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皇五帝'概念现世以来中原地区出现不同的概念阐释

 古稀老人赵 2020-02-26

'三皇五帝'是中华多元古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始见于儒家经典《周礼》,但具体所指为何却众说纷纭。一般而言,中原对'三皇五帝'的解释都体现在单个的个体和血缘的联系。地处西南地区的巴蜀,也有自己的'三皇五帝'系统(即'三才皇''五色帝'),其涵义与特征都与中原文献所记不同。本文拟在考证巴蜀系统的'三才皇'与'五色帝'的基础上,比较中原系统的'三皇五帝'之说,从而揭示上古时期'多元一统'的古史体系,同时也揭示巴蜀大地被淹没既久的古老信仰。

一、'三皇'与'三才皇'

1、何为'三皇'?

《周礼·春官》载:'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这大概是'三皇五帝'一词的最早出典。不过,'三皇五帝'到底是代表古代神圣,还是远古时代?《周礼》等儒家经典则未明言。郑玄注《周礼》'三皇五帝之书'说:'楚灵王所谓'三坟''五典'也。'所谓'楚灵王'云云者,事见于《左传》昭公十二年:'左史倚相趋过,(楚灵)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視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图为三皇画像

2、何谓《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呢?

杜预《集解》只说:'皆古书名。'孔颖达《疏》引孔安国《尚书序》说:'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然后归纳说:'《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

但以具体的个人来解释'三皇'则是共同的,这个系统实可称为'三人皇'。王符在历数中原诸说之后,又说:'我闻古有天皇、地皇、人皇,以为或及此谓,亦不敢明。凡斯数,其于五经皆无正文。'他这里提到了另外一个'三皇'系统,即'天皇、地皇、人皇'。

三人皇系统

3、既然儒家'五经'没有明文记载,李斯所说、纬书所载又是从何而来呢?

通过考察,我们认为可能是来自巴蜀大地。《华阳国志·蜀志》开篇就说:'蜀之为国,肇于人皇。'常璩虽然是东晋人,他的依据却是《世本》。一般认为,《世本》成书于战国末年,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六艺略',班固自注:此书是'古史官记皇帝以来讫春秋时诸侯大夫'。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七二载:'按《世本》《山海经》、扬雄《蜀王本纪》、来敏《本蜀论》《华阳国志》《十三州志》,诸言蜀事者虽不悉同,参伍其说,皆言'蜀之先肇于人皇之际'。'

最早系统整理姓氏的古籍--《世本》

南宋罗泌《路史》卷四也说:'蜀之为国,肇自人皇。'其子罗苹为此书作注时,也指出此文的依据是'《世本》、扬雄《蜀纪》、《华阳志》《本蜀论》等语。'由此可见,'蜀出人皇'的说法渊源悠久,早在《世本》中已经明确记载,而同时期的中原文献(包括儒家经典)还没有关于'三皇'所指何人的讨论,更无具体的记录。

《孔子家语·五刑解》虽有冉有向孔子提问'古者,三皇五帝不用五刑'的话,但也无具体所指。记载'蜀出人皇'的《世本》(并《山海经》)时代早于伏生《尚书大传》,扬雄《蜀王本纪》也在应劭《风俗通义》和班固《白虎通义》之前。

和汉三才图会

故蜀人以'三才'言'三皇',比中原以人物释'三皇',起源更早一些。再从地域上看,各种有关'三皇'的传说也都以巴蜀为中心。纬书说'天皇氏'出于昆仑山东南'万二千里'的极远之地,道里并非实指,但'昆仑东南'即是巴蜀之地是也。

蜀人的'三才皇'观念后来进入中原,逐渐为中原人士所接受。西汉儒者即率先用之以丰富儒家学说。如前所引,兴起于西汉末年哀、平之际的纬书,已将'天皇、地皇、人皇'纳入中原'三人皇'的解释体系中。及东汉道教产生,'三皇'观念又进入道家经典,成为道家构建其宇宙生成论、天地神灵说的重要材料。

伏羲、女娲的有机结合

他们将巴蜀'三才皇'与中原'三人皇'有机结合,将'伏羲、女娲、神农'等定为'后三皇',将'天皇、地皇、人皇'定为'中三皇',实现了形上、形下的互补。由此定义方法可见,他们已经承认了巴蜀'三才皇'的地位和时序都早于中原'三人皇'。

在今天渝东、鄂西,以及川北的阆中地区,也有许多关于'三皇五帝'人物的传说。但是中原以具体人物来阐释'三皇'的说法更趋向于实际的指代,而巴蜀以'三才'命名则更近于神话或抽象,孰早孰晚明显可见。

二、'五帝'与'五主''五色帝'

关于'五帝',与'三皇'同时见于《周礼》,但具体所指则大致有五种:其一,《战国策·赵策》所载之'宓戏(虙羲)、神农、黄帝、尧、舜';其二,《吕氏春秋·尊师》所载之'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其三,《大戴礼记·五帝德》与《史记·五帝本纪》所载之'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其四,伪孔安国《尚书序》所载之'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其五,刘恕《资治通鉴外纪》所载之'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

