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石禅子:习练孙氏三体式五年了谈谈自己的体会!

 龙腾风骨 2020-02-26
前言:

2012年,石师兄首次发表于“孙禄堂武学吧”中的帖子——“习练孙氏三体式五年了,谈谈自己的体会”,完整地诠释了孙氏武学的核心内容,对于大家学习颇有裨益。石师兄发表的帖子都是自己的亲身体会,且具体描述了每个习练阶段的感觉、认识和问题,对大家能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2014年,又曾由青松师兄做过整理与精编;现征得两位师兄同意,我再次汇总现帖出来,方便大家学习!



历史:

1929年6月,孙振岱被聘为江苏国术馆教习。在馆中,孙振岱常代师授艺,其技击功夫罕有人及。同乡、名拳家朱国福、朱国祯、高振东、朱国禄等亦常到馆中与振岱交流,他们的散手技击多受振岱指教。同年11月,孙振岱参加浙江省国术游艺大会。在头天的擂台赛上孙振岱两战两捷,第二日,将遇服务于同馆的李庆澜。李习少林派武功,亦为个中高手。李本是中央国术馆教授班学员,因中央国术馆内派系斗争很严重,故李要求到江苏国术馆任教。时江苏国术馆内武当、少林两派比较团结,馆内风气较正故李又拜在孙老门下习拳。孙振岱知李为劲敌,欲以内功绝手胜之,但这很可能使李终生致残。由于李庆澜此时已是孙老之弟子,故当晚孙振岱向孙老请示,孙老不允。孙老说:"此次我来南方提昌武术,一向强调习武之诣归是教化身心、变化气质、振作精神。非好勇斗狠。你自幼随我多年,影响非比他人。若为一时之胜负,竟施绝掌重伤同们,我以往所言,岂不成为空话。"然孙振岱一向自负,平日教拳时常言:"孙门内家拳技胜人,只在一沾之中。倘若不能在一沾之中胜人,便是功夫不济,有辱本门。"而今,孙老不允许他使绝手,李又为高手,故孙振岱觉着倘若周旋苦胜,则有辱已能。倘若绝手胜李,又有违师训,故而决定退出比赛。同道闻之,无不为之惋惜。



石禅子自述:

本人习练孙氏武学有几年了,师承上海寿关顺先生,谈谈自己看法:
初学者不适合极限的三体式,刚开始姿势摆正就可以了,慢慢的沉肩坠肘,松垮。扭脚跟,顶膝先不要考虑,半年后肩慢慢松下,普通人的跨至少要1年后才可松下,跨松下后再谷道上提,鸡腿要绷紧,此时,什么都不要考虑,松垮,将重心移到临界点,似倒非倒,顶头,手往前伸,裹肘,抽肩,二指挑眉,顶膝,抽跨,塌腰,重心落到脚后跟。坚持5-10分钟即可。
3年后身体如金刚铁骨,四根八柱基本成型。我3年内不考虑呼吸的,3年后的一天感受到呼吸急促,如同喷气机,头皮发麻,气不断涌入丹田,感觉非常美妙。老师说这种叫真人呼吸,前期鸿烈,后面如鹅毛细微。此时我猜深感到孙氏拳的真髓。老师说有些人数十年而不得,我算是一个幸运儿,庆幸得到名师指点。
后期还是三体式,骨骼不但要坚如钢铁,而且要节节拉开。



三体式:

