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德充符》新解(一)孔子尊礼(下)

 龙潭今语 2020-02-24

德充符(一)

第一章 孔子尊礼(下)

本文是第一章的结论篇,庄子以其犀利的文笔揭示了儒家天命论的虚妄,无论是水鉴说,还是松柏论,又或是虞舜颂,都是在以天命说天命,自我循环,形成了逻辑坍塌。周礼的虚伪与危害也随之悄然浮出水面,印证了庄子本篇的篇名《德充符》——以道德充当灵符,用以维护那脆弱的等级制度。

【原文】常季曰:“彼为己,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物何为最之哉?”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舜独也,正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夫保始之征,不惧之实。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将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犹若是,而况官天地、府万物、直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而心未尝死者乎!彼且择日而登假,人则从是也,彼且何肯以物为事乎!”

译文:常季问:“王骀所为不过是为了自己,他求知是为了指导自己的言行,他约束言行是为了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人们又为什么会被他吸引呢?”孔子回答:“人不会把流动的水当成镜子,而会把静止的水当成镜子。只有自己先停下才能留得住大家的停留。受命于地,唯有松柏独傲草木,能四季常青;受命于天,唯有虞舜不同凡响,天命赋予他的正气使他一生正义凛然,所以他能用一身正气去匡正芸芸众生。为了立命之本而战,就无需担心它的结果。勇士孤身一人,就敢闯入千军万马。为了博取功名人们都能像勇士一样自告奋勇,更可况那些寻求与天相和、与万物相安、求言行规范、正视听见闻、追求道德修养以得一正生的君子们呢?先生已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人们追随他就是为了得一正生,他又何曾把众人的追捧当成一回事呢!”

人们为什么会接纳的及制度?上文阐明,周礼是一种制度设计,它有效地维护了等级制度,使人们身处等级社会却没有非分之想。周礼之所以能够实现这一目标,是因为它构建了一套与等级制度相匹配的道德体系。这一道德体系深入人心,指导着人们的一言一行,行为的规范又进一步积淀成文化,世代相传。而周礼则通过维护这一道德体系,有效地维护了等级制度。这第四段对话,解决的是一个动机问题。周礼的等级制度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集团的利益,这与普通百姓何干?人们为什么会接纳这种道德体系,从而接受这种等级制度呢?孔子举了若干例子,打了一系列比方,但归根结蒂,最终都汇聚到一个焦点——“天命论”。儒家的“天命论”,把一切不平等归结于天命的安排,天经地义,没有为什么。

彼为己,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庄子开门见山,借常季之口提出了上述动机问题。彼为己,是说王骀的所作所为其实都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彼,指王骀,也就是周礼。换言之,这是在说周礼的作用完全是为了维护统治集团的利益,而不是为了百姓的利益。为,为了。流行庄注承袭成玄英说,将为作行为解,将为己解读为修己,是未明庄义。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这是常季用逻辑链来进一步证明王骀所做的就是为了自己。要理解这句话,首先要理解知、心、常心三者究竟是什么关系,而它的关键又在于如何解读常心。什么是人心?庄子在《齐物论》中已经说得很明白,人心是用来指道言行的,而人们只有掌握了知识才能形成指导言行的准则。所以知代表认知,以其知得其心就是说,王骀求知就是为了指道自己的言行。什么又是常心呢?常心就是始终不变的心;心不变,则言行不变,这就是习惯。所以常心就是指驱使人们习惯的观念。由心化为常心,就是由想法固化为观念,于是言行便转化成了习惯。以其心得其常心就是说,王骀约束自己的言行就是为了养成一种习惯。显然,这一切都是为了王骀他自己。

周礼的逻辑旨在维护等级制度。如果王骀代指周礼,这一句又该如何解读呢?周礼以礼法制度指导人们言行,形成了行为准则;又通过规范言行使人们养成习惯,形成了文化传统。所以,知就是礼法制度,心就是行为准则,常心就是文化传统。将礼法制度渗透到文化传统,是将等级观念固化于文化,用以维护等级制度的稳定与传承。庄子妙用常季之问,将周礼旨在维护等级制度的逻辑展现无余。流行庄注硬把常心往道家理论上套,宣称常心就是修炼到了一种无心的境界。对不起,这绝不是道家理论,完全是无中生有。

