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暑期家庭教育研究报告全解析

 老玉米棒 2020-02-25

近日,垂直家长交流社区家长帮发布了《2017学生暑期家庭教育研究报告》,共收集来自全国31个地区、共6312份问卷。首先感谢家长帮提供统计的数据报告,那么接下来小九就根据研究报告的具体内容与大家探讨一下2017年教育学习的风向及变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报告指明:无论是从精力、财力上,家长们都非常重视对于孩子的暑期教育,且对于教育产品的选择上更加趋向于理智化、个性化。同时,中国教育市场消费也迎来不断升级,一线城市成为消费升级的主力军,而上海地区更成为全国教育消费市场的排头兵。这里需要插一句,通过横向教育消费对比来看,山西省在教育消费上仍然处于全国中下游,但是单把太原市教育消费情况进行城市间的纵向比较,在二线城市中教育消费的投入上却位居前列!

孩子教育趋于多元化 家长更难选择

教育的多元化逐渐成为教育的新趋势,机器人编程新军崛起,小升初传统奥数等特长名额压缩,取而代之的是足球特长在小升初中逐渐站稳脚跟,换言之在孩子教育的选择上家长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却也有了更多的疑惑!

从数据中咱们不难看出,还是有八成家长把孩子的假期放到了文化补习班上,也有不少家长会选择陪伴孩子暑假旅行。从学年分布来看,小学高段以及初中仍然是文化课学习的重点年龄段,且有向低龄扩散的趋势,这也是近些年小升初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的关系吧。其次,报告中也指出,在一线城市的家长为孩子选择参加文化演出和文化展览的比率明显高于其他二线城市。

“素质教育”“文化教育”两手抓?是否真正可行?

之前和有的家长交流过,说孩子不仅要兼顾学校,培训机构之间繁重的课业学习,还要抽出很多时间培养兴趣爱好和各种技能。家长坦言,孩子的成绩确实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小小年纪身体也出现了小问题。从下表不难看出,“素质教育”逐渐成为跟多家长的选择,即便是要参加中高考的孩子们也会抽出各种时间去为自己“赋能”和“开阔眼界”。

然而实际的消费情况却是:

家长们的构想与现实还是存在的较大的差距,正是所谓的“文化教育”不合格,还谈什么“素质教育”,家长们还是更倾向于为孩子选择文化辅导班,尤其是在初中这个过渡阶段比率甚至达到了86.34%。可能也就只有学前的孩子家长愿意把重点放在孩子的素质培养上来吧。显然,家长们存在焦虑是很正常的,毕竟大多数的孩子并不是天才,希望孩子全面发展,又能在各种比赛竞争中脱颖而出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难得事情。

一线城市教育消费投入较高

根据全国暑期消费情况分布来看,就算是在一线城市,家长在孩子们暑期投入中花费过万的也只能算是少数,因此类似《月薪3万,却撑不起孩子的暑假》这样的文章实属夸大其词,其并不具有代表性。因此,也请家长们理性看待教育投入等类似的话题。

家庭教育得到重视,教育趋于理性化

根据报告我们得知,家长们普遍还是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们的学习上来,大多数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表现还是持满意的态度。孩子除了暑期课程学习之外,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把精力放到孩子的家庭教育上来,并且有超过半数的家长认为对孩子教育效果有明显提升。

在孩子得学习时光固然宝贵,但是成长中家长们的陪伴也变得尤为重要。现在的家长们愿意拿出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成长,更加理性的看待教育,从重视“给予”到注重“陪伴”,也是未来教育的大方向。

如果您看完这篇文章,有什么问题或者感想的话,您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大家可以一起讨论,共同学习。

平台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