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唐朝著名诗人, 什么话都敢说的刺头, 一首诗让你看透世间冷暖

 不忘初心想事成 2020-02-26

说起来诗词。大家可能印象最深的就是唐诗。在唐朝,诗词成为鼎盛时期。在唐朝有很多著名的诗人。比如刘禹锡,李白等。今天我们就先讲一下,刘禹锡的一首诗。

既然我们要讲他的诗。那我们先了解一下作者。刘禹锡字梦得,他的祖先,大家也应该都知道。和刘备的祖先一样,都是中山靖王刘胜。他不仅是诗人,而且是哲学家。并且有“诗豪”的称呼。

点击加载图片

他与柳宗元并称为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大家耳熟能详。其中《陋室铭》也在我们的课本上出现过。可以见得刘禹锡在诗歌上的位置。

了解完作者。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刘禹锡的名句。“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大家都知道。提到刘禹锡。就不得不提“永贞革新”。

唐朝有两大弊端。宦官专权并且藩镇割据。藩镇割据的典型就是安史之乱。这主要是因为当今皇帝对下面的臣子没有信任。就导致中央的一部分权力。落入到宦官的手中。导致了宦官专权。最终走进了一个死循环。除了这两个问题,还有一个小问题,就是朋党之争。

点击加载图片

朋党之争放在现代,就是在一个公司中,员工没有通心协力。反倒互相排斥。这就会使一个企业逐渐走向失败。

这几个矛盾。到唐朝后期,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没有意识到。唐顺宗就做过尝试,这就是永贞革新。

李诵还在做太子的时候。陪着他一起读书的王叔文。比较受到重视,并且他们都有改革的愿望。此时刘禹锡和王叔文关系还是很好的。而且刘禹锡的才华经常被王叔文称赞。再加上当时有着同样目的的柳宗元。成功组建了唐顺宗的政治核心势力。

点击加载图片

在唐顺宗继位之后。在这些人的帮助下,就这样风风火火地开始。但是每一次改革,都会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最大的困难肯定是要撼动前朝官员们的利益。如果这样的话,改革一般是不会成功的。所以,只维持了100多天。便引起了政变。唐顺宗被幽禁起来。这次的改革和当初清朝的维新变法有很多相似之处。

随着改革的失败,刘禹锡和柳宗元等八人。被贬为远州司马。这就是著名的八司马事件。不久之后,刘禹锡和柳宗元被重新招入京。但是由于刘禹锡口无遮拦。再次得罪了权贵从而再次被贬。在这个期间,刘禹锡写了很多的诗歌。其中就有竹枝词九首。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第七首。

竹枝词

刘禹锡

瞿塘嘈嘈十二滩,

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

等闲平地起波澜。

点击加载图片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觉到刘禹锡此时内心的波澜。长恨两个字有力地表现出诗人对权贵的嫉恨和痛恶。

每首词背后。都是作者内心的表达。不管是暗讽还是直接表达,都是作者写这首诗所具有的情感。

不知道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