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偏见到热爱,摩托入坑之路

 饮膳道人 2020-02-26

摩托车,它应该是不被大多数人理解的存在,这种不理解或者是来自网络宣传,或者是街上闪送和外卖小哥们花花绿绿颜色的车和更显多彩的骑行走线。

乱是他们给很多人带来的印象和认知,也是我的错误认知,而消除偏见最好的办法是:了解摩托车,并拥有它。

骑摩托车的人大多没素质乱骑吗?

以我自己的学车经历来看,入手摩托车多少是受到身边人的影响而推进这个想法,比如我就是被原公司最理性的一位同事(某贩卖焦虑公司的科普讲师之一)天天耳濡目染骑摩托车的优势,进而从电(dian)动(mo)车开始自己的两轮代步生活。

四向全堵一年也能经历几次

今天代班小教授生活在北京,上班途经全亚洲最大社区(天通苑),车多路窄(核心拥堵地段的主干道单向只有两条车道),每日必堵,别看是最高只有40-50公里/小时的小电摩,12公里路通勤时间比开车缩短一半。

当看着其他汽车因为道路拥堵而躁动的时候,只有全视野下吹着自然风骑车才知道电摩通勤有多爽。

无尽的堵车与空旷的快速公交道

等到骑上电摩,偏见其实也没有消除,地处人行道、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立体堵车的地方,偶尔我也走走法律所不允许电动自行车走的道路(机动车道、快速公交道)。当然什么原因都是借口,被拦下我甘愿扣分罚款。

慢慢的当你适应了第一视角40-50公里/小时的骑行速度之后,骑车变得娴熟了,生活中对电摩也已经是高度依赖,这时便会寻求两轮交通工具的另外一个属性,玩具。

于是考取摩托车驾照、购买第一台摩托车,是辆跨骑。买车前心里很清楚,专门通勤的话谁都无法否认踏板摩托车的便利,之所以买跨骑还是因为它一部分玩乐的属性。

十多万与一万多的摩托车,对向遇见也会竖个大拇指

真正骑上拥有机动车牌照的摩托车并逐渐了解摩托车文化后,你会发现很少有正规的骑行者违反交规。融入这个小众圈子,高度和谐的骑车氛围会让你心里很暖,骑行时碰到对向车道的车友按下喇叭或者竖起大拇指,红绿灯下并成一排的摩托车间偶尔点个头或者划开面镜聊上几句,没有人愿意破坏这来之不易的非禁摩环境(北京限制京B牌照摩托车在四环内通行)。

喜欢摩托车的初期,你会研究不同类型的车辆哪种最适合自己,150骑久了想试试650排量,650不过瘾想摸摸公升级,周末蠢蠢欲动的想加入一个摩托车队出去兜风。在对摩托车了解逐渐加深之后,我也开始意识到了一些摩托车使用中的认知偏差。

跑山很爽没错,但能不去就别去

摩托车圈子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四轮承载肉体,两轮承载灵魂。哦,不对,是管住右手。说的就是控制好骑车的速度才能安全,当然,也要控制好在哪里骑车。

北京骑摩托车,市区拥堵而且限行,郊区四周都是山。北有范崎路、南有红井路、西边有妙峰山,玩乐的话“跑山”绝对是最佳娱乐项目,而且也是最主流的。十多辆摩托车一起出现在街道上、排气的声音响彻山谷。只要热爱摩托车,这诱惑绝对让人难以抗拒。

因为拍摄工作需要,我们每月都会去2-4次范崎路,这是一条美好的山路,除了冬季和雨雪外也几乎每次都能在山里见到大小摩托车队。工作这一年来见过1-2次摩托车事故,哪怕只是原地倒车后3-4人徒手抬大滑翔也有一定安全隐患。

经常进山的我们都知道,即便正常骑行也会遇到占对向车道的汽车,更别说弯道里的砂石会让摩托车打滑侧翻、对过弯恐惧而失控等等风险了,侧滑出去撞到山体是最轻的,其次是撞到金属护栏、再次是对向汽车,最严重的应该是最速下山了。

范崎路遇到跑山的R1

我有一位跑职业比赛的摩托车骑友,他只骑车进过两次山,而且从来不敢在山路压弯。

摩旅,可能只有体验一次才知道要不要继续

与跑山相比,摩旅算是另一种主流的摩托车“玩法”,前提是你能接受连续多日长途骑行的劳累和不便。

去青海拍摄时遇到的广州到新疆车队

在摩托车社交软件或者论坛里经常能看到别人的摩旅内容,它把对摩托车风和自由的向往发挥到了极致,但跑过长途的人都知道,摩旅非常累。

环海南岛的哈雷48和豪爵铃木GSX250R

我个人的摩旅经历非常少,借着工作的机会跑过一次海南环岛,自己在十一假期跑过一次单程400公里的骑行,总结起来单程400公里去内蒙古摩旅的心路历程大概是这样的:

出发前:看各种目的地,满心期待,规划路线真麻烦,行李装备和储物空间很难协调。

终于上路了:突破100公里,真爽;200公里,不行了我得找地方吃饭歇会儿;300公里时思考怎么还不到目的地,腰快折了;到达目的地后只想在床上休息。

逛景区当日:门口就开始堵车了,还是骑摩托车好,你们慢慢堵吧;我艹,风景真好,拍照;啊,倒车了,拍照;回酒店修图。

返程前日:天气预报有雨夹雪,我是再等两天还是抓紧回去呢?算了,还是尽早出发回家休息吧。

返程当日:套上了卫衣、羽绒服、冲锋衣、雨衣、围脖出发。

返程途中:我靠,真冷,停车摘了手套摸摸发动机暖手;我靠,下雨了,看不清楚路;我靠,风怎么这么大;我靠,隧道真暖和;我靠,什么时候才能到家;吃个饭歇会吧,牛肉面真烫真香。

摩旅时喝水是这个样子

想要体验舒适的摩旅,你需要一辆骑行姿态舒适的巡航车、有足够的储物空间、有大把的时间把路程分散到整个行程、有三五好友步调一致的出行、有一个风景宜人的目的地,否则很有可能要遇到一趟磨练之旅。

从开始骑摩托车到现在不过短短2-3年,拥有过的两辆车全都是250排量,在以日常通勤为主要用途之余我仍然还有很多对摩托车的期待,比如公升级的加速有多快、好奇骑在四缸车上听到的声音有多浑厚、换成一辆越野车在非铺装路面扬尘到底有多爽、从广西出境在东南亚走走停停的穿梭一个月等等。

如果不曾拥有并喜爱摩托车,这些幻想或许就不能够被别人所理解,它也是一个偏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