物何为最之哉?这里的物,也是以物代人,指人们。最,是聚集的意思;最之哉,表示被王骀所吸引;之,代指王骀。常季话说王骀,而庄子意在周礼。周礼这一顶层设计十分窍妙,步步为营,管住了人们的手脚,更管住了人们的心,但周礼的本质就是不平等不自由,让人们放弃自己的平等自由而去维护统治集团的利益,百姓凭什么心甘情愿地这么做呢?这才是庄子的真义,问题可谓尖锐,孔子能否过这一关呢?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孔子首先抛出了正义说。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是说人们不会把流动的水当成镜子,而却把平静的水当成镜子。鉴,照镜子的意思。唯止能止众止,是说只有当水平静下来,才能吸引人们过来照看。这里,第一个止,表示静止的水;第二个止,表示留住众人;第三个止,表示众人停在了水边。这句话有两层含义,表面的意思是,只有先让自己停下来,才能让别人停下来。表面意思的背后还有另一层含义:人为什么把止水当镜子而不把流水当镜子?因为水止则清,清则正;而照镜子是为了正衣冠、修举止,只有自己正了,才有资格去匡正别人。不管是表面的含义还是隐含的含义,孔子都在暗示周礼代表了正义,而正义意味着服从,没有为什么。 

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在冬夏青青。紧接着,孔子抛出的是“天命论”。什么是天命呢?“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天命决定了人的社会属性(地位、权力、财富)和个体属性(性情、智慧、喜好)。人的社会属性和个体属性的总和就是性。如此,人的一切差异便都成了命中注定,不可更改。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在冬夏青青。草木或有千万种,但唯有松柏四季常青,这就是命,不是草木自己可以改变的。受命于地,表示植物的根生于地,是大地给了植物以生命。

受命于天,唯舜独也,正幸能正生,以正众生。进一步,孔子使出了王炸——天命+正义。受命于天,唯舜独也,正如植物的命由大地所决定,人的命则由上天所决定。芸芸众生,古往今来,只有虞舜的命与众不同。正幸能正生,以正众生。这句是唯止能止众止的逻辑翻版,表示只有天命赋予的正性,才能造就充满正气的人生,成为众生的表率,用以匡正众生。这里,幸,通性。性自命出,正幸则表示命正,即天生是贵人。正生,代表正义,也意味着权力和服从。孔子这是在暗示周礼也是天命所成,正性正生,众生理应尊之从之,没有为什么。另外,作为备注有两点提示:一、郭象注本此处在断句上有误,将“正”字断在了上句,“正幸喻正义”没有得以体现,也没有意识到“幸”就是儒家著作中所说的“性”。二、孔子这里捧出虞舜而未提及唐尧,是因为虞舜可视为礼制的鼻祖。据《尚书·舜典》记载,虞舜创立了九官十二牧,彻底改造了古老的部落联盟议会制,通过集权将部落联盟长变成了实质上的一朝天子,也确立了等级社会的基本框架。流行庄注没有正视这段历史,随意就将唐尧塞了进来,实为越俎代庖。

夫保始之征,不惧之实。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阐述了周礼的正当性之后,孔子话锋一转,开始论述周礼的实用性。孔子的逻辑是,人生在世,无非就是为了生存与名誉。为了生存,人们可以拼死一战;为了名誉,勇士可以奋不顾身。保始之征,不惧之实。为了生存而战,就不用担心它的结果。始,指本始,表示立命之本。征,指征伐;不是表征的意思。惧,是担心。实,指果实,代表征伐的结果。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九军,天子六军,诸侯三军,统称九军。勇士孤军深入,生死置之度外,为了什么?下文说了,这是为了名誉。

道德和价值观的作用——得一正生。为了生存和名誉,人们都可以赴汤蹈火,死不足惜;倘若为了得一正生人们又该如何呢?这时候,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开始发挥它们神奇的作用:正生是生命的全部意义,与生存一样,是立命之本;与名誉相比,又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周礼则恰恰能赋予人们以正生,给人以生存的希望,那么又有谁会不趋之若鹜呢?于是,孔子接下来一口气用了五个排比句来描述什么是所谓的正生。

将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犹若是,将(jiàng)求名,将军为了求取功名;将,武将。自要(yāo)者,自告奋勇者;要,要求。犹若是,指上文的“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这里,将又可以是泛指一切有身份地位的人,他们为了名誉可以舍生取义,在所不惜。

