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五脏之“心——君主之官”

 遵义经方研究院 2021-01-20

   

医师简介

刘杰(刘丹)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执业医师,经方杰出传承人,现任遵义经方医药研究所所长,中国中医药促进会经方分会常务理事,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学术传承人,禅门医学龟山派传承人。刘丹中医经方门诊负责人,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正宗传人,遵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遵义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义经方学派副主任委员。

五脏定义:肝、心、脾、肺、肾合称。

五脏共同生理特点:化生合贮藏精气,

心 能藏神而称为“神脏”

有“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之称

位置:心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络卫护。

形态: 其形圆而下尖,如未开之莲蕊。

生理机能: 主血脉、主藏神。

生理特性: 主通明和心气下降。

其他: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与小肠由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相互属络而成表里关系。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与自然界夏气相通应。

(一)主要生理机能

1.主血脉

定义:心主血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道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1)主血

含义: 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运行,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的作用。

①行血:是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泵;化血:心参与血液的化生

②生血,即“奉心化赤”。指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微,其化为血液,须经心火(即心阳)的“化赤”作用。

总结: 心有总司一身血液的运行及参与血液生成的作用。

(2)主脉

含义: 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维持脉道通利的作用。

血液的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心气充沛(主导作用)、血液充盈、脉道通利

生理: 心气充沛,心阴与心阳协调,血液充盈,脉道通利,血运周身,脏腑得养,面色红润有光泽,脉象和缓有力。

病理: 若心气不充或阴阳失调,血脉壅塞,血运失常,脏腑失养,则常见心悸怔忡或心胸憋闷疼痛,唇舌青紫,脉细涩或结、代等症。

2.藏神

含义: 又称心主神志,指心统帅人体生命活动和主宰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的机能。广义之神,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

意义: 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各有不同的生理机能,但都必须在心神的主宰和调节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整体生命活动。

心主血脉与心藏神关系: 神靠血养,血靠神使。

(二)生理特性

1.主通明

含义: 心主通明,指心脉以通畅为本,心神以清明为要。

意义: 心以阳气为用,只有心阳充足才能温运血脉,温煦全身,振奋精神,使生机茂盛。

2.心气下降

含义: 心位于人体上部,其气宜下降。

生理: 心阴牵制心阳(心火),化为心气下行以助肾阳,制约肾阴,使人体上部不热,下部不寒,维持人体上下的寒温平衡与动静协调。

病理:心火虚衰,不能下行资助肾阳,出现血流迟缓,腰以下寒凉,当补心阳;若因心阴不足,不能牵制心火下降,出现上热下寒,当滋心阴以降心火。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含义: 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由心主司,故称心在体合脉;面部的色泽,可以反映心血、心气的盛衰及其机能的强弱,故称心之华在面。

生理: 全身血气皆上注于面,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色红润光泽。

病理: 心气不足,可见面色㿠白;心血亏虚,则见面色无华;心脉痹阻,则见面色晦滞;心火亢盛,则见面色红赤。

2.在窍为舌

含义: 即心之精气盛衰及其功能常变可从舌的的变化得以反映。

生理:心主血脉、藏神机能正常,则舌体红活荣润,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

病理: 心血不足,则舌淡;心火上炎,则舌红生疮;心血瘀阻,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若心藏神的机能失常,则可见舌强、语謇,甚或失语。

3.在志为喜

含义: 指心的生理机能与喜志相关。

病理: 太过,精神亢奋可使人喜笑不休,不足,神气不足可使人易于悲哀。心为神明之主,不仅喜能伤心,而且五志过极均能损伤心神。

4.在液为汗

含义: 指汗液的生成、排泄与心血、心神密切相关。

生理: 汗液的生成与排泄受心神的主宰与调节,所以情绪激动、劳动、运动及气候炎热时均可见汗出现象。

病理: 汗出过多,津液大伤,必然耗及心精、心血,可见心慌、心悸之症。大汗可大量耗散津液,致心气或心阳无所依附而亡失,出现心气脱失或心阳暴脱的危候。

意义: 心以主血脉和藏神机能为基础,主司汗液的生成与排泄,从而维持了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及对外在环境的适应能力。

5.与夏气相通应

含义: 夏季是一年之中最热的季节,自然界一派炎热之象,属阳中之阳的太阳。心为火脏,阳气最盛,同气相求,故与夏季相通应。

意义: 人体的阳气有着随自然界阴阳升降而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规律。一般来说,心脏疾患,尤其是心阳虚衰的患者,其病情多在夏季缓解。而阴虚阳盛之体的心脏病和情志病,又往往在夏季加重。

附:心精、心血、心气、心阴、心阳的生理作用

1、心精,

含义: 是一身之精分藏于心的部分,由发育过程中分藏于心的先天之精与脾转输至心的水谷之精组成。

2、心血

含义:指在心、脉中流动的血液(广义的心血)。除了肝所藏的血外,都可称为“心血”。心血,有时特指在心脏本身血脉内流动的血液(狭义的心血),如“心血瘀阻”中的“心血”。

意义: 心精、心血具有濡养心脏及其形体官窍和化生心神的生理作用。

3、心气

含义: 由心精、心血化生,也是一身之气分布于心、脉的部分,是推动和调控心脏搏动、脉管舒缩及精神活动的一类极细微物质。

意义: 心气充沛,则心脏搏动有力,脉管舒缩有度,血运通畅,精神振奋,思维敏捷。

3、心阴与心阳

含义: 心阴是心气中具有凉润、宁静、抑制作用的部分;心阳是心气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部分。

意义: 心阴能抑制心阳,防止心火过亢,并能抑制心脏的搏动和精神活动;心阳能制约心阴,防止心阴过盛,并激发心脏的搏动和精神活动。

附:心包络

含义: 简称心包,亦称“膻中”,是心脏外面的包膜,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作用:古代医家认为,心为人身之君主,不得受邪,所以若外邪侵心,则心包络当先受病,故心包有“代心受邪”之功用。




遵义经方研究所

勤求仲景   博识经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