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圭璋的《唐宋词简释》每选一词,接以解说串讲、体会心得

 云来山人山水居 2020-02-28

唐五代至于两宋,词人渐众,词作益丰,词已由附庸变为大国;而宋迄明清,批评家辈出,评选词著樊然行世词论亦形成专门之学。然历代学者选词、论词多凭一己之见,趣旨不免偏狭。如后蜀赵崇祚编《花间集》,全汇靡丽之风宋代黄升编《花庵词选》,唯奉“绝妙”之旨;何士信《草堂诗余》虽以宋为主,流传亦广,然其选词品格低下,对“易流于秽”之“言情之作”,“亟收卷中”,不仅“可谓无目”,且“无惑乎词之不振也”明人陈耀文合《花间》、《草堂》之首字编《花草粹编》,冷词僻考,亦不免迁陋;至清初朱彝尊选《词综》,标榜醇雅,颇具规模,然规规于格律派后尘,“以二窗为祖祢,视辛、刘若仇雠”,“意旨枯寂,后人继之,尤为冗漫”。

唐圭璋的《唐宋词简释》每选一词,接以解说串讲、体会心得

花间集意境

朱氏以降,词论更臻极盛,其如“周济、刘熙载、陈廷焯、谭献、冯煦、况周颐、王国维、陈洵等论唐宋人词,语多精当惟所论概属总评,非对一词作具体之阐述”而“近人选词,既先陈作者之经历,复考证词中用典之出处,并注明词中字句之音义,诚有益于读者。至对一词之组织结构,尚多未涉及”。可见清及近代之词论,虽不乏精当之语,却多为对一代词风或一家词作之总评,且含浑疏略,颇欠详确;或有具体而翔实者,则为对词人经历之考证与词中典实之笺释,未能阐词艺于幽深。因此,“是皆不能无憾也

唐圭璋的《唐宋词简释》每选一词,接以解说串讲、体会心得

词中意境

唐圭璋先生近著《唐宋词简释》(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简释》),集唐宋词作之精英,阐清代词论之幽眇,篇幅虽不为多,然选词精严,持论公允,实为力作全书体例颇为新颖,于每一词作后缀以短文,不事释典、考证,化隐奥于浅显解说,发深意于优美文辞。逐篇联袂,不仅体现其完整的词论观;各自成篇,且似一部词论文集。是以文释词,实为词选释本开一新径。唐先生有《题蔡嵩云乐府指迷笺释》词云:苦心抽绎,蕴义更宣扬。学海纵茫茫,仗一筏、中流可航。“苦心轴绎”,“蕴义宣扬”,道破治学之甘苦,若移作唐先生一生治词的写照,并视为《简释》一书的特色及其对词学的贡献,实非虚誉。

唐圭璋的《唐宋词简释》每选一词,接以解说串讲、体会心得

词意境

唐先生早年即从词学大师吴瞿安先生游,毕生致力于词学研究,勾稽掇拾,驳正阐幽,著述极为丰厚。吴先生称其“自非积以岁月,穷探古今……又安能胜任而愉快也”,正说明了唐先生在词学领域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艰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唐先生完成了著名的《全宋词》、《全金元词》、《词话丛编》等巨著,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胡小石先生于学术慎许可,而每将唐先生独力辑成《全宋词》与清康熙年间朝廷倾全国有关专家力量才编纂成《全唐诗》相比,对其推崇备至。如果说《全宋词》等鸿编体现了唐先生“积以岁月,穷探古今”的词学编工作的巨大成就,那么,《唐宋词简释》则是他在积聚了深厚功底的基础上,对词学“苦心抽绎,蕴义宣扬”的深入研究中,融会贯通,阐发传统词论观并形成自己词学思想的结晶。因此《简释》虽仅仅十三万言,然其价值却毋容低估。

