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IM进入深水区,中国BIM的发展之路在何方?

 敦厚书屋 2020-02-25

作者:汪少山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中国图学学会BIM专委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BIM分会理事、中国安装协会BIM应用与智慧建造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中关村智慧建筑产业绿色发展联盟BIM专委会主任。

近年来,汪少山一直致力于用新技术推进建筑业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对BIM、物联网等技术在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上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并不断探索创新商业模式。汪少山发起并参与《中国建设行业施工BIM应用分析报告(2017)》《建筑业企业BIM应用分析暨数字建筑发展展望(2018)》的策划和编写工作以及《中国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发展系列报告》的撰写,参与指导多本企业BIM实施方法书籍的编写。 

1.现阶段建筑业企业推行BIM时存在哪些问题,您是怎么看待这些问题的?

从近几年建筑业企业BIM落地实践的情况,结合2019中国BIM应用分析报告,我个人认为这个阶段BIM在国内的推行主要面临四方面问题:即企业内部对BIM认知缺乏共识;BIM价值受到怀疑,进入了应用深水区;BIM从业人员的能力和意愿问题;面对新技术落地,企业内部组织定位不清晰,协作有难度。对于以上问题我分别谈谈我的看法。

关于认知难共识的问题。很少有企业从上到下都能认可和感受到BIM技术带来的价值,企业高层决策者,中层管理人员以及基层操作者对BIM技术的定位有自己的认知,一时也很难改变。有些是企业高层看到了BIM和云、大、物、移、智技术的结合,可以很好地为施工业务赋能,对此充满信心,希望全公司推行,把BIM技术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强有力抓手。

但项目管理人员的重心不在这,对落地应用的重视度完全不够,BIM技术到了项目上推不动,很多只是做个样子,为了用而用,让企业的信息化成了无源之水。有些是个别BIM中心人员积极尝试,但是项目和企业领导并没有那么重视,还在摇摆犹豫,项目积攒了数据,但是并没有赋能管理人员,项目变成了一个个数据孤岛。简单来说,高层中层对于BIM在企业的推进落地没有形成有效共识或是只有伪共识。

关于BIM遭受价值怀疑的问题。近两年,接触到的企业高层、BIM从业人员,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前两年被大家抬上神坛的BIM,质疑声越来越多。在我看来,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一个新事物的发展必然要经历这个阶段,我的理解是BIM的应用应该是到了瓶颈期了。

比起瓶颈期,我更愿意用深水区这个词,因为它是一个中性的词。通常,我们看到的事情,仅仅是冰山一角。在深水区,BIM的应用需要施工企业去磨内功,通过量变积累质变,这也是不得不经历的阶段。

我认为BIM的价值成疑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价值本身需要沉淀,二是因为价值难衡量所造成的。

BIM的价值绝对不只是可视化呈现,模型更大的价值是信息的载体,而BIM是数字化转型中最合适的信息载体。作为载体,BIM的价值产生在信息的解构和重构,及因为数据的连接带来的业务协同,也就是一定要下沉到业务本身。

同时数据的存储和流动只是数据链上的一部分,要让数据产生价值,还需要保证它的真实、及时和完整性,以及数据提炼和应用的科学性,这就要求源头数据的及时采集,以及后续数据挖局和分析发挥作用。所以这时候需要BIM技术和云、大、物、移、智等技术结合来加速数据流的运转,从而发挥其最大的效力。

关于价值难衡量,其实是相对简单的问题。这个账底下人可以不会算,但是领导一定要算得清。信息化工作,特别是具有管理性质的工具,可能是一个人投入,但是享受到价值的不是他。那个人可能是当局者迷,但是领导是站高一层的,更容易看到整体的价值是否提升。

管理的效益是团队化的,这时候管理者一定要配合一些合理的机制让价值分配更加平衡、合理。

另一方面,我其实更想和大家说的还是要转变思路。在转型的过程中,施工企业要把数字化技术的升级看成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一笔重要投资,而不是简单地视为一项成本。投资是一个长远的行为,他有未来收益,能够产生利润,而成本就是具体项目里实际发生的费用。同样是玉米种子,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成本,做成一包爆米花,也可以播种到地里,收获丰硕的果实。

关于BIM从业人员的能力和意愿问题。很多企业觉得BIM软件的应用和业务管理很难掌握在同一个人身上,即使有也很难快速复制。这个问题我认为可能要从内外部共同找寻解决方案。