五帝画像

可见,'五帝'的各类组合,在中原文献中是不断变化,没有确定的。而巴蜀地区,也有'五帝'的记载,指称相对明确。据扬雄《蜀王本纪》:'蜀王之先名蚕丛、柏濩、鱼凫、蒲泽、开明,是时人萌椎髻左言,不晓文字,未有礼乐。'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古蜀王国历史上的五代传奇蜀王

可见,巴蜀有自己的五帝(或五主),且在文化上与中原正统的服饰、文字和礼乐上都有差异。《华阳国志·蜀志》也记载蜀侯自蚕丛开始称王,后有柏灌、鱼凫、杜宇先后称王,后杜宇又称帝,号望帝,杜宇之后,开明立,号丛帝。这段文字所述与上文相同,所谓'王'和'帝',都是用中原的语言对蜀地最高君长名称的译写。

其最早的古史系统,当以'五主'和'五色帝'为最根本,也最系统。

三、巴蜀、中原'三皇五帝'两大体系的文化内涵

'三皇五帝'之事尚矣,无可得而详。《列子·杨朱》就托杨朱之言曰:'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三皇之事,若存若亡;五帝之事,若觉若梦;三王之事,或隐或显,亿不识一。'

然而历史研究、文化考察,不一定都能求其真相全貌,能发其隐微、推其情势,详其用意,蹑其踪迹,以考其信仰,亦足以观矣!考察上古'三皇五帝'史迹,首先要明确中国上古本有多元的古史体系,只是多不可考矣。

战国简《容成氏》

此外,上海博物馆所藏战国简《容成氏》列举古帝八个,《六韬·大明》举古帝十五个,《兴王》举古帝九个。巴蜀地处西南,地域相对独立,文化独自发展,有其自成体系的古史传说系统,也在情理之中。

一般认为,'帝'像祭桌之形,供奉能够赐福消灾、至高无上的天神。因此,祭祀'帝'的祭典又称为'禘'。故《说文解字》称:'谛,谛也。王天下之号也。'此后,逐渐演变为皇帝义。皇,金文作''。下面是王,即象征王位的斧钺。上面是闪烁发光的帽子,代表身份与地位,是'煌'的本字。

《说文解字》载:'皇,大也,从自王。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管子·外言八·兵法》:'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谋得兵胜者霸。'一即太一、太极,是造化之初的原始状态,这是皇者所以效法的。

道即规律,是天地运行的节度,这是帝者需要体现的。德即分于道者,是形成人类和事物的个性,这是王者所要遵循的。兵即武力,这是霸者成功所必须的。皇者崇尚自然,帝者尊重规律,王者尊重民心,霸者追求武力,各有所尚,也各有成功。

西汉末年的纬书《礼斗威仪》,又以一棵树的结构来比喻'帝、王、霸'的关系:'帝者得其根核,王者得其英华,霸者得其附枝。故帝道不行不能王,王道不行不能霸,霸道不行不能守其身。'

其他纬书则从天人关系的角度解释'皇、帝、王'的不同。《尚书刑德考》说:'帝者,天号也。王者,人称也。天有五帝以立名,人有三王以正度。天子,爵称也。皇者,煌煌也。'

巴蜀自古盛行尚'五'观念,五行、五主、五庙、五丁、五块石、五方,这些观念与'五色帝'信仰、'五德教'价值观结合,便形成了系统的文化模式和宗教观念。这一模式后来几乎为道教全盘继承,形成了系统庞大的宗教文化信仰体系。

五行、五色土

这里'道德仁义礼'五德正是'蜀学'特有的价值观,'赤白黑青黄'五帝也是开明蜀王的祭祀体系,'南西北东中'五方也是《山海经》'三藏山经'的分卷方法。道士们将其与'三皇五帝'互相搭配,显然是受了巴蜀文化的影响。道教创立于巴蜀,教义中吸收了许多巴蜀文化观念,如吸收蜀人'天皇、地皇、人皇'的三皇观念,创立道教的前三皇、中三皇、后三皇的'九皇'鬼神信仰体系,就是明显的例证。

《无上秘要》和《云笈七籤》即使不全是巴蜀文献,也是借鉴了巴蜀文化中'五行''五帝''五德''五方'等内容融会贯通而成的。'三才皇'和'五色帝'代表了巴蜀先民的古老信仰,这一信仰后来又进入中原成为国家祀典。西汉文翁所建石室精舍,即具有祭祀先圣先师先贤的功能。后来经高(目矢,音shun,请拼字)修复,并增建'周公礼殿',即'画盘古、三皇、五帝、三代君臣,与仲尼七十弟子于壁间《玉海》原文说是'益州刺史张收画',张收是晋人。

其实在他之前,文翁石室已绘画祭祀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注《索隐》引《文翁图》,《隋书·经籍志》载'《蜀文翁学堂像题记》二卷',《旧唐书·经籍志·杂传记》'《益州文翁学堂图》一卷'。(《玉海》卷五七)按,画像而祭,周代明堂、楚国王庙、西汉鲁殿也是如此。