唐圭璋的《唐宋词简释》每选一词,接以解说串讲、体会心得

唐圭璋

《简释》共选唐、五代、两宋之间五十七位词人的二百三十二篇词作,芟芜取菁,剪裁精严,全本“拙、大”之旨,撷取者笔力沉酣,气韵遒健,汰弃者靡丽气踬、无病呻吟。清代词论家况周颐认为“作词有三要,曰重、拙、大”,明确完整地提出“拙、重、大”的词论思想;而三要中又以重为主,有笔重、词重、意重,才能避除浅俗,所谓“重者,沈著之谓”,意即运笔凝重,方能见拙,出笔厚重,方能创造浑涵博大的意境。如杨济翁《蝶恋花》(“离恨做成春夜雨”),况氏评云:“婉曲而近沈著,新颖而不穿凿,于词为正宗中之上乘。”可见沈著即重,方为词之上乘。《简释》的选评标准,正表现出对这一思想的全面继承并将其运用到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衡量之中。

唐圭璋的《唐宋词简释》每选一词,接以解说串讲、体会心得

以拙、重、大为准尺,从而打破了传统词论中豪放、婉约之分野。也就是说,《简释》超脱出豪放、婉约之争,而以更高的美学要求,即精心选取豪放派词人杰作,又毫不忽略婉约派词人佳构。然关键在于,豪放者必气韵沉酣,不失于直率粗豪;婉约者必气骨厚重,不流于纤靡萎顿。不以派属与传统偏见定优劣,正是《简释》选词的显著特色。比如,温庭筠素为人称为“花间”之魁,词多绮艳之风,但《简释》并不因此弃之不顾,却择其少有纤靡雕琢之病的词作十首入选,并极称其两首《梦江南》(“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及“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远韵悠然”,“余味隽永”,说明“温词大抵绮丽浓郁,而此两首则空灵疏荡,别具丰神”(以下凡引自《简释》中论词语,皆不注明出处),给人以空阔广大之感。

唐圭璋的《唐宋词简释》每选一词,接以解说串讲、体会心得

绮艳之风

这样,不仅表明《简释》的选录标准,而且也使读者对温词风貌有一较为全面的了解。又如,与温词比照,选录韦庄词九首,韦词与温词内容风格颇多相似之处,相思,情味深长,哀伤婉切,写离愁,托诸梦境,清思秀曲;然韦氏出笔多朗畅尽致,满含清秀之风,温氏收笔多含蓄不尽,且有浓艳之态,表现手法虽有所差异,但相通之处,仍不失拙、重之旨。再如,对于李煜词的思想性的评价,学界颇有争议,但对其艺术性的赞美,则历代相同。纳兰性德认为李词质重兼美,有“烟水迷离之致”;周济称其“如生马驹,不受控捉”;王鹏运赞为“超逸绝伦,虚灵在骨”;王国维又从中得“神秀”二字,并云“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归纳起来看,皆不出重、大二字之范畴。

唐圭璋的《唐宋词简释》每选一词,接以解说串讲、体会心得

烟水迷离之致

因而,《简释》择其词境尤为沉雄阔大者十九篇入选,不仅数量占全书首位,且对其评价极高。如评《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云:以水之必然长东,喻人之必然长恨,语最深刻……与“此外不堪行”,“肠断更无疑”诸语,皆以重笔收束,沈哀入骨。评《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思故国,不假采饰,纯用白描,但句句重大,一往情深”,皆阐明毫无雕琢,自然深入之妙;而评《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云:极写当年江南之豪华,气魄沉雄,实开宋人豪放一派。指出豪放派与李词之渊源,更为发前人所未发。《简释》不取纤靡之作,但对苏轼、辛弃疾等豪放派亦并未特别青睐,而是持谨严的态度、一以贯之的准尺,选苏词十首,辛词七首,从苏、辛大量词作中去其粗豪,取其沉酣。