对内的培养,施工企业要更加关注项目管理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跨部门协作能力,能够提出对于数据的需求,知道要看哪些数据,把已有的经验和IT系统相结合,提升管理的效率。

对于软件应用的掌握,施工企业更应该要求软件企业把软件优化到更适合施工各岗位业务应用的场景,要求软件去适应人。我判断未来各领域的人才都会是一专多能的“T字型”人才,精通自己岗位或者领域的业务,但是也理解横向和自己协同合作的相关工作的关系,甚至有些还是跨界的协作。

意愿问题主要是因为价值不凸显,个人发展不清晰,自然意愿就会出现波动。不过可喜的是行业内还是有许多BIM从业人员还在坚守。我对此的建议是,能力成长非一日之功,只有更多的实战才能成长起来,对于BIM从业人员来说,坚持下去,在坚持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绝对是光明的。

关于组织定位和协作的问题。BIM是个新事物,因其产生的BIM工程师以及BIM中心也都是新的。领导们对这个组织的定位以及与其他组织的协作机制也需要时间去尝试和探索。过程中出现的职责不清,边界不清的情况时有发生。

对于BIM组织的定位,一开始想用这个小组织去推动原先的大架构,来实现组织和业务流程的变革,阻力肯定会很大。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并且有各自的目标,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肯定排在第一位。人性所致,要求大家都站高一层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合理的。但是我们要以BIM技术为抓手,用数字化的思路来解决之前信息化的瓶颈,跨部门的数据重构是必不可少的。这个矛盾是个死结吗?

我认为不是。我们最终想要把跨部门的数据打通,但是我们经常把目的当手段,简单地就去要求大家在组织上快速融合,无障碍沟通,以换来所有信息的透明和协作,结果是阻力重重。

其实换一个思路想,我们只需要大家把自己的工作先数字化,把自己要做的、已经做的和即将要做的都在电脑上体现,那么这些数据的解构以及和其他部门数据的重构,其实是可以交给电脑来做的。只要我们有要站高一层的人能结合各部门的需求重新梳理,就不用让各个部门的人当面去沟通,也能实现数据打通,协作互动,甚至更加高效和及时。这是我们常说的用系统解决组织的问题。

2.前面您谈到BIM进入深水区,那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中国BIM的发展之路又在何方?

前面我们提到的问题其实都是复杂的,两难的问题,是我们所说的困局。存在即有他的合理性,我们需要用系统、动态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思考如何破局。

BIM不是一个孤立的技术,当我们谈BIM一定要将其放到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中去讨论。国家提出数字中国战略,建筑业也在积极走向数字化建设。建筑业的数字化就是将原本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数据进行解构,保证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和透明度,然后再通过合理、科学的算法将更大范围、更多维度的数据进行重构,提供给各层管理人员及决策者以支持。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随着BIM应用环境的不断完善,BIM软件产品的逐步成熟,使得BIM应用正处在从理想泡沫化后逐渐稳步爬升的新阶段。在2018年10月举办的“第五届BIM技术在设计、施工及房地产企业协同工作中的应用国际技术交流会”上,广联达正式提出了:中国的BIM应用正在进入到BIM3.0阶段,BIM的价值将会得到更明显的体现。BIM3.0是以施工阶段应用为核心,BIM技术与管理全面融合的拓展应用阶段,它标志着BIM应用从理性走向攀升阶段。该阶段,BIM应用呈现出三大特征:从施工技术管理应用向施工全面管理应用拓展;从项目现场管理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延伸;从施工阶段应用向建筑全生命期辐射。

今年行业里非常热的项目数字化的理念,就是把BIM和云、大、物、移、智等数字技术集合,对施工现场“人、机、料、法、环”等各关键要素做到全面感知和实时互联,实现建筑实体数字化、要素对象数字化以及作业过程数字化,从而让整个施工项目管理实现数字化、系统化、智能化,让项目的协作执行可追溯,管理信息零损耗,决策过程零时差。项目数字化的最终目标是把工程建造提升到现代工业级精细化水平,实现精益建造。

有了数据的积累和支撑,施工企业的组织管理将变成大后台配以小前台的赋能型组织,这是一种更具规模化的组织形式,能加速企业扩张,以及企业大数据的形成,从而帮助企业在提高建造效率,优化资源整合的同时,掌握信息主导权,在商业模式上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在产业链上也更有话语权。

3.在破局的过程中建筑业企业该做好哪些方面准备工作?

