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养生应当“天人合一”,跟着时间表,遵循子午流注的自然规律。“辰时养胃、午时养心、酉时养肾、亥时养百脉”,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利用好这4个养生黄金期。 早养胃 辰时(早上7~9点),胃经当令。 此时,人体的胃肠消化吸收最强,是营养输送到各个器官,滋养脏腑的最佳时刻。辰时也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气血流注于胃经,营养丰富的早餐能给胃提供丰富的原料,从而发挥“受纳和腐熟水谷”的功能。 晨起一杯水 在7点左右喝杯温开水,可以湿润口腔、食管、胃黏膜,冲刷附着于黏膜的黏液和胆汁,促进胃肠蠕动,为进餐做好准备。还可以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但不宜过多饮水,约100毫升即可,以免冲淡胃酸,影响消化。也不宜喝凉水,以免对胃部造成刺激。 早餐要吃好 早餐要吃热:人体气血得热则行,遇寒则凝,摄入冰冷的食物会使气血不畅,从而“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营养要全面:一份好早餐,应包含谷类、奶类、动物性食物(肉类、蛋)、豆制品、水果和蔬菜等。此外,早餐不宜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在空腹状态下损伤胃黏膜。 午养心 午时(11~13点),心经当令。 11点到13点这个时间段,也就是午时。此时心经当令,是一天中最利于养心的关键时刻。 刺激心包经:保护心脏 人的身体有两条与心脏有关的经络,分别是心经和心包经。心主神明,心经和神智有关;心还主血脉,主要与心包经有关。
方法:用一只手沿对侧心包经的路径,从中指尖向上沿途按揉,内关、极泉等穴重点按揉。如果觉得按揉比较麻烦,沿心包经拍打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午睡:护心血管,防心脏病 中医认为,心为五脏六腑之主宰。午睡不但有利于补足睡眠,而且能够改善冠脉血供,增强体力、消除疲劳。午睡,还可大大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发病机会。即使睡不着,闭目养神对身心也是很有好处的。 练养生操——八段锦 中医认为,四肢强盛,能促进阳气生长,促进阴阳转换。而经络者,内联五脏六腑,外通四肢百骸。所以,八段锦能调节心肝脾肺肾,尤其护心。 傍晚养肾 酉时(17~19点),肾经当令。 此时正值肾经当令,肾经的气血流注最为旺盛。肾为先天之本,封藏着人体的精气,肾精若盈满,人则生机旺盛。该时段,适宜放松身心以养肾。 不盲目“黄昏练” 肾,主藏精纳气,对应大自然的冬天,重在“闭藏”,所以肾经当令的时刻,适宜放松身心,可散步、泡脚、打坐等,切忌剧烈运动。 温水泡脚:补肾脏 人体的肾经,是起于足下的。温水泡脚以后,对肾经起到温养的作用,肾经自然也会对肾脏形成好的作用。 揉按涌泉穴 补肾固元的“长寿穴” 涌泉穴是人体足少阴肾经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脚底中线前三分之一交点处,即当脚屈趾时,脚底前凹陷处。 晚养百脉 亥时(21~23点)三焦经当令。 亥时入眠,百脉皆能得以濡养,阴阳协调,则身体健康。亥时安静入睡,百脉可以得到休养生息,三焦经气血充足,运气行水的功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人体各个部位都能分配到元气,第二天醒来才能精力充沛。 手指梳头:气血畅 俗话说,头梳千遍,病少一半。推拿功法里有一招叫做“拿五经”,每次梳头就是在梳五经。它有疏通头皮经络、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要想起到保健的作用,晚上用手指梳头应不少于3分钟。 晚上捶背:好入睡 睡前捶背,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能有效改善睡眠,催人入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