唐圭璋的《唐宋词简释》每选一词,接以解说串讲、体会心得

豪放派

如评苏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高妙蕴藉”,“意厚情深”,“一气奔放,诚觉有天风海雨逼人之势”;《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咏杨花之所以能“遗貌取神,压倒古今”,正在于“一气连贯,文笔空灵”。再如评辛词《贺新郎》(“绿树听鹈”)“妙在大气包举,沈郁悲凉”,“运化灵动,声情激越”;《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豪气浓情,一时并集,如闻垓下之歌”。可见,豪放词若非饱寓浓情,空灵蕴藉,而是一味粗豪,亦难臻厚重之境。在《简释》选作品中,既有脍炙人口的名篇,也有历来未被重视的佳制,充分表现出编选者的理论标准和卓越见解。同时,对具体的作品,多能以数语发其隐微,揭其主旨。

唐圭璋的《唐宋词简释》每选一词,接以解说串讲、体会心得

豪气浓情

如评温庭筠《南歌子》(“倭堕低梳髻”)“纯用拙重之笔”,评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大笔凝重而沉痛”;评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时渐向暝”)“层层深刻,句句精绝,小词能拙重如此,诚不多见”。又如陈与义之《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是“大笔包举,劲气直达”的杰作;刘辰翁之《兰陵王》(“送春去”)共分三片,“三片皆重笔发端振起”,加之“大笔驰骤”,便入妙境。而姜夔之《扬州慢》(“淮左名都”)、吴文英之《祝英台近》(“剪红情”)等名篇之所以脍炙人口,也是运“拙重之笔”的结果。可见,唐先生所持“拙、重、大”的词论观,并非限于表象的理解,而是在探赜索隐,掘发词的艺术内涵之后,概括出的拙而不笨、重而不滞、大而不空的艺术经验,并形成选评词作的理论准尺和美学要求。

唐圭璋的《唐宋词简释》每选一词,接以解说串讲、体会心得

唐圭璋先生

《简释》评词,每篇多则三百余言,少则二十余字。而在具体分析之前先以一句为冠,作整首词的精要概括,提挈全篇。如评欧阳修《蝶恋花》(“几日行云何处去”)云:“此首伤离念远,笔墨人化。”其内容及其艺术价值均一语点明而缠绵悱恻之离情,笔动墨酣之化境,逐层理出之前,已欲唤人神往;又如评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云:“此首纯用赋体,写竟日愁情,满纸咽。”风格、作意皆一目了然,其中多少辗转之情,一腔呼出,耐人寻绎。唐先生在《简释》后记中云:

唐圭璋的《唐宋词简释》每选一词,接以解说串讲、体会心得

竟日愁情

各家词之风格不同,一词之起结、过片、层次、转折,脉络井井,足资借鉴。词中描绘自然景色之细切,体会人物形象之生动,表达内心情谊之深厚,以及语言凝练,声韵响亮,气魄雄伟,一经释明,亦可见词之高度艺术技巧。联系前引唐先生指出历代选词、论词之弊,可见《简释》主旨正是针对历代词学之不足方面而作,试图对具体词作艺术技巧进行深入阐释。通观全书,应当说,《简释》已较为完满地达到了这一主观要求。唐先生反对只窥一斑,不及全豹的评点,强调对每一词章的布局、章法、结构、层次的完整把握,不停留于表面的分析,而是深人词人的艺术构思,并融会贯通,明其意蕴。如温庭筠《菩萨蛮》词:

小山重叠金明灭,黄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唐圭璋的《唐宋词简释》每选一词,接以解说串讲、体会心得

词意境

《简释》评云:

此首写闺怨,章法极密,层次极清。首句,写绣屏掩映,可见环境之富丽;次句,写鬓丝缭乱,可见人未起之容仪。三、四两句叙事,画眉梳洗,皆事也。然“懒”字、“迟”字,又兼写人之情态。“照花”两句承上,言梳洗停当,簪花为饰,愈增艳丽。末句,言更换新绣之罗衣,忽睹衣上有鹧鸪双双,遂兴孤独之哀与膏沐谁容之感。有此收束,振起全篇。上文之所以懒画眉、迟梳洗者,皆因有此一段怨情蕴蓄于中也。

此词每句一层,合为完璧,法度精严,极见起承转合之功。解说亦分层细析,层层深入,句句沉着,既提纲挈领,又擘肌人理。与原词比照诵读,无疑有相映生辉之妙。《简释》在对词的艺术手法及风格的详细解析中,还善于对其主要特色和倾向作一总的概括。

