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座大桥被载入桥梁史册,设计师只有初中文化,全程没有一个桥墩

 古稀老人赵 2020-02-28

这座大桥被载入桥梁史册,设计师只有初中文化,全程没有一个桥墩

1989年1月,有一座自锚上承式悬带桥在距离湖南省洞口县城15km之远的淘金村落成。于较偏之处,也许本不该这么夺目的,不过托高级工程师吴琦瑛的奇思妙想,这座因地得名的淘金大桥成为了一个“独出心裁”的存在,披着足以载入中国桥梁史册的万丈光辉。

桥长74m,设计跨径70m,桥面宽4.5m,这些数据都是寻常的。 与众不同的是,外貌与传统拱桥截然相反,全程看似没有一个桥墩,实际则是悬浮空中,像倒过来了一样。不过若只是表面上特别而内在稍差,也不值得宣扬。更令人称奇的是此桥极为稳固,可算得上“内外皆金玉”,所用材料无一浪费,可赞!

何故设计如此?秉承吴琦瑛最简单明了的理念,就是节约、省材料,这样倒拱不必耗费一组受力构件,二来施工也方便,不需要另外支设脚手架。这样想来,它还比大多数拱桥更胜一筹,尤其赢在了“独一无二”的视觉冲击上。当然建设该桥时,可借鉴的经验很少,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问题。

比如期间,桥板还未架设,悬带必须进行临时的外锚固。糟糕的是周围的岩层风化严重,构造松散,这两根锚索很难禁得起。不过人智无穷可胜天,吴琦瑛为解决桥索临时的张拉问题,采用了隧洞式锚碇的好办法,得以顺利施工。

这座大桥被载入桥梁史册,设计师只有初中文化,全程没有一个桥墩

人物一体,亲自设计出该桥的吴琦瑛也别具风采。他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只有初中学历。令人称奇的同时,也能理解,身在温饱还是一个愁人的问题的那时,追求更高层面的东西显然对当时的吴琦瑛而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不过吴琦瑛积极进取,勤奋自学,才学有所成,终获成就。

他是业内公认的一位不折不扣的建筑天才。从1956年4月参加工作先后从事公路、桥梁等专业技术工作,共设计和施工大中整桥梁23座,总长2434延米。而作为全国第一座跨径70米上承式悬带桥——淘金大桥正是他一生作品中的“骄傲”。

纵观吴琦瑛的设计思路,多力求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同时也保证桥梁的高质量。可以在各方面的考虑之下取得如此好的平衡,正是来源于吴琦瑛自身的深厚实力,以及施工群众的一致奋斗。

吴琦瑛在此之前他已经设计了湛田大桥、平溪江大桥等,淘金大桥是他遇到的第五个重要任务。建成时,是心怀打破常规、创造历史的豪情,还是种种限制条件下顺从本心的一步,都不得而知。不过,不妨碍它依然书写了现代桥梁史上全新的一页,彰显了吴琦瑛的惊人才华,蕴含了相关人员的不懈努力。

这座大桥被载入桥梁史册,设计师只有初中文化,全程没有一个桥墩

吴琦瑛是洞口县人,这座桥也算是她与家乡之间拥有的深刻联系。推想一下,这桥历史也算较久远了,当年物资远没有今天这么充足,当地又穿过渍水上游古楼河的木鱼塘峡谷,地形也不利。那只能在天时中寻求“人和”的法子了。短短八个月,做其余事这点时间够长了,可是对于一项复杂的基础工程,三年五载都有可能。

事实上,吴琦瑛和带领的团队就用这八个月出色地完成了建设淘金大桥的任务。1991年9月,全国总工会授予吴琦瑛“全国自学成才者”称号,就是对她一路走下来坚持科学与巧妙设计的充分认可。

这位如今的老先生也应该没料到多年后,需要以桥面作为受压构件稳定大桥为目的为生的淘金大桥成了很多年轻人心中的“网红桥”,被冠上“最奇特”“最逆天”之类的称号,听起来免不了夸大之嫌,也从某种程度上直观地说明了它的美好值得去用佳辞去描绘。

网友们对它“以为是施工图纸拿反了”的认知恰好表现了对这一设计的惊异之情。那是主要因为我国桥梁年年建,各地广泛分布,有人的地方就有桥,但是这种特殊桥型却没有得到推广,及时放眼整个世界,这类桥在家族中也是少数。所以能在那时诞生这么一座不同凡响的桥,足见它的弥足珍贵。

这座大桥被载入桥梁史册,设计师只有初中文化,全程没有一个桥墩

淘金大桥是一群人付出他们的努力和心血铸就而成的。其实,古往今来,桥,从来不只是一个人在建,它的记忆里会藏着参与者的苦乐,之后便是承受多少行人的重量。就如这座淘金大桥,通车三十多年,模样虽“怪”,却像一位深山处的隐者,有水准,却低调。

用在的眼光打量,淘金大桥也已经垂垂老矣了,所以于5年前加入了危桥改造工程招标,再后来拆除了。在一声爆炸声中,它在人间的躯壳不再,荣耀却不散,于国它是一个值得宣扬的奇迹,于与它朝夕相处的当地人,是一道曾经熟悉的风景,是日夜来往的见证物。

毕竟走过它的人那么多,大爱无声地造福过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不过旧事物的消失也不完全充满着悲凉的意味 ,桥必须被取代才可以更好服务当地人的生活,而不是在岁月中继续腐朽,成为隐患。

至少,在淘金大桥三十多年的时光里,从活力满满的青年到桑榆已晚的暮年,就像一位老者临终前也想过的那样,一生还算长,自然而亡,也无愧于世。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做新建的梁氏桥,3年前交工验收,现桥长88米,宽7米,改称为陶金大桥,又延续着一段桥与人之间的故事。

这座大桥被载入桥梁史册,设计师只有初中文化,全程没有一个桥墩

居住在这里的同堂几代人对家乡的记忆之柜中也会储存关于这座淘金大桥的些许美好片段 。从这头到那头,桥上走过背着书包的孩子,拄着拐杖的老人,刚成婚的新娘也怀着对未来的满心期许悠悠地踏过。各种悲欢,多少离合,此桥像一个照相机记录在构成它的每一份材料中。

感谢吴琦瑛老先生,他的励志人生也像其设计的淘金大桥一样,出彩而令人动容。假如说,在这世上,人如天上星,林林总总中也有耀眼的;桥是脚下石,不胜枚举里不乏奇特的,两者结合起来,淘金大桥和它的设计者吴琦瑛当属有趣的。

文/映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