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后庭花,指的是什么?

 天亲馆 2020-02-24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其中的商女是指歌女,取宫商角徵羽中的“商”音,主萧瑟凄凉,所以古人惯用“商秋”一词,既叙述了季节,也形容了秋意。

《琵琶亭诗》(宋)叶月流

“明月满船无处问,不闻商女琵琶声”

这首诗中的商女也是演奏者、歌女的代称,可见这种用法并不罕见。

这首诗怎么来的呢?杜牧夜泊秦淮河,听着莺莺燕燕的淫词烂曲有感而发。

杜牧的某些粉丝还替他遮遮掩掩,说老杜是因为躲清静不小心躲到了“红灯区”,那老杜的脑回路还真是堪称清奇。

也有人反问,商女不知亡国恨,你杜牧知道亡国恨,又为啥去了秦淮河畔,你又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呢?

无需多想,我们把他的诗作当做具备一定正面意义的呼吁就好。

这只是一种曲笔形式,商女表意歌女这没错,但真正的指向,是那些花钱寻乐子的权贵、士绅们,甚至您说影射皇帝也可以,但绝不是指责歌女没心没肺,因为没有人天生喜欢当歌女,无非是情势所迫,讨生活混碗饭吃而已,都是苦命人。

再者,需方市场嘛,没有需求、没有消费哪来秦淮河畔的一片繁荣,所以这个锅要皇帝、权贵、士绅、商贾们来背。

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花又是什么?在词曲《玉树后庭花》意义之外,后庭花是泛指后厢庭院所种植的鲜花,还是特指某一种花呢?

《玉树后庭花》陈叔宝亲笔力作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陈后主陈叔宝堪称艳词界的一霸,这是他最为喜爱的作品,皇帝日日宣淫,夜夜笙歌贪图享受最终导致政息国灭,所以《玉树后庭花》又被称为亡国之曲,其实词曲也没什么错,主要还是皇帝太沉迷于此,都是领导阶层的问题。

《玉树后庭花》这首乐曲并没有亡国的功效,唐太宗李世民和女帝武则天都很喜欢这词曲,并没有因为它被冠以“亡国之曲”而厌弃它,反而几乎成了宫廷必备曲目,因为演奏的次数太多,还被日本人抄录送回小岛保存至今。

事实证明,李世民没有因此词曲亡国,武则天同样没有,而陈叔宝亡国,那就是陈叔宝这个人的问题,而非词曲。

玉树,五彩玉树,出自《山海经》,祥瑞,有古代文献将其解释为槐树,也被解释为宝物装饰的树,类似圣诞树吧,还被解释为雪后的大树,银装素裹。人,玉树临风,形容男人姿容出色,身材健壮挺拔。

“后庭花”,后院之花,既指花草,又可引申为家中女性、后宫妃嫔,对于陈叔宝来说,他肯定是取意后者。

张贵妃,张丽华享受着陈叔宝最高级别的荣宠,后庭花泛指人群的话就是后宫佳丽,如果单指一人的话,那只能是张丽华一人,论荣宠后宫无出其右者。

张丽华,出身寒微,却有着绝色的美貌和超强的记忆力,张贵妃在辅政方面的作用类似和珅-人肉笔记本,尤其政务方面,乾隆问什么都能答出来,无需查资料,全凭记性。

张贵妃本是侍女出身,陈叔宝一见之下就着了迷,立刻临幸充入太子府,后来陈叔宝继位,她被封为贵妃,陈叔陵犯上作乱砍伤了陈叔宝,养伤期间,他拒绝一切妃嫔进入寝宫,皇后也不见,只留张贵妃一人伺候。

后主自居临春阁,张贵妃居结绮阁,龚、孔二贵嫔居望仙阁,并复道交相往来。又有王、李二美人,张、薛二淑媛,袁昭仪、何婕妤、江修容等七人,并有宠,递代以游其上。

这三座楼阁高达数十丈,几百个房间,皇帝独栋、张丽华独栋,龚、孔两位贵妃合居。皇后的柏梁殿被陈叔宝的母亲占了,皇后被支到求贤阁,可见宫中地位。

为了颂扬张贵妃的美貌,《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词曲相继问世,张丽华辩才超群,记忆力惊人,而且善于察言观色拿捏陈叔宝的心思。

陈叔宝懒得上朝,所有政务都由太监传达,太监记不住的,张丽华却全能记住并且告诉皇帝,朝中有个风吹草动,张丽华也会及时禀告皇帝,俨然成了陈叔宝的机要秘书,一时间荣宠更盛。

不管是否虚情假意,隋文帝开始并不是非要灭陈,甚至还说如果陈叔宝改过,我又何必灭陈呢。

隋文帝嘴上仁义,手上可没闲着,印发了二十万份陈主罪状,让大家都能明白,不是我杨坚要灭陈,而是其自灭,此乃天意。

剪短截说,最终隋军灭陈,并且找到藏身枯井的陈叔宝、张丽华和孔贵妃。

陈叔宝被隋朝恩养了十六年,病死洛阳,葬于北邙山,追赠大将军谥号“炀”,厉、灵、炀都是恶谥,算是对陈叔宝一生的评价,他也绝不算冤枉,反正人都走了,留个恶谥无非起到警示后人的作用,对陈叔宝也没啥影响。公正的说,虽然是亡国之君,但对百姓还算不错,短短几年在位时间竟然大赦天下高达十次,比较仁义,尤为擅长诗词、音乐······

后庭花张丽华的下场只有一个--死。但谁杀死的有争议,有的文献说是杨坚下令诛杀,有的说是长史高熲(jiǒng)所杀,但原因只有一个--祸乱朝纲。

这就有点扯了,张丽华虽然是个贵妃,其实扮演的社会角色也不过就是高级歌女,皇帝的玩物而已,陈被灭的原因是后主无能,张丽华虽有私心,但也是仗着皇帝的娇惯,“丽华亡陈”,纯属胡扯。

后来李世民也爱听此曲,群臣力谏劝阻,说陈亡于《玉树后庭花》,齐灭于《伴侣曲》,对这种说法,李世民却不以为意,认为对音乐的感悟,因人而异,悲苦在人不在音,快要灭亡的朝代,老百姓必然受苦,所以《玉树后庭花》才成了“苦”的代名词,你亲自听听就知道曲子本身没什么可悲伤的。

魏徵还在旁边帮腔:“乐在人和,不在音也。”意为告诉大臣,亡国在人不在音,你太形式主义了。

后庭花=鸡冠花

《寓居六咏》(北宋)苏辙

大鸡如人立,小鸡三寸长。

造物均付予,危冠两昂藏。

出栏风易倒,依草枯不僵。

後庭花草盛,怜汝计兴亡

苏辙自注:“或言矮鸡冠即玉树后庭花。”

在这首诗中,苏辙也为后庭花鸣不平,花草(词曲)而已,国家兴亡怎会系于你身呢。

《碧鸡漫志》(南宋)王灼

“吴蜀鸡冠花 有一种小者,或红、或浅红、或白、或浅白,世人曰后庭花。”

明末陈仁锡:“寿星鸡冠矮脚鸡冠,有红、白二色,即后庭花也。”

寿星鸡冠=矮脚鸡冠=后庭花

总结来说,《玉树后庭花》是陈主陈叔宝为张贵妃创作,其中的“后庭花”是特指张贵妃张丽华,后人诗作中也泛指陈之后宫佳丽,在现实生活中“后庭花”就是鸡冠花,想来当初后宫的花园中多有此花,所以鸡冠花与“后庭花”才有了指代关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