近20年,建筑业增速由年增长率20%下降到5%,2016年-2018年,更是连续三年增速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建筑业已经随着整体经济的潮流,走到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这一变革对BIM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IM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万能的,但却是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支柱性技术。它的价值最大化会在空间和时间上体现。

空间维度上它一定是要和云、大、物、移、智等新技术结合,以及需要和施工的业务结合,成为名副其实的可视化、可协同的信息载体。

时间维度BIM一定要,最终也一定会贯穿建筑全生命期,让正确的人在正确的时间拿到他想要的信息。但是对于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应用来说,我们还是要遵循其发展规律,也要接受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不要错失良机,也不要拔苗助长。

面对BIM技术引领的数字化转型,我认为建筑业企业应该要在企业内部达成认知的共识:数字化之路是变革之路。企业应该从战略高度推行数字化的建设,打造数字化的企业文化和运营体系,通过数字技术去落实数字化的行动,实现智能化应用和信息化平台系统,利用数据驱动企业决策和创新。

在战略规划层面,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必须要有从上而下的全局规划。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在于公司领导层有清晰的愿景、战略目的和目标。

从战略层下沉至组织层面,推动核心团队对数字化的责任、贯穿整个业务过程的用户和客户体验,设立正确的组织、环境和赋能体系。

最后落地到执行,建立一个长期的技术和数据架构,给予进行适当水平的投资,制定把愿景落地的沟通计划等。IT系统的建设、数字化人才的培养、企业管理制度的变革、统一的企业标准是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四个支撑点。

而从实施路径和节奏来看,企业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由岗位到项目最后到公司的过程。

第一阶段岗位的数字化是指现场建筑的结构、机件、场地等内容的数字化,生产、商务、质量安全等管理活动的数字化,以及人、机、料等要素的数字化。

第二个阶段是项目的数字化,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最难的阶段,涉及跨业务的数据及企业的过程管理。在大量项目数字化之后,海量的数据可以为公司的数字化提供真实透明的信息,进一步做资源的集约管理,组织流程、管理机制的变革和商业模式的升级。

4.在技术进步的大环境下,您认为BIM软件供应商应该做哪些方面的改进去推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其中广联达是怎么做的?

我认为软件商的优势是用IT的思维以及最新的技术,系统地去分析和解决数据的问题。也就是通过数据的采集、存储、流通、解构、重构、分析,来提升效率,优化流程,支撑决策。

这个思路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他也可以和各个行业的业务进行结合。

但是问题出在我们的视角总是软件视角,而不是客户的业务视角,很多我们觉得很清晰的逻辑在客户眼里可能是很复杂的。客户一看到心里就开始抵触了。所以我们除了要不断地做底层技术的突破和积累,比如图形技术、大数据算法、AI、物联网等等,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客户的业务,了解应用场景,让软件能真正融到客户的业务里,从而带来更大的价值。

具体有什么好的方法呢?我认为有两个,一是我们的业务人员要到客户的工作现场去,和客户一起做项目;二是我们自己在推出产品之前要先在自己的项目上用,这也是广联达的一贯做法。

2013年广联达在北京总部落成的信息大厦就是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期的一个应用。今年春天奠基的广联达西安大厦,也是我国首次利用全生命期数字建造理论建设的新型建筑。我们将运用BIM和云、大、物、移、智等新技术,IPD集成交付模式和精益建造的管理思想,探索数字建筑的实践道路。

施工企业以及项目的数字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企业和项目本身条件的不同,以及大家所处的转型阶段不同,对于软件的需求肯定也是不同的。现状就是一个项目下来,施工企业需要采购来自十多个甚至数十个软硬件供应商的产品,沟通成本不说,不同公司产品间的数据打通是个大问题。

广联达希望为施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一站式服务,但是我们也很清楚,光靠广联达一家企业是做不到的。

所以广联达提出了“平台+模块+生态”的理念,广联达的数字项目管理(BIM+智慧工地)平台也就是这个理念下的产物。广联达以“114N体系”,即一个理念、一个平台、四大技术和N个应用,对产业数字化进行了全方位覆盖。一个理念即秉承数字建筑理念,一个平台就是统一的数字项目管理(BIM+智慧工地)平台,四大技术是指依托BIM、IOT、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N个应用是一套兼容应用、开箱即用、开放给客户和生态伙伴的应用。

它覆盖了BIM建造、智慧劳务、智慧安全、智慧物料、智慧质量、智慧生产、智慧商务等业务场景,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业务模块,灵活组合到平台上,从而能支撑以BIM为核心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

作者:汪少山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