有的人喜欢推崇9-1的桩法,将重心完全压在后脚跟,其实这种站法不好,只会站成死桩。三体式站后达到的效果是什么??
有人会说为了气,有些人为整劲,有些人说为了牢固,别人推不动等等,其实刚开始的几年就是为了筋骨。。我推崇3-7,4-6站法,缩跨将重心分到2后跟,快倒的瞬间,脚趾扣地,前手前伸。放松的是肌肉,这时候全身的筋相互拉扯维持平衡,2-3年后我筋练的坚如铁石。四正八柱基本成型,这时候在练习呼吸。
有些自称练了一二十年的老玩家,摆的姿势也不错,拳练的很养眼,也很会说,结果一摸身上啥都没有,腿筋都抽不紧,斜方肌到腰一点筋全无,就连最基本的后柱的两根筋都撑不住。。还练啥??他们根部不懂三体式的作用,你说了他们,他们会说放松为了下气等等,他压根就不懂外紧内松的道理。放松不是丢,而是在部分肌肉和内松的基础上,抽筋,而达到外紧内松。
道理讲清楚了,一些老玩家有的积极请教,有的毕竟面子挂不住,面红耳赤的点点头的匆匆走开。



本支三体式特色:

看看孙剑云老师,张烈老师,寿关顺老师三体式都不同..怎么才经历了2代传承,差别这么大!
我曾经问过寿关顺老师这个问题.寿老师讲当年支燮堂老师向孙老先生学艺的时候身体不好,孙老先生教给了支燮堂先生和其他弟子不同的三体式,以武修道: 从无极,两仪,再三体.而且三体式也稍微调整:两脚从中线稍分开些,小臂内裹幅度加大,拇指直指丹田,呼吸3-7,4-6分开,点内丹,分四正八柱,达到钢筋铁骨,外紧内松. 支先生用此法将身体养好了,而且还成为后来有名的武学实战高手.
这个也是老先生年纪较大时候的以武入道的练法.开始孙存周先生为此还有些生老先生的气,认为这个不应外传..但支燮堂先生家大业大,为人豪爽,每次老先生来上海都是住在支先生家.
后来支先生和孙存周先生也成为至交..
我本人开始身体不好,师从寿关顺老师练习形意,寿老师不保守,直接将以武入道之法相授,几年后我不仅身体养好了,也达到了钢筋铁骨,四正八柱基本成形,功夫也是质的飞跃。
我狂热武术,但三体式的难度曾经让我几度萌生放弃的念头。跟随寿老师习练三体式,开始就感觉到了难度。
首先是姿势中正,脊椎骨不偏,我至少半年多才基本中正,中间被老师,师兄纠正过无数次。
第二,站满后跟,难啊,我刚开始基本不超过1分钟。
第三,讲究胯松下后再把腿上的筋提起来,这个开始怎么都没有抽住。痛苦。。我曾经心里也很多次埋怨寿老师教的怎么那么难和其他人家的不同。。我每天都在家习练,1年后才基本做到,这叫“鸡腿”。观察鸡就知道那个胯连接处是松下的,爪子可以抓地,劲抽住的。
第四,龙身。就是斜方肌延伸下去直接到腰眼。我认为也是 蝙蝠之翼。看看李小龙就明白了。做到这个首先要沉肩坠肘。说起沉肩坠肘大家都懂,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人呢,有些人穷其一生都不标准。我是在习练2年后,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基本才抽的紧,后面就是坚实如铁的感觉。
孙老先生为何名声那么大,因为身上有东西啊,虽然晚年不怎么发力,感觉软软的,如活猴,但是浑身绷紧了也是金钟罩铁布衫,十指如铁钩。。
这些做到了,其他的九要就是毛毛雨了,基本水到渠成。
前三年不要求呼吸,丹田,求出的也是假像的,在胯松到一定程度,身体中正了,坐满脚后跟了,内气自生,由微而著,直至满。我是3年后才真正体会到了气沉丹田。



谈劈拳:

劈拳为动态三体式,记得我学习的前面几个月,心理感觉这个劈拳平平无奇,而且我打的姿势不比师兄的差,小指也翻天了,心中还暗暗窃喜。
后来才知道全是错误的! 汗!! 原来劈拳打的过程中,全身都是抽紧的,在动态过程中该松的松,该紧的必须紧,四正八柱筋斗抽住的,鸡腿提起来也是紧的。终于明白为啥师兄那么壮说打50个劈拳都吃不消。当时有几个和我差不多一起来的,看了这么难,以后就干脆不来了。
我当时也出汗了,难也要去过啊。当时不是我怕吃苦,吃苦对我来说不算啥,关键是找不到筋,抽不住啊,有劲使不出来。。身心备受折磨。
蒙着眼睛拉磨,按照老师的方法练吧,坚持!坚持!坚持!1年后定步就是三体式的时候筋能抽住了,但是移动的过程中又松了。哎, 练! 练! 练! 几个月后动步都可以抽紧了,开心阿。。春天来了~~
从几年前开始抽住能打10个到现在的100个不怎么感觉累,现在只感觉到是一些筋在拉扯着打。这都是一步步累过来的,但必须有老师指点否则累死也做不到!
我的一些师弟小刘,小东北等说我有股子狠劲,出手太狠了。我冤枉,我其实没发狠,力道是这些筋相互拉扯着打出的自然的力道!




撕钢棉:

最近打劈拳受到老师表扬,开心!不但拧裹攥翻分明,而且要有撕棉之意。钻到极致而撕,靠后背的斜方肌去撕,撕的是钢棉!!
当晚回家撕了一个晚上,现在有时间就撕。。舒服!!




谈含胸:

含胸拔背是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各有各的见解。
这些天来交流的武友很多的,问到这个问题,我就示范,让他们手贴在我前胸和后背,前手撑,后手拉,将胸骨拉开,自然含进,此时后背绷紧。他们感觉很微妙,原来是这么回事。有个习练很多年太极的朋友当时感慨不已,说以前其不得方法。
含胸不是将胸往里裹,背裹的圆圆的,此时会明白习武之人为啥罗锅那么多...
含胸是在身体中正,脊柱笔直,不影响任何呼吸的时候,拉开胸骨,自然含进去...



关于塌腰:

塌腰是在脊柱笔直下去的基础上,尾椎骨往前卷,就如同夹了尾巴的狼。此时微微顶胯,不要翘臀,头往上领,后边的大弓就拉满了。就如同孙禄堂前辈晚年三体式拳照身体笔直如同白蜡杆。



关于呼吸:

(注:三体式站到一定境界后方可注意呼吸配合)

站三体式吸气的时候,缩胯重心到脚后跟,快倒的瞬间,前手往前撑,肩往后抽,后手往后拉,头往上顶,扣脚趾。此时全身绷紧,但是全身感觉一点力都用不上。此为外紧内松。此时重心为3-7。
呼气的时候稍稍放松,脚趾放松,重心稍稍前移为4-6。
通过呼吸前后重心的变化就实现了双重和单重的转换。此时的桩才是活的。这个就是孙禄堂老先生晚年传下来的真东西。
只有桩站活了,筋骨才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而且又不会伤害身体。
站死桩对身体伤害太大了。很多大师都做过膝盖手术。
刚开始练拳不要太专注于呼吸,而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拳架工整上,先解决了肩胯问题,这个是大问题,解决不了肩胯,形意拳的真正东西出不来,我本人也是花了大功夫才解决了肩胯问题。
等肩胯松下来后在站桩中求呼吸,刚开始是自然呼吸,不要强求逆复式或者是顺复式呼吸。我是站桩3年后站两仪式的时候,出现了呼吸急促,如同风箱,头皮发麻,丹田像个磁铁把气吸进去,后脊柱有气流直通百汇。站后手指尖微微出汗,如同沐浴。寿老师说这叫真人呼吸,前期呼吸宏大,后期轻如鹅毛。以前听寿老师说过,以为很玄,遥不可及,当自己真正感受到了,才知道美妙无限。寿老师说这是跨进孙氏武学大门的开始。为此,很多在场的师兄弟都很羡慕。
武道合一,很多人求了几十年都没有,我是幸运得高人指点。其实也没啥,只要桩架工整,胯真正松下来了,在老师稍稍指导下都会出现的,并不代表武功象小说里写的那样深不可测。
呼吸在三体式中的变化:
吸气贴背,前手往前顶,肩后抽,前胯顶,后胯抽重心正好落到两脚跟,感觉撑足了,全身筋筋相连,如同铁人,但是浑身使不上一点劲,有点要倒的感觉,此时为空。。这就叫外紧内空。。呼气稍稍放松,重心稍稍前移,气回丹田。
不影响呼吸的基础上就实现了武道合一。这是孙禄堂老先生晚年的真东西。
要点:站满脚跟,松胯,脊柱笔直下去。



