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境界最开阔的一首词,最后八个字令人拍案叫绝!

 江山携手 2020-02-24

《忆秦娥·箫声咽》是李白的一首经典词作,也是唐五代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词作之一。这首词上下片共计四十六字,伤今怀古,托兴深远,尤其是最后八个字,以开阔的境界,把历史的兴衰之感写得淋漓尽致,令人拍案叫绝!

词的上片主要描绘了一个女子的悲欢离合,读来凄婉动人。“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词一开始,李白就把主人公内心的情态体现了出来:呜咽的箫声把秦娥从梦中惊醒,她却还似乎沉浸在那美妙的梦境之中,殊不知只有窗前的那一钩残月陪伴着她。而这样的情形肯定不止一天,而是在无数个月夜里,顾影自怜。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上片后三句,则是转入对“灞陵伤别”的回忆。《雍录》中记载:“汉世凡东出涵、潼,必自灞陵始,故赠行者于此折柳相送。”但在李白这首词中,柳色一年又一年绿了,心爱的人却依然远隔一方,陪伴着的只能是鸣咽的箫声和冰冷的残月。

实际上李白在这首词的上片,借助秦娥对情人的思念之愁,抒发了自己内心对某种事物的苦思与追求,而这种苦思和追求对于李白,对于常人来说,是执着但没有结果的。也为下片过渡到历史的忧愁,烘托了气氛,奠定了基调。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通过上片秦娥的悲欢离合描写,李白似乎对用比拟来抒发情感已经不能满足,而是直接把自己融入其中。仿佛李白穿越到了正处于九九重阳节的乐游原上,只是李白眼前只能看到那充满历史气息的咸阳古道和汉家陵阙。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短短八个字,便将秦、汉王朝的赫赫历史埋葬,无论当时多么繁华,古道多么悠悠,如今只剩下陵墓相伴着萧瑟的西风,在如血的残阳下,百年、千年甚至万年地存在下去。这两句词也是李白对于历史的反思,其中蕴含着历史的盛与衰、时间的古与今、以及人的悲与欢,它所体现出来的是历史的忧愁感。

综观李白的这首词,以比拟的手法,上片通过秦娥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下片则过渡到历史的忧愁,发出了意境开阔、气韵沉雄,同时又有历史悲凉的声音。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评价“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说:“太白纯以气象胜。”而古人对李白这首词更是评价很高,誉之为“百代词曲之祖”。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