唐圭璋的《唐宋词简释》每选一词,接以解说串讲、体会心得

相映生辉

诸如“寓情于景”、“写情化物”、“凄清拙重”、“纤丽而豪逸”、“借景咏怀,全篇飞动”“情韵特胜,风格高骞”等语,皆能深中肯綮。而每篇词作对前代遗产的继承以及对后代词风的影响的渊源流变之迹《简释》皆挑明,运用比照研究的方法,探讨其表现方式和艺术效果之异同。如评张舜民卖花声“木叶下召山,空水漫漫”的壮观景色和阔大境界乃由《楚辞》“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化出;评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犹如一篇敕勒歌其苍茫无际、浑浩无涯的气势正与“天苍苍地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同妙。又如,柳永《八声甘州》词云“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唐圭璋的《唐宋词简释》每选一词,接以解说串讲、体会心得

塞下秋来风景异

怀佳人却从佳人写出,与杜甫“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构意相同,而“天际识归舟”全用小谢诗句,但加“误几回”三字,则“更觉灵动”;鹿虔扆《临江仙》词“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从刘禹锡“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脱出;李煜《望江南》(“闲梦远”)大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之妙境。而冯延已《三台令》词“流水,流水,中有伤心双泪”则多为后人所借鉴,如晏几道之“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李清照之“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辛弃疾之“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遣词虽未尽相同,但构思皆滥觞于冯氏,极为显明。这种比照研究法,使人们不仅能深了解作品本身,而且可产生更广的联想,对于词的艺术规律的探讨以及词学发展史的研究,都可起到重要作用。

唐圭璋的《唐宋词简释》每选一词,接以解说串讲、体会心得

流水

同时,对前人论词之疏误,亦皆一一指出,加以辨正。如周济评秦观《八六子》词“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句为“神来之笔”,《简释》则认为秦词实袭李煜《清平乐》之“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句意,周氏之论似嫌过誉;又如王国维轻诋姜夔词无境界,唐先生则以为不然,并在姜氏《庆宫春》(“双桨莼波”)词评语中云:

王静安论词,辄标举境界之首,而诋白石,然若此首境界幽绝,又曷可轻诋。且白石所作,类皆情景交融,独臻神秀,又非一二写境之语,足以尽其词之美也。

短短数语,不仅以精辟的分析指出王氏“诋白石”之轻率,而且肯定了姜词更“非一二写境之语”可“尽其美”的成就和在词史中的地位唐先生精研词学,且善为诗文,

唐圭璋的《唐宋词简释》每选一词,接以解说串讲、体会心得

境界幽绝

因此,其所著《简释》不仅论说精到,析理入微,且其论析本身,亦即精美之文,与所选词作一样,给人以美的陶醉。兹举李煜《望江南》(“多少恨”)评语,以见一斑:此首忆旧词,一片神行,如骏马驰坂,无处可停。所谓“”,恨在昨夜一梦也。昨夜所梦者何? “还似”二字领起,直贯以下十七字,实梦中旧时游乐盛况。正面不著一笔,但以旧乐反衬,则今之愁极恨深,自不待言。此类小词,纯任性灵,无迹可寻,后人亦不能规摹其万一。文字练达,意象优美,词意之内涵及艺术之奥妙在形象的说明和透辟的概括中被阐发无遗;而不事释典、考证,将疑难字句、典故融会贯通,与全篇的艺术构思、风格、意境融为一体,化人精美之文,使人把握全局,在理解全篇的同时,自然解决枝节问题。