中原'三人皇'的解释方法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形态出发,燧人者就是最初用火的人,伏羲(又作伏牺)就是最早驯兽的人,神农就是创造稼穑的人,即便是女娲,也是造人的开始,这对中华文化又具有形而下的实践意蕴。

无论是《礼号谥记》所说的'伏羲、祝融、神农'三皇,还是《含文嘉》所记'虙戏、燧人、神农',他们的解释都只代表不同的文明情态:'伏者,别也,变也。戏者,献也,法也。伏羲始别八卦,以变化天下,天下法则感伏贡献,故曰伏羲也。燧人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复腹疾,有异于禽兽,遂天之意,故曰燧人也。神农,神者信也,农者浓也。始作耒耜,教民耕种,美其衣食,德浓厚若神,故为神农也。'

无论作何解释,其所反映的生产方式都只能是形而下的。西汉伏生《尚书大传》则称,'燧人为遂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盖因'燧人以火纪,火太阳也。阳尊,故托遂皇于天。伏羲以人事纪,故托戏皇于人。盖天非人不因,人非天不成也。神农悉地力,种果蔬,故托农皇于地。天、地、人道备,而三五之运久矣。'

三皇五帝画像

显然,伏生已经看到人格化'三皇五帝'具有诸多局限性,不利于表达至善至美的政治理想,故将燧人、伏羲、神农之德与'天、地、人'三才之道结合起来,实质是协调巴蜀'三才皇'与中原'三人皇',形成中原文化信仰体系中形上形下的互补完善,从而巩固人们追述'三皇五帝'为代表的上古盛世的坚定信念。

巴蜀'三才皇'与'五色帝'之有益于政治理想之形成和构建,于此亦可知矣!

结语:

'三皇五帝'作为中国传说时代的先圣(甚至尊神)形象,对中国人信仰特征的塑造、文化哲学的构建、道统思想的形成皆有深远影响,也为研究古史的学人考述传说时代到上古时代的相关问题提供了特殊门径。

因此,自《周礼》始,'三皇''五帝'之相关记载就多见于各家文献,并于数千年中,其内涵和价值不断扩大,其意义在后世统治者统治力之发挥、平民阶层价值导向之确立方面也与时俱增。考察'三皇五帝'传说的源流和确切含义,是研究中国古史和信仰所必须的,同时有助于我们从深层次疏通和理解从传说至上古时代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的信仰源流和精神诉求。

相比古埃及、古巴比伦与古印度,古中国拥有极为广阔的自然地域,也形成互为补充的文化视阈,各地自然风貌相异,文化传统和观测视角不同,故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说。谭其骧先生曾言:'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

中国史学之传统,向来重视地理,故有'史地之学'。总体上考察历史现象,尤其是考究源流问题,应当关注各地域范围的早期历史。在交通不便、沟通受阻的上古时代,虽然物质层面交往不畅,然而思想引领时代,视角决定视阈,上古时代中国的信仰和思想在各地生根发芽结果,形成各种地域文化,共同充实塑造了全民族认同的'中华文化',巴蜀文化就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支。

古蜀五人皇

从'三皇五帝'到孔孟儒学,中国很早就形成了既各有特色,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信仰体系和思想学术,'三才皇'与'三人皇''五色帝'与'五人帝'从对应到统一的结构,就是中华文明从多元到一统发展的可贵之处。但是,我们研究中华文化的既成之美时,不能忘记各地先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信仰的形成之功。

总之,自西汉以来,'三皇''五帝'源流于哪、具体为何,众说纷纭,对此前贤多有梳理和解读。归纳起来,关于'三皇',中原文献或以为燧人、伏羲、神农,或以为伏羲、女娲、神农,或以为伏羲、神农、祝融,或以为伏羲、神农、黄帝。至于'五帝',更是说法多多:

一以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一以为宓戏(虙羲)、神农、黄帝、尧、舜;一以为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但其总体特征,或以生产方式的演变而命名,或以血缘关系的远近而排序,都是具体的、固化的,缺乏灵活性和超脱性。在中原'三皇五帝'体系外,巴蜀也有独特的'三皇五帝'系统:三皇即'天皇、地皇、人皇',是为'三才皇';五帝即'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五主,或'赤帝、白帝、黑帝、青帝、黄帝'五帝,是谓'五色帝'。'三才皇'代表了'天、地、人'三才一统的哲学观念,'五主'代表了西南地区多元一体、和谐共存的文化形态,'五色帝'则与巴蜀大地流行已久的'五行'观念、'五方'意识、'五德'价值密切相关,表现了气吞八极、涵盖四方、形上形下、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情态。

后来,中原学人(特别是道教和神话学者)对古蜀的信仰体系和精神内涵经过了一番吸收、内化和升华,逐渐构成中国古代独具特色、兼容并包的完整而丰富的信仰体系和哲学观念,深深地影响了以儒学为主流的思想学术的充实和发展。我们在总体上考察中国思想文化源流的同时,也应当客观认识地域文明对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巨大贡献。在物质文明相对发达的今天,增强各地区各族类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无疑是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共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必不可少的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