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中「九州/四海/府/道/县」等行政区域用词由来最全详解

 老刘tdrhg 2020-02-24

九州

传说中我国上古行政区划,西汉以前,认为“九州”系大禹治水后所划分的,东汉以后,有人认为九州是周制,有的认为九州是殷制,具体州名未有定说。

《尚书》作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为九州;《吕氏春秋》有幽州而无梁州;《周礼》有幽、并两州。《尔雅》有幽,营而无青,梁。各家所说各州边界,也有一些出入。

中国历史中「九州/四海/府/道/县」等行政区域用词由来最全详解

《尚书》所说冀州,相当于今天河北省南部和山西省东南部;兖州相当于今天河南省北部和山东西南部一带;青州相当于今天山东省东部和北部;徐州相当于今天河南省东南部,安徽省东北部,山东省南部和江苏省北部地区。扬州相当于今天安徽南部,江苏中南部,以及江西东部,浙江省和福建省部分地区;荆州相当于今天湖南,湖北,以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部分地区;豫州相当于今天河南省南部,安徽省北部一带;梁州相当于今天陕西省南部,四川省东部地区;雍州相当于今天陕西省和甘肃,宁夏部分地区。

中国历史中「九州/四海/府/道/县」等行政区域用词由来最全详解

四海

一说泛指海内之地.'四海',就是四方,俗语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即指此意。即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域。

二说指中国四面环绕的大海,《礼记》具体提到,东海,西海,南海,北海。由于人们认识的不断扩大,对于“四海”的定义也日趋不同,如春秋时认为“北海”即渤海,而汉代苏武牧羊的北海,为现今的贝尔加湖。“西海”最早指的是青海,张骞通西域后人们视野扩大,称波斯湾为西海,一说即是今天的地中海。

另外,中医认为的四海即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为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之所。

中国历史中「九州/四海/府/道/县」等行政区域用词由来最全详解

郡县

我国古代行政区域,春秋“县”大而'郡'小,秦代郡大县小。秦统一六国之后,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后来又增加四十郡,汉高祖刘邦分为六十二郡,区域变小了,隋唐改为“州”。县制始于春秋战国,秦代县属郡,一个郡管辖几个县。汉代郡国并存,国以下也有县。隋唐以后县隶属于州或者府。

中国历史中「九州/四海/府/道/县」等行政区域用词由来最全详解

地方一级行政单位,唐代将全国分为十“道”,后分为十五道,是略相当于汉代的州,隶属于中央的监察区。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剧中就多次提及陇右道。

北宋初沿袭唐制,反全国为十三道,不久即废,改道为路。清代又恢复道,他的范围变小,属于省管辖,但比府,州大。

中国历史中「九州/四海/府/道/县」等行政区域用词由来最全详解

北宋废道为路,初为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设,后来逐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最初分为全国十五路,后分为十八路,二十二路。南宋失北宋之地,任以势力所及分路十六,如福建路,广大路,广西路,湖南路等,和今天的省名相同,区域也大致相当。元代也有路,但是比宋代小,相当于州,府。

中国历史中「九州/四海/府/道/县」等行政区域用词由来最全详解

本为中央官署的名称,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机构,又在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相当于中书省办事处或中书省行署),简称行省。当时全国除中央直辖地区隶属中书省外,共设十一中书省。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区域名称,明朝时称称两京一十三省,简称为“省”,沿用至今。

中国历史中「九州/四海/府/道/县」等行政区域用词由来最全详解

相传尧时,分天下为九州,即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据《尚书》说)。舜时为十二州,增加了幽、并、营三州。到了汉代,又增加了加州、朔方。三国时,共十八州。晋初时分为十九州,后又分为二十一州。从汉朝到南北朝,州基本上是监察区,有时也是行政区。从南北朝起,州的范围逐渐缩小,当时江南的州实际上与郡无异。在唐代,全国共有三百多个州,是行政区,但是大的州,也可以称为“府”。明清统一改州为府。

中国历史中「九州/四海/府/道/县」等行政区域用词由来最全详解

依唐代制度,大洲称为“府”。唐代府隶属于道,宋代府隶属于路。元代的府,有的隶属于路,有的直辖与中央。明清统一改州为府,一个府管辖几个州。

唐在京师、陪都和道治所在地置府,地位与州平级。宋设置渐多,隶属于路;金设五京、十四总管府,凡十九路,路治所在地置总管府,总管府下辖州、县。元或隶属于省,或隶属于路,地位与直隶州平级,明清时隶属于省,下领三州和县。

府治所在地的县一般称为“首县”,首县的中心区域设有府城,城内设置有府衙,掌管一府事务,同时设有县衙,掌管该县事务。

中国历史中「九州/四海/府/道/县」等行政区域用词由来最全详解

关外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说法:

(一) 秦、汉是定都陕西的王朝,称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为“关外”。

(二)唐初开始,指山西雁门关以外的漠北之地。

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唐书·地理志》描述这里“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西径关,亦曰雁门关。”

(三) 明清称东北三省,即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为“关外”,因位于山海关以外而得名。

(四)如今,深圳市二线关以外的地区,即宝安区、龙岗区和光明新区,当地人也俗称关外。

关内

(一) 古代在陕西建都的王朝,通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叫“关内”。

(二) 明清称山海关以西地区为“关内”。又,今四川省康定县以东地区亦称为“关内”。

(三)深圳市二线检查站以内的经济特区区域称为“关内”,包括盐田区、罗湖区、南山区、福田区四个市辖区。 关外有宝安、龙岗二区,这二区占了深圳面积70%。由关外进入关内需要办理通行证(后来随着政策放宽,只需检查身份证即可)。

先前深圳关外与关内差别极大,关内建设良好,达到国际先进城市水平,而关外则与国内二线城市无异。随着深圳市飞速成长发展,出台多项改革措施,包括2011年承办大运会,关外获得了大量的发展契机,如今的关内关外区别不再明显。

2010年7月,深圳市政府获批扩容特区,深圳市全境皆为经济特区,撤销市内二线检查站。至此,这个沿用了30年的说法成为了历史。

三都/两都

东汉时的“三都”为东都雒阳,西都长安,南都宛。

唐代以后的三都指东都洛阳(三国魏时改“雒[luò]”为“洛”),北都晋阳以及京都长安。左思《三都赋》所指三都是三国时蜀都成都,吴都建业,魏都邺。班固《两都赋》的两都是东都雒阳和西都长安。唐代的两都指的是东都洛阳,西都长安,五代则指的是东都开封和西都河南府。

中国历史中「九州/四海/府/道/县」等行政区域用词由来最全详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