而况官天地、府万物、直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而心未尝死者乎!这里说的就是,得一正生是人们信奉周礼的内在动力,它的大意是,天地为大,万物为重,活着就要懂得如何与它们相处;哪些该说,哪些该做,一切都有道德指引,有德方能得一正生。这是人心所向,也是周礼所指,岂有人们不感兴趣的道理?官天地,直译是拜天地为官长,引申为与天相和。官是动词,表示尊为官长。流行庄注将此句解读为驾驭天地,不是误读,而是无知。天与人的关系,无论儒道,历来都将天作为至高无上的象征,把天人合一视为圣境。府万物,直译是将万物收入府中,引申为与物和谐相处,有明事道、知物理的意思。府是动词,表示置于府中。直寓六骸,直译是将六骸全部关起来,引申为彻底规范人们的行为。直寓,动词,表示把东西全部装进去;直,全。六骸,人的头身和四肢统称六骸。象耳目,直译是帮助耳目获取物体的象,引申为端正人们的视听。象,动词,取象。一知之所知,直译是将“知之所知”转化为“一”,表示将获取的知识内化为道德。知之所知,求知的目的;知,表示一般认知;所知,表示认知的目的。“一”是动词,化为一;这里是以一代德,指形成道德。而心未尝死,表示满怀期盼之心,盼什么?盼的就是得一正生!孔子认为,这就是人心!

彼且择日而登假,人则从是也,彼且何肯以物为事乎!最后,孔子对上述一系列论述作了总结性概括:王骀已入圣境;圣者,上承天命,下正众生。言外之意,周礼是天命和正义的化身。登假,假通遐,本意指升天,这里比喻王骀已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成了圣人。流行庄注套用道教语言,说这是指王骀羽化成仙,不仅是儒道不分,更是道家和道教不分。既然王骀已成圣人,人们自然对他顶礼膜拜。从是也,追随他;是,指示代词,指王骀。彼且何肯以物为事乎!他又怎么会把吸引众人当成一回事!以物,指吸引人;物,以物代人。为事,当成自己的事。同样,王骀即周礼,就周礼而言,这句的意思就是,周礼将人道与天命融为一体,已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天命所指,人心所趋,哪里还有人们不趋之若鹜的道理呢!

周礼的产生与传承。周朝初年,武王驾崩,成王年幼。周文王的四公子周公旦,是武王的胞弟,成王的叔叔,本可以兄终弟及,名正言顺地继承武王的王位而成为天子,但他却坚持要将王位传给武王的嫡长子周成王,自己则退居摄政王,辅佐年幼的成王治理天下。七年后,他还政于成王,并淡出政坛,用现身说法捍卫了周礼的嫡长子继承制,也对后世几千年的封建王权传承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周公摄政的第六年,制礼作乐,建立了一整套宗法制度,这便是传世的周礼。周公早年平定殷人叛乱有功而分封于鲁国,但因辅佐成王执政不能离开王城镐京,故委派长子伯禽代为赴任,于是伯禽成了鲁国的首任国君,鲁国也因此完整地继承了周礼,所以素有“周礼尽在鲁”的说法。

孔子毕生致力于恢复周礼。孔子是殷商贵族的后裔,他的十六世祖是商纣王的长兄,微子启。周灭商后,微子被成王分封于宋国,爵位公爵,为宋国首任国君。身为没落贵族,孔子对夏商的礼制颇为熟悉,但却对周礼情有独钟。“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周朝将道德融入礼制,将天命植入道德,推行以礼治国,开创了新时代文明,天下因此而长治久安。儒家思想的源头来自周礼,周公是当之无愧的儒家先驱,而周礼就是他集儒家思想于大成的代表作。孔子对周公顶礼膜拜,对周礼推崇备至,一生都在为恢复周礼而奔波。孔子晚年回到鲁国后开始整理周礼,所以有《仪礼》一书出自孔子的说法。但书中所收集的周礼只是很少一部分,或许孔子确实认为这样做太晚了点,应该早些作手编撰,所以才发出了“丘也直后而未往耳”的感叹。

周公的成与败,孔子的智与哀。武王伐纣的口号是殷商统治残暴无道。牧野之战,仅仅打了半天就宣告了商朝的灭亡。如此强大的正统帝国,天命神授,竟然顷刻间灰飞烟灭。这对周人是极大的震撼,也令其深刻反思如何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周公是周人中真正的思想家,他意识到仁德才是天下所归的大本,于是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弘扬明德慎刑,以礼治国。周礼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使周朝的文明较夏商二代有了跨时代的发展。周礼的设计将典章制度和价值理念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和谐统一,是国家治理理论的一大创新,至今值得人们借鉴。周公的改革创造了周朝早期的盛世,社会一片祥和,不仅激发了生产力,文化事业也得到了巨大发展,《诗》《书》《礼》《乐》《易》都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文化结晶。这就是孔子极其崇尚周文化,毕生致力于恢复周礼的历史原因。然而,周公和孔子都没有意识到,一个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它所构造的仁德也同样是空中楼阁,不堪一击。到了春秋时代,诸侯不再甘心于周礼的约束,开始大造天子的反。到了在战国时期,士大夫也不再甘心周礼的约束,开始起来造诸侯的反,天下大乱。正如老子所言,“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