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见宋词-声声慢

 milano1895 2020-02-25

各位同学和家长,大家好!我是你们可甜可盐的桃子老师。

上期我们了解了宋词的部分背景,是不是觉得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又很有意思呢?今天老师要分享的是宋词中婉约派代表词人李清照和她的其中一篇词《声声慢》。

李清照(1084-约1155),自号易安居士,李格非长女,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年十八嫁赵明诚,夫妇雅号文翰,情感甚笃。靖康之难后避地江南,建炎三年(1129年)赵明诚病死,只身辗转流徙江浙,晚景凄凉。南渡前词作多清新婉丽,南渡后转为凄楚沉咽。有《漱玉词》,存词四十余首。

在中国文学史上,巾帼词人李清照的出现,为南渡词坛放出了奇异的光彩。作为史学上不多见的女词人,她的词作生动地再现了她的生活历程和情感历程,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女性特有的情感画卷。早期作品韵调优美,委婉含蓄,但仅限于写闺情相思之类;后期经过战乱,深厚的故土之思,凄苦的身世之感以及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一起抒发在她的作品中,词的情调显然过分低沉,而这些又在词人晚期名作《声声慢》中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的上篇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这种用法大胆新奇,工整得体,毫无雕凿地将自己内心凄冷的情感表达了出来。

首先,在意境上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清冷异常的凄楚气氛,而在内容上则表达了一个孤独无助的妇人想要寻求依托和安慰却又寻不到的极度痛苦的心情。“寻寻觅觅”四个字,把词人那种在重重灾难打击下的若有所失,却又极力想寻求一种寄托的心态真切地反映了出来。可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词人不可能寻觅到一种自己想要的精神寄托, 于是感到“冷冷清清”,这种“冷清”,不仅写出了当时残秋的景色和周围环境的冷落,同时也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无助与绝望。“凄凄惨惨戚戚”紧承前两句,写出了由于寻而未得和残秋景色所引起的无限的凄苦忧伤之情。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中的“将息”是旧时方言,表示修养调理之意。这一句是词人进一步抒情,通过写天气的忽冷忽热,变化多端,抒发自己内心难以平静的心情。所以,从这句话看又是语意双关的一句话。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句话是说词人原本想借酒来减轻内心的愁苦,可怎料到借酒浇愁愁更愁,此句由景写情,情在景中,运用含蓄的笔法道出了词人的愁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句话表达了词人对亡夫的哀悼与怀念的心情。此时作者已经流离江南,丈夫已经去世,书信也无法寄出,故而看到北雁飞来词人感到极度伤心。“

词的下篇紧承上篇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愁苦。“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句既是写景又是写人,既咏物也抒情,这满地的黄花,正是词人眼下所面临的惨痛遭遇。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对于失去了亲人的词人来说,黄昏都很难熬过去,又何况这漫漫长夜呢?词人在极度痛苦中,面对着漫漫黑夜却不知道应该怎样度过,这两句词恰恰把词人那种绝望无助的心境真实地反映出来。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三句写词人正伤心之际,愁思不解,独守寒窗,度日如年之际,天公又下起了绵绵的细雨,打在词人悲痛欲绝的心上,真正是风萧萧,雨淋淋,花乱落,雨飘零。

“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作为全词的结束语,概括了全篇词。运用了反问的语气,道出了词人心中那份深深的“愁”,引人深思。注意这句中第一个“者”通“这”,现大部分使用“这”。

纵观全词,情景相连。景不离情,情中有景,结合得天衣无缝。最后两句与首三句相呼应,是愁肠百结,忧思难解,怎一个“愁”字了得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