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央行3000亿专项贷款流向千家企业,严控流程“三道关”成重点

 曾经的银行老王 2020-02-25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30项金融支持疫情防控的专门措施,1月31日央行下发《关于发放专项再贷款 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关事项的通知》,专门安排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发放对象为9家全国性银行和10个重点省市的地方法人银行,支持金融机构向疫情防控重点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

3000亿的专项再贷款到底流向哪里?用到哪里?如何投放和应用?想必是很多人想知道的。根据设立重点企业实行名单制管理,由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和重点省份省级政府确定名单。中央财政按企业实际获得的贷款利率贴息50%,确保企业实际融资成本降至1.6%以下。

2月 24日,央行透露已有近千家企业获得了专项再贷款,近半数信贷主体为医用物资生产企业,其次是农业中粮油生产和肉类供应,部分大型连锁超市、物流等企业亦在其中。

从目前央行披露的名单看,主要有救护车企业,如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分行向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亿元,利率2%,用于生产疫情防控急需的负压救护车。

急救医院建设企业,如北京农商银行向负责重启小汤山医院的北京建工集团,发放贷款4000万元以上,贷款利率为2.65%。

疫情相关的医药企业,如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运用专项再贷款资金向金山制药公司发放300万元信用贷款。

急需的卫生材料企业,如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向乐至贵均卫生材料有限公司新增信用额度1900万元。

截至24日相关数据披露,湖北等十个重点省份银行业机构至少已投放了专项再贷款近千笔,加权平均利率在2.42%至3.07%之间,财政贴息50%后企业实际利率为1.21%至1.53%。

专项再贷款投放如何选择?政策重点如何把握?

中国青年报报道,央行明确专项再贷款政策三大重点关:

第一是把好重点企业名单关,对企业进行严格筛选,确保进入名单内的企业符合财政部等五部委文件规定的支持范围;

第二是要把好优惠贷款的发放关,承贷银行是第一责任人,确保贷款用于疫情防控的领域;

第是把好整个流程的审计关,对于贷款的发放情况和专项再贷款的使用情况,央行和审计部门会实时信息共享。审计部门会全程监督以确贷款发放和管理的公正和公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