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2月23日神经2,3群病例荟萃

 忘仔忘仔 2020-02-24
李艳萍
关注

2020年2月23日神经2,3群病例荟萃

2020-02-20 阅读543

一 常志强老师提供病例

男18岁
一年来言语不流利,突发运动性失语
无发热、无癫痫发作
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等化验检查阴性

结果:血吸虫性肉芽肿。

二 陈晨老师提供病例

男性,14岁
因“生长缓慢3年余”就诊
查血清TSH水平升高,TT3,TT4水平降低

答案:垂体增生。

三 陈晨老师提供病例

女,52,头疼

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肿瘤实体而正式命名。肿瘤主要发生在小脑半球和小脑蚓部,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具有良性的生物学行为,但是其临床复发率较高,因此,在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将其修订为WHO Ⅱ级。此外,因为该肿瘤较低的发病率和缺乏长期系统性随访,准确的临床预后评价至今不清。对于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我们不应其罕见而忽视它的存在,对于任何一位罹患肿瘤的患者,我们的一份探寻就是病人的一份希望。在大数据背景下,如何提高对少见疾病的认识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结果:脂肪神经细胞瘤

四 常志强老师,三个病例秒杀

结果:卡大、卡二、卡三

五 常志强老师提供病例

再来一个,女、39岁

结果:DM1


患者为51岁女性,患有进行性远端无力和肌肉萎缩两年。临床和电生理检查提示肌强直。 MRI显示整个白质的双侧离散和融合性异常高信号,主要累及前颞叶和外囊(见下图)。 

图A  T2/FLAIR显示前颞叶白质对称融合性高信号(箭头)

图B  T2/FLAIR显示双侧外囊高信号(箭头

图D  (C、D)T1+钆显示无对比度增强

DMPK基因检测显示1个等位基因中超过50个CTG重复,确诊为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DM1)。 

六 常志强老师提供病例

结果是:线粒体神经胃肠脑疾病(MNGIE)

七 常志强老师提供病例

患儿女,2岁8个月,外伤后左下肢间歇跛行2个月余。间断发热11天,少语,尿失禁半天。

结果:白质消融性脑病

脑白质营养不良临床少见,但也不是遇不到,肾上腺脊髓神经病最近讲的比较多,Krabble的影像学很像ALS,HDLS的病灶容易发生在侧脑室旁,DWI高信号容易被诊断为脑梗死,VWM病变常位于侧脑室前后角旁白质伴囊变,虽然现在基因检测谱很广,但学习这些疾病的影像学似乎还是有些帮助的。

八 李福兴老师提供

结果 头颈沟通恶性神经鞘瘤

九 李洋涛老师提供病例

男,17岁。以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四肢抽搐10年就诊

结果 DNET

十 李洋涛老师提供病例

女,27岁 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四肢抽搐24年就诊

结果 胼胝体发育不良

十一 陈晨老师提供病例

结果 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

十二,刘波老师提供病例

患者女 9岁 于2016年1月受凉感冒后出现咳嗽、流涕、咽喉肿痛,当时无发热,就诊于当地诊所,予以“静脉针”点滴7天(具体不详);患儿流涕、咳嗽等症状好转。3天后患儿又出现咽喉痛,就诊于当地中医诊所,服用中药(具体不详)治疗,服药后约1-2小时诉有腹部疼痛不适,恶心、呕吐,为喷射性,胃内容物,约1小时后患儿出现视力下降,伴双下肢无力,不能独立行走,遂就诊于*医院,给予治疗(具体不详),2小时后出现目光呆滞,“呼之不应”;并出现精神行为异常,如反复诉说心慌、把米饭当作饮料等。急呼“120”,转送过程中多次出现肢体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每次约5分钟后好转。约5小时后到达地区医院,给予镇静等对症支持治疗,约8小时候后转送至*某医院。经治疗患儿意识状态未见好转,且逐渐消瘦。为求进一步诊治来唐都医院神经内科,以“意识障碍待查”收入院。

结果    山豆根中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