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学者入门跑姿,跑步时这5个细节不容忽视,安全、标准、超实用

 清武飞扬 2020-02-23

很多人也会说一个“破跑步”有什么可练的,我天生就会。这一点上确实无可否认,可是自己任性的跑真能保证不受伤吗?能保证达到最好的锻炼效果吗?结果往往不尽人意。跑姿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运动的效果。因为,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较长,如果跑步的姿势不正确,运动量又大,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运动目标,还可能对身体造成没有必要的损伤。因此,在跑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跑步姿势。

初学者入门跑姿,跑步时这5个细节不容忽视,安全、标准、超实用

1、上肢前倾角度

我们在跑步时,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性,很多时候身体会自然地前倾。但过多的前倾会导致头部弯曲、视野窄和背肌紧张等情况出现。还有另外一小部分跑者,在跑步时喜欢向后仰,当然这也不对。这样做会增加脊柱的压力,使腹肌紧张。正确的姿势是微微前倾,保持3~8度倾斜角即可,抬头、挺胸、直视远方10米~15米处。

初学者入门跑姿,跑步时这5个细节不容忽视,安全、标准、超实用

2、后蹬和前摆

虽然我们常说跑步是一个全身性的运动,但跑步的核心还是下肢发力。因此后蹬和前摆是跑步运动的关键步骤。腿向后蹬地时要用力,使骨盆的肌肉尽量绷紧,大腿肌肉收缩,屈膝带动小腿抬起,并快速向前移动,膝关节张开,腿伸直,当脚要落地时,对侧腿开始做蹬地运动。

初学者入门跑姿,跑步时这5个细节不容忽视,安全、标准、超实用

3、落地弹性

在跑步中是脚掌先着地还是后脚跟先着地,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甲鱼认为不论是脚掌还是脚跟怎么着地,都应是针对跑者当时的速度,如果已经是接近无氧了,则是前脚掌更科学一些。其实大多数跑者,在做有氧运动,所以今天就重点讲讲后脚跟落地的跑法。当脚着地时,应该是脚跟先着地,然后通过脚的外侧穿到整个脚趾和脚掌,这样的跑法会很有弹性。富有弹性的着地方法,不仅可以缓冲足部和关节的冲击,还能为下一步后蹬动作打下基础。如果跑步时脚直接接触地面,会增加跑者的疲劳感,并引起关节疼痛。

初学者入门跑姿,跑步时这5个细节不容忽视,安全、标准、超实用

4、协调摆臂

摆臂的目的,是在跑步时保持身体平衡,而下肢向前运动是具有带动作用。跑步时,保持手臂放松、协调、积极,如果是无氧跑,则摆臂尤为重要。正确的摆动动作是:手臂弯曲,肘部左右成直角,放在身体侧面,不要紧贴躯干。向前摆动时,轻微内叩;向后摆动时,轻微外张。一定不要摆到肩膀以上。

初学者入门跑姿,跑步时这5个细节不容忽视,安全、标准、超实用

5、口鼻共同呼吸

看似呼吸与跑步无关,却是跑步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可以保证身体获得更多的氧气供应,保证所有组织器官的正常工作,使跑步变得更容易。由于跑步运动极大地增加了人体对氧的需求,仅靠鼻子呼吸很难满足,而鼻子和嘴需要配合呼吸。呼吸的节奏应该与步伐的节奏相匹配。如果在跑步过程中呼吸的节奏被破坏,深呼吸可以用来调整恢复。

关注甲鱼聊跑步,运动不迷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