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大山人笔下的鸟,为什么如此怪!

 泊木沐 2020-02-27

八大山人是一位诗、书、画俱精,尤以水墨写意花鸟画震惊与世的艺术家。

他与石涛、髡残和弘仁被称为“清初四僧”。

《竹石鸳鸯(芙蓉鸳鸯图)》1.187亿

这四大名僧画家都是明朝遗民,他们在政治上对清统治者持不合作态度,精神上承受极大的痛苦,而这种痛苦反映到艺术创作中时,就会呈现出特有的风范与品格,如果说画为心迹的话,八大山人便是如此。

八大笔下的鸟,与造型准确、形象生动逼真的宋人花鸟有很大差别,他所画的形象很夸张,不是竹林喧闹的鸟,而是一些伤心鸟,无名鸟。

看八大山人作品中的动物,乍一看可能会让人“发笑”,但当看多和经验积累后,却往往使我们产生一种不安的怪异感。

他画禽鸟有两大突出特点:

一是怪眼,他笔下的鸟,用笔夸张且多变,多是凸胸驼背,白眼向天。

其眼睛有两种表现手法:一为圆目(浓墨黑点),一为方目,(框内加点,白眼向天)。

二是八大山人的鸟大都一只脚栖在枝上或者石间,很少有双脚并立的。

一足而立,和它们在大自然中的情态一样,但却仿佛失去平衡。

这种画面效果所体现的是一种疏离感,一种对熟知事物的否定。

鸟,象征着一种自由,然而八大笔下动物所象征的意义是隐晦的,并且大多和中国绘画中相同形象具有的象征价值无关。

他笔下的鸟或孤傲或倔强,笔简古拙却形神皆具,非常有人格化。

禽鸟或寄情,或讽刺,简约空灵,八大山人借画发泄自己愤激孤独的胸臆。

他的鸟往往显出高度的知觉力,极不自然的注意着它周围的环境,而且常常带着恐惧的,不信任的表情。

八大山人这种“另类”画风,改变了有史以来人们对花鸟画的认知。

花鸟画从只限于花鸟的美丽和动禽自己的情感交流转而具有了人与动禽对话的成分。

他开创了有史以来花鸟画拟人的先河。

对八大山人的画有人看出了“简约”,有人品出了“冷逸”,也有人形容说“生机勃然,如清风徐来,香气常满室”。齐白石更是为之倾倒,“恨不生前三百年,为之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

八大山人作品中的鸟,抽象中有具象,画无尽的时空,写苦闷中的超越,重绘画性的精神内涵,他的不拘成法,他的创新精神对我们当今绘画有着不可忽视的启迪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