练功贵在坚持。

记得自己练习到半年的时候,肩跨都不能松下,姿势也摆不正,师兄会挑毛病,当时的感觉是这个东西太难了,我每次三体式按照规矩只坚持2-3分钟,就有点变形了,考虑过放弃。
但是自己对功夫很热衷,想要坚持下去看看。和老师讨论了,老师说最关键的是肩跨,开始什么都不想了,先解决肩的问题,怎么才沉得下? 每天上班的时候也想着沉肩坠肘,2月后有了明显的效果。
开跨,普通人1年内很少能开的,我认识的一些练功好几年的人都没开,跨不开其他练的都不对的,我当时每天练习熊鹰斗志,每天50个,虽然不多,但半年后跨松了,基本就达到老师的标准了,肩跨开了其他的都不难了,每天坚持5-10分钟三体式,2年后我身体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坚硬程度甚至超过了自己的想象。普通人的拳脚很难伤到我,老师说连成整体后,再把骨节节节拉开。拉开后打人才透,才脆。
几年下来,虽然每天平均只有20分钟,但效果非常明显,和自称习练十几年的功夫的人切磋也不落下风,此时方认识到形意拳的魅力所在。
功夫不能蛮练,有些人自称每天几个小时,站几个小时桩,其实这种是最误人子弟的。人是精气神构成,习练太久精气神都打没了,半死不活的,所以很多习武的30多岁都会出现未老先衰,因为他们不懂得养,只一味的靠蛮力练,结果精气神都没了。
所以,开始习练拉开筋骨,接着三体式慢慢养,再习练下 劈拳, 体会腰胯的连转,用身体去劈,体会2手如同撕棉。身体健壮了在一点点加力量,但不是胳膊劲,而是全身高度协调时放出的整体力,然后再一点不用力量。。慢慢体会整劲,透劲都会出来。



关于新手:

刚开始站三体式还是不要站得太累,建议4-6比较好,站到脚跟就可以了,只关注于肩胯,先不要拧裹钻翻,先让认识的人看看脊柱,保证脊柱是正直的,不要扭曲,等几个月后,肩胯稍稍松了,再一点点扣脚趾,拗脚跟,扣膝,拧裹,把九要慢慢加进去,等站的血气很舒畅了再慢慢调至3-7式。等以后胯完全开了,全身筋都抽住了,再专注于呼吸,几年内先不要考虑呼吸。

腿部力量不足,胯没松下去,劲下不去,站桩久了就会血气上涌。试着打打熊鹰斗志吧,胯解决不了其他练啥都白练了,而且伤身。刚开始站不要站久了。

如果肩胯没解决,骨节没拉开,几个大筋抽不住,不要谈气了,意了,内劲了,都是假的。形意拳本身就是一个间架结构,只要合理了,求出来的才是真的。基本间架结构都没有,继续练基本功,啥都别谈了。

重心,形意拳练拳的时候不要起伏,练的是将胯腋住,全身抽住打出去不变形仍然是三体式,就是老话说的四平八稳,专门练的是胯的开合,和筋骨的协调,此为练功。



后记:


惊叹石师兄的功夫在五年前已如此精进,他的文章发人深省,具有极强的代入感,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他的练功心得与感悟。愿更多的孙氏武学爱好者能从中受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