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瓦尔医生

 玩世17m22l7de1 2020-02-27

在一战到苏联成立背景下,日瓦戈医生的人生际遇。

书里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表现了在俄国两次革命和两次残酷战争下的个人无力感。日瓦戈医生为此耗尽了自己整个青春。

日瓦戈很小便被父亲遗弃。10岁丧母成了孤儿。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瓦戈应征入伍,在前线野战医院工作。十月革命胜利后日瓦戈从前线回到莫斯科。

▲《日瓦戈医生》电影剧照

此时的他欢呼苏维埃政权的诞生。但是革命后的莫斯科供应极端困难,日瓦戈一家濒临饿死的边缘,他本人又染上了伤寒症。

拖着染症的身躯,日瓦戈带着一家人远走他乡,只为了能改变现状。可身在他乡也很落魄,仅能勉强度日。

“好日子”没有多久,日瓦戈又被游击队劫去当医生。挣扎苟活了一年多,在伺机逃了回来后又发现岳父和妻子已不见行踪。

原来他的家人在日瓦戈失踪后,为了生计重返莫斯科。发现境况依旧后不得已去国外流亡。

好不容易逃回来的日瓦戈此刻举目无亲。

为了活命,他选择徒步走回莫斯科。

不幸的是,颠沛流离地回到莫斯科,却又因心脏病发作,猝然死在人行道上。

▲《日瓦戈医生》电影剧照

时代的一粒灰尘在个人的身上就是一座大山,不知道压垮了多少人!

日瓦戈的形象更多的是大历史洪流中迷茫的我们,不知道如何掌控自我命运的我们,渴望活出自我,却总是被世界改变的我们。

正如书中写的那样,你很难找到一个地方逃离周围的一切,却日复一日在称颂那些我们厌恶的,给我们带来不幸的东西。

时代很荒谬疯狂,但我们要守护自己的内心!

读《日瓦戈医生》会感同身受,我们的奋斗不是为了去改变这个世界,而是不为世界所改变!这本书会给我们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

我们奋斗一生,

不是为了改变世界,

而是为了不被世界改变!

读《日瓦戈医生》,你会明白个体的悲欢可能不会左右世界,但心中的爱能让我们不被世界改变。

作者帕斯捷尔纳克想通过日瓦戈医生的一生来展示历史洪流下一粒沙的命运。

既展现了对一个实实在在个体的关心,又把该个体在知晓世界真相后,依旧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表达出来。

他在自传随笔中写道:

“只有在我们能爱别人,并且有机会去爱的时候,我们才成为人。”

▲帕斯捷尔纳克 [1890-1960]

帕斯捷尔纳克在书中写的时代背景,所谓的“世界”,是一战,是苏维埃政权。战争与政权的变更影响的不是几个人的命运,而是一代人的命运。

换个角度,书中的“战争”只是一个象征,一个普通人无法去抗衡的因素。

它可以用“瘟疫”代替,也可以用“自然灾害”代替。既影响了时代下每一个人,又因为人与人的交织影响到千千万万个家庭。

▲《日瓦戈医生》电影剧照

有时候,死亡在时代背景之下,看似是统计学上冷冰冰的数字,却是个体实实在在生命的陨落,是个体所在家庭不能弥补的伤痛;

有时候,特定时期的奋斗,可能只有三言两语的描写,却是一代人为之努力与牺牲的结果,甚至奉献了所有的青春;

有时候,一个难题或者战役的胜利,看似花好月圆,却遮挡住多少个人为之拼搏与大爱的光辉,他们也有自己的人生,也有自己的家庭!

▲《日瓦戈医生》电影剧照

这是《日瓦戈医生》想告诉我们的。

无论是病入膏肓的病人,还是奋战在一线的战士,又或是已经故去的英雄,以及此刻正在读《日瓦戈医生》的你,

我们的努力与坚持,源于我们对别人的爱!

在世界面前,我们的努力是渺小的,亦是伟大的!

我们的努力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世界改变。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卖书狂魔熊猫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