唐圭璋的《唐宋词简释》每选一词,接以解说串讲、体会心得

李煜影视剧照

以文论词,正是《简释》的显著特色,也是不同于诸家笺释而自成格的关键所在。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论诗文早自刘飙《文心雕龙》、钟嵘《诗品》就以“妙达文理”而著称,历代精美的文论,都不乏佳作。然而宋明以降,道学气弥漫文坛,虽然对作品的考证、笺释多有贡献,但文论自身的艺术光华却已耗磨几尽。清人吴见思论杜诗,便力矫时弊,继承并发扬文论的优良传统,以文论诗,他在所著《杜诗论文》中就不作评点、考证、笺释,而于每一篇杜诗之后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简洁齐整的章法加以论说,且多卓见,实为杜诗研究的重要著作。通观《简释》与《杜诗论文》二书,唐先生的以文论词与吴氏的以文论诗恰如笙磨之合,而又以各自的独有特色矗立于词学、诗学之林。

唐圭璋的《唐宋词简释》每选一词,接以解说串讲、体会心得

杜诗意境

唐先生论词之所以能够发词意之隐,入词人之彀,取得词学研究的巨大成就,与他精于词道,有着大量的创作实践亦有密切关系。文学史早已证明,杰出的批评家往往就是杰出的作家,而批评如果建筑在缺少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无疑难免隔靴搔痒或浅陋疏谬,为有识者所唾弃。读唐先生词作,其气势沉雄,意境恢阔,实可见其理论批评与创作实践的统一。即如收入《雍园词抄》中唐先生早年于抗战期间的作品,就已达炉火纯青之境。援引《踏莎行·和白石》一篇为例:

锁梦山高,留云风软。白门万里难重见。蓬飘岁岁苦思归,征衣都被啼痕染。密帷熏香,曲屏拈线。承平旧事和天远。秋来寂寞卧荒江,满楼明月无心管。

唐圭璋的《唐宋词简释》每选一词,接以解说串讲、体会心得

秋来寂寞

遣词雅洁,格调高逸,笔势遒劲,蕴意无穷,全祖白石之风;而融婉约、豪放于一炉,寓时代精神于精严格律之中,视白石又觉过之。

试举姜白石《踏莎行》以相较: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唐圭璋的《唐宋词简释》每选一词,接以解说串讲、体会心得

皓月冷千山

姜词为元夕感梦之作,叙尽其天涯飘荡之苦况。王国维云:“白石之词,余所最爱者,亦仅二语,曰:‘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王氏乃取其幽邈浑含之妙。唐先生亦以为该词“淡雅在东坡之上”,而尤其称赞词中凄黯之境,挺拔之语,在缠绵颠倒、隐约模糊之中,以凝重之笔写出深厚之情。今观唐词,天涯苦况,羁旅情伤,尤胜于姜。姜词仅寄游子飘零之感,而唐词作时,正值抗战军兴,家国沦亡,先生又逢鼓盆之戚,置弱女于仪征,只身自金陵入蜀,“飘荡经年”,日夜盼望“何当扫却妖氛净,一夕飞腾到古淮”(《鹧鸪天》),更表现出爱国雪耻的急切心情,因而胸襟尤广,愁情弥切。

唐圭璋的《唐宋词简释》每选一词,接以解说串讲、体会心得

凄黯之境

其大好江山“难重见”的“苦思”之深重,其艺术境界之阔大,都是姜词仅限于“薄情”、“相思”的个人恩怨及其在艺术风格上的反映所不可同日而语的。唐先生在小词中寄托爱国情思者甚多,如《虞美人》“无限离愁,却比一江多”,《清平乐》“明日月明千里,不知身在何州”,采桑子“明月茫茫,一度登楼一断肠”,皆词小意大,语浅情深;他如“一缕幽怀无处说,梦魂却踏东山月”(《蝶恋花》),“剩素鸥相伴,寒压一湖幽寂”(《惜红衣》),“纵有垂杨万缕,几曾系住行舟”(《清平乐》)等,皆以深情重笔,摄人心魄,而“梦魂踏月”之“”,“寒压幽寂”之“”,炼字尤觉奇峭。即以艺术而论,置于宋人集中,亦绝无愧色。唐先生词作甚丰,其渊深内容与艺术成就,当有专论探讨;此稍及之,以证其词学修养之深厚。而亲身创作体验,实为杰出的批评家不可或缺的素养与条件,学者不可不明。对这一点的充分具备,也正是《简释》选词精当、论词透辟的重要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