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伊利亚特》:浪漫瑰伟而又真实可稽

 青铜骑士文华馆 2020-02-26

今天一口气读了《伊利亚特》二十四卷中的前五卷。其实史诗并不难读,不仅不难读,反而能从这遥远而初始的文字里感受到质朴而又生命蓬勃的创造伟力。 《伊利亚特》写的是希腊前古典文明的迈锡尼时代,大约公元前十二世纪初。一场持续十年的战争,为一个绝世美女,双方无怨无悔,希腊人一开始就是浪漫的。战争时期大概相当于我国商朝末期,中国那时也有一位传说的美女苏妲己,可惜,这位美女被喷上了道德的毒液,妖魔化了,一个可能很唯美的爱情故事被扼杀掉了。 我们的历史很早,但我们不知什么时候把童真与浪漫搞丢了。一上场,我们就是正襟危坐的或是满腹心机的小老头儿。活泼泼的文学显得大缺失。可是希腊人不!他是健康的童年,大肆地笑,贪婪的吃,尽情的爱,无所拘束,连神都是不守规矩的,希腊神祗不过是大写的人,能力的上升,欲念的放大。史诗中记载的往往是人神大混战。希腊人与特洛亚人的争斗是背后双方支持的神的角力,似乎显示出人类命运的不由自主,但希腊人无惧神力,无惧命运,敢于与挑战神力,挑战命运。荷马所寄托、所塑造和所影响都显示出非凡的力! 第一卷写阿基琉斯的愤怒,然后阿基琉斯请求其母忒提斯助力报复阿伽门农。史诗以此为切入点,实在高明,截取十年战争中最后最关键时刻和关键事件来展开,匠心独具! 第二卷是写阿开奥斯人的受挫。可能本卷主要的价值不在文而在史,第484行至877行读来显枯索,但对迈锡尼文明的考察无疑很有参考价值。整部史诗都是浪漫的奇想,诗句也极具激情,整部史诗呈现出后来的浓厚的浪漫主义风格,而这些部分的诗行又显示出史诗的反映历史现实的风格。 第三卷是情敌之战。帕里斯和墨涅拉奥斯决斗以定谁能获得海伦和她的财产,然后交战的双方止战。但在阿佛洛狄忒的搅和下,帕里斯输了还耍赖,仍旧与海伦欢度良宵!本卷情节跌宕起伏,对话艺术运用精湛之极,赫克托尔痛骂帕里斯的话、特洛伊长老赞海伦的诗句都是千古神妙之笔。维纳斯的搅局使故事越看越精彩! 第四卷战事重起。雅典娜怂恿没头脑的特洛伊射手潘达罗斯射伤墨涅拉奥斯。特洛亚人背信弃义,战端升级。双方人神大混战,希腊人受损严重。 第五卷提丢斯的儿子狄奥墨得斯在赫拉天后和智慧神雅典娜的支持和帮助下刺伤美神阿佛洛狄忒和战神阿瑞斯,希腊人扳回一局。这一卷展现了希腊人神的关系,体现出希腊人敢于挑战、勇于抗争,无所畏惧的民族精神,这也使我们明白希腊后来的古典时代为何创造出那样辉煌的文明的精神源头了。 从文学的角度看,《伊利亚特》实在是一个极高的文学起点,既是鸿篇巨作,史诗气魄,又是艺术精湛引人入胜,同时它还具有无限的开放性,无论是抒情文学还是叙事小说,西方文学都由此受到启发而阔步前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希腊神话还是荷马史诗,只要我们抛去表面的古代形式,深入到思想的内里,存在的真实境域,它们都是极具现代性的。 当然从历史认知与记忆的角度看,史诗也是有案可稽并极具价值的,但这已超出本文所想探讨范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