以说缺少这些我们无法缔造现代文明。

为什么很多人会是囚徒?因为他们缺乏逻辑并且从不怀疑,总以为自己看到的是真相,可世界恰恰不是这样,想要求存目前只能依靠理性和逻辑,只有数理逻辑能够把直感经验的东西重新拆分成判断和推理来处理。我们不能依靠感觉和直觉,我们不能依靠先验感知,因为感觉和直觉本身可以还原成逻辑、数学、物理、化学等。

正如望远镜的基础是光学,而我们用眼睛看,雷达的基础是电磁学,我们也用眼睛看,当然不是直接看,而是看操作屏幕。所以你会发现数理逻辑、形式逻辑这些高端的东西,能够在更抽象的层面将我们眼前的世界以另外一种方式去处理和理解,比如过去人都在用力,各种力学结构,投掷标枪等等,大家都懂的怎么去用,但是没有牛顿出来做一个力学的整合,你谁也无法说的清楚力是个什么东西。

所以你会发现这些都是延长我们的眼睛、耳朵等五官的办法,本身五官接收信息的范围都是固定好的,是生物体对外界信息捕捉后经由大脑处理为了求存的方式,蝙蝠有蝙蝠的方式,蛇有蛇的方式,海豚有海豚的方式,人有人的方式,我们和其他动物看到的世界都不一样,这是捕捉信息经由大脑处理之后呈现给我们世界的图景,什么图景?你看到的画面和色彩,你听到的声音,你闻到的味道等等,为什么你人知道紫外线红外线,为什么知道超声波次声波,为什么知道气味分子,这不是靠眼见为实,这不是靠具象,靠的是抽象思维和逻辑化处理。不然狼也有哲学家和科学家了,它们没有因为他们不需要,它们吃羊的时候不会去想那么多,所以人类的这种方式叫什么?叫做变态求存以达到依存识辨反应的过程。我们之前讲过,这里不赘述。

如果只见到辩证逻辑这个最基本的,这就是为什么黑格尔说中国没有逻辑,可其实古希腊直到柏拉图也在讲辩证逻辑,只不过后来自亚里士多德之后他们的逻辑上了一个台阶罢了,而我们停留在原地,因为文明类型而停留在最原始初期的状态;你也很难见到国人跟你讲复杂因素归结为多种结果的混沌系统,所以太少人懂量子力学和一些物理学模型的概念,原因是咱们太喜欢辩证,太喜欢非黑即白的对立,太喜欢单一因果链条等等。

可这些东西不表示错误,而是很容易阻碍一个人的多元思考能力,或者我常说的换个角度,换个侧面思考和看待问题,如何去做呢?切换思想模型,如果你只有辩证,那是万般难切换的。

对立不是矛盾!

因为我们国人经常犯一个错,对立不是矛盾!人们往往容易混淆对立和矛盾,但是两者不一样。

  • 对立的事物可以共存,甚至互相依赖,对立不等于对与错的关系。

  • 矛盾指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共存。对立的两个命题可以同时为真,也可以同时为假。矛盾命题必有一真,必有一假,有一个熟悉的词叫“求同存异”,其实放在这里是极其不恰当的,但为了便于理解,也只能如此了。

上述我们说的其实在上学的时候都懂,你别看学生们在做题的时候都明白,考公务员考试也有这个,但事实上有几个人在生活中是这样思考问题的呢?我们总是陷入情绪的计较中,总是在与他人辩论的时候丢失了讨论的问题,变成了只谈主义不谈具体问题了。甚至很多人偷换概念转移话题,引导群众的情绪等,这些是很难被观众所发现的,于是他赢得满堂喝彩,实际不过是取巧。他没有遵从逻辑中的几条法则:

  • 同一律】:同一个概念在逻辑推理中内涵和外延不能发生变化(也就是不能偷换概念,不能取巧的转移话题)

  • 不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简言之,不要自相矛盾。(凡事都有两面性,国人最容易在这点犯错,我经常说说书人一张嘴表不了两家话,如果都说等于自相矛盾)

  • 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简言之,总有一个正确结论。(这个特指的是西方)

你听到这里可能觉得我是在褒贬,其实不然,我是在表达一种无奈,无奈我们人类不靠这样的方式很难求存,今天世界的一切都是他们靠这样的逻辑创造出来的,而我们只是试图去理解都如此困难,我从来不觉得那样的高端就是好事,恰恰相反,这预示着人类的命运之可悲,可悲到要用这样的办法来求存,所以我们需要数理逻辑,需要形式逻辑。

其实循环+辩证这样的思维也挺好,但问题是这两点之综合在现代社会带来的麻烦可谓难以尽述,这其中有什么褒贬?只不过是不得不,我问问有几个人真心喜欢数学?谁都不喜欢,可就是得学,还得学好。

我为什么说我们教小孩子古文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甚至还有听众误解我批判中华文化的意思,其实不是,我不是在哗众取宠,博人眼球,有评论说我这是,其实不过表达一份担忧罢了,每当我想到这里的时候,我就想起来我们的古文化复辟导致朱熹现象,想起了禅宗后的心学对民族性格的深刻影响,这话的意思不是说推崇西方的逻辑,他们不过是古希腊的一个延续和发展,恰恰相反我对他们没多少好话,只不过现代世界被西化加上进入科学时代带来太多舶来品,所以你觉得说这些好像听起来有褒贬之意。

我思考的是人类能否离开地球的事情,站在我这个视角下回观文化,我认为下一茬文明的新思想应该不在古文化中了,毕竟我们所讲的都是观念中的历史和文化罢了,历史正着走,人们倒着来理解,所以就长远目光来看,科学虽然带来很多危害,可我们又能咋办呢?我们就像是最开始从狩猎采集时代过度到农耕时代的人一样,不由得你选择,只能继续往下走,知道自己永远也得不到完美真相,但依然寻求可靠真相,这是古希腊人的态度,一种从自知无知开始,关于未来,一切还得重新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