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扶正补虚,刚柔相济

 大隐镇 2020-02-24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正虚为本的疾病,中焦不运,脾胃两虚、纳化无权、后天乏源是其基本病机。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如脾胃日衰,水谷不运,必然导致气血两虚,机体失养。

患者可见面黄肌瘦、少气懒言、肢体无力、心悸头晕、脏器下垂等症,并可出现继发性贫血。而脾胃久病,后天无力充养先天,亦可由脾及肾,导致肾精命火不足。

此时可出现腰背酸困、神疲腿沉、畏寒肢冷,或自汗盗汗、手足心热,小便频或短少,甚至面浮肢肿、月经失调、精少不育症。如此,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后期多呈脾肾同亏、元气大伤的局面。

因此,当中焦的纳化功能得到初步恢复,脾胃有受药之机,必须继之以扶正补虚。或健脾益气,或补肾填精,使脾运有权,肾气得继,精生血化,胃黏膜与腺体的萎缩倾向得以抑制或逆转,方是治本之图。

一般来说,本病病位在中焦,脾虚常最先出现并贯穿于始终,故健运脾气显得尤为重要。在胃气有复,脾气得运的情况下,又当兼及胃体,以血肉有情之品补之,温肾化气之品煦之,如此阳蒸阴化,方有可能使萎缩的“胃体”得以恢复。

不论补脾抑或补肾,均不可壅补或蛮补。因脾为阴土,喜刚燥,恶阴柔;胃为阳土,喜阴柔,恶刚燥。二者相反相成,共同担当对饮食的纳化与吸收。

而慢性萎缩性胃炎为脾胃同病,阴土与阳土均虚,故无论过用刚燥或阴柔,皆非所宜。此时用药应特别注意既悦其脾,又润其胃,刚柔相济,以顺其性。

健脾益气可选用党参、黄芪、黄精、山药、白术、白扁豆、莲子等;益胃养阴则选用沙参、石斛、玉竹、麦冬等。

二者搭配,气阴同补,脾胃兼顾,补而不壅,滋而不腻。后期顾及胃体之损,则可参入枸杞子、当归、何首乌、菟丝子、肉苁蓉、巴戟天等温柔补肾之品,既能温助命火,又能培补精血,实助火以生水也。

诸药同用,脾肾双补,刚柔既济。

(文章内院:江海身)

微